浅谈佛教的人生观

Teachings

Follow your dreams, silhouette of man at sunset

林光明

1)导言

人生观,是人对于人生的价值,意义和个人立身处世的态度的一种看法或见解,古语云:「人心不同,各如其面」,由于各人的环境感受的不同,所以对人生的见解亦各异。譬如说,有人认为人生是快乐、积极;反之,有人认为是痛苦、消极。生命由何而来?往何而去?生命的价值何在?意义又何在 ? 实值得探讨。佛教同是世界五大宗教之一,教主是虚怀若谷之伟人,祂言慈悲,目的只有一个,就是拯救世人。

佛说法40多年,一生发愿教化众生,终日说法渡生,备极艰辛;此圣者,觉察人生之无常,致力拯救世人脱离罪恶、痛苦的深渊。然而佛教对于生命之解脱都离不开人间的宽恕、包容,了解、体谅,并为人类开拓人间天堂与净土之门。

2)佛教的人生观

在佛教方面,有两种人,一种是菩萨,另一种是阿罗汉,他们的人生观刚刚相反。菩萨发心广大,不愿个人单独得到解脱,而且要自度度人,自利利他,希望每一个人都可以和他一样,永恒得到解脱。这类圣者肩负如此艰巨的神圣任务,必须富有大慈悲、大智慧、大愿力、大功德才能做到。

阿罗汉为小乘人,他们知道三界并不稳定,无心救济别人,当证果时,便入无余涅槃,不出现于世间,此类阿罗汉的人生观较为自利。如龙树菩萨所说:

「解脱味有二种,一者俱为自身,二者兼为一切众生;虽俱求一解脱门,而有自利,利人之异」[1]

虽然阿罗汉没有利人,始终是洁身自爱,在社会上是个好公民,在佛教是位独善其身的圣人,仍值得人们称赞。

2.1 丰盛人生

佛教修行的终极是成佛,故其人生目的便显而易见了。惟达此目的,须经入世与出世两个范畴,而两者不能分离,亦不可分离。六祖坛经有云:「佛法在世间,不离世间觉,离世觅菩提,恰如寻兔角。」

佛陀成道后,在鹿野苑为憍陈如等五人初转法轮时,所说的是 「四谛法」。四谛是佛法的基点,依佛教之观点,不但生活是痛苦,人生是痛苦,而且生命或存在本身皆是痛苦,如佛经记载:「八相为苦。所谓生苦,老苦,病苦,死苦,爱别离苦,怨憎会苦,求不得苦,五阴盛苦。」

佛教揭示人生之痛苦,认为世界上万事万物,都是因缘暂起的,瞬息万变的,名利财色也是虚幻的,故劝人不要太过执着于世间物欲。佛教认为「多欲为苦」,欲望太多,常是痛苦的烦恼的根本,但佛教并没有要我们「绝欲」,而只说「少欲知足」。佛经有这样一个故事记载,佛问一个未出家前喜欢弹琴的和尚说:

「琴的弦如果太松,拉得出声音吗?

「不能。」

「如果弦调得太紧呢?」

「弦会断了。」

「如果弦调得恰到好处呢?

「说可以拉出各种美妙的乐音了。」

所以佛教并非不顾明天的放纵者,亦非挨饥抵饿之虐待者,而是以「中庸之道」(即中道主义)去面对人生──少欲知足。

世俗人说,和尚长居山林,潜修苦链,或因世事不如意才遁入空门,存有这种观念之人,实大错特错!佛教主张「悲智双修」,单有救世之心,却无救世之良策(实学),可谓于事无补。因此佛教行者,大乘人则以「兼善天下」为目标;小乘人亦以「独善其身」为依归。他们初期亦须隐居潜修,目的是为日后普度众生作好准备。如科学家们苦心研究,整天躲在实验室一样,一日研究成功,其贡献人人受惠。行者以出世为手段,以「入世」为目的。如此看来,佛教实抱有积极进取,牺牲小我,完成大我的鸿图大计之积极人生观。

2.2 佛与众生之关系

佛陀的现身说法以六道众生为主,而六道中又以人道为主要化导对象,佛陀不诞于天界,也不生于地狱,而择人间而示现,在人间大转法轮。由此证明,佛陀是人间佛陀,佛法是人生佛法,经云:

「灵生之所以往来者,六道也;鬼神沉幽愁之苦;鸟兽怀獝狂之悲;修罗多嗔;诸天耽乐;可以正心虑,趣菩萨提者,唯人道为能耳。人而不为,吾未如之何也!」[2]

这正是说出了佛与人生的关系,不但密切,而且重要。

此外,佛是福智圆满的人,既是圆满,便不能以形相来形容,不能以有无来判断。 《法华经》说:「佛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」。这表明娑婆世界的众生与佛有善根,才感应世尊降世。故此,佛与众生的关系是有前因的因缘。因为佛住世时,也表明不能度无缘之人及灭除众生之定业。所以,在佛住世期间,亦无能阻止琉璃王灭其祖国之祸。

2.3 众生的命途

佛陀在菩萨提树下成道,所觉悟的内容就是「因缘法」。他发现所有事物和人生的现象,都离不开因果的道理。而生命的循环有如十二把锁链层层相扣,互相依存。因此,佛教用十二因缘来阐释众生为何有如此命途,追本寻源乃起于「无明」(愚痴)。

十二因缘有顺、逆两种不同的观察方法,分别说明人生的两个方向。一是生死轮回,由老死起,即从现实生命开始,寻求这痛苦的因,结果追溯至无明,彻底洞悉生死轮回,是由于错误的思想行为,辗转相引,永无了期,称为「逆观」。另一个是还灭解脱,从「无明」起,如果能断除「无明」,也就是扭转了人生的命途,即彻底去除人生的痛苦,得到自在,称为「顺观」。

佛教是一个实事求是的宗教,要信徒积极地去面对人生的种种问题。正如佛年轻为太子时,体验到生命种种痛苦时,便去寻找解脱方法一样,最终他亦能在树下觉悟十二因缘的道理,不但能令自己解脱,也令众生得到解脱,彻底明白「此有故彼有,此生故彼生;此无故彼无,此灭故彼灭。」[3]的缘生无我之理。

2.4 个体之解脱

一般来说,其它宗教都以进天堂,求永生为目的,唯有佛教主张不但要超越天堂,而且要超越生死。换言之,佛教认为天堂实非永恒之乐土,要真正解脱个体生命形式,必须寻求涅槃之境界,如经云:

「张大教网,恒法海界,漉人天鱼,置涅槃岸。」[4]

小乘修行者为达此界,其修行以三十七道品为主;大乘修行者则以六度、四摄为主。见道者,其状态是断绝一切生死烦恼,无为寂静。正因为它是本体,所以佛教认为用思维和语言都无法把握,是言语道尽,心行绝处,不可思议的。 [5]

佛陀开化众生入涅槃之境,必须从做人学起。即指人天所修之世间善法。人乘之善法是五戒:一、不杀生,近乎仁;二、不偷盗,近乎义;三、不邪淫,近乎礼;四不妄语,近乎信;五、不饮酒,近乎智。继而进修十善、十二因缘………,奠定人生道德的根本,进一步才学出世的三乘善法,循序渐进。如果世间善法的基础都没有,而高谈学出世的三乘善法,可谓不设实际,更遑论涅槃。

2.5 生存的目标

人间的富贵,不易持久;天堂的禅悦,亦归无常。佛教真正的永恒快乐,是在世涅槃的解脱。凡人多以涅槃是死,其实不然。其义为圆寂,即圆满智德,寂灭惑业;或烦恼不生,功德不灭,不生不灭,清净安乐。英国韦尔斯在他的著作《世界史纲》把涅槃解释得很好。他说涅槃不是灭绝,而是新生,即是烦恼苦闷的人生的终结,解脱自在的人生新生。这与佛教所指的目的「转迷为悟,离苦得乐」之意义相同。

释迦牟尼降生人间,贵为太子,不以此为乐,甘愿放弃功名富贵而乐于为人类寻找离苦得乐之境,他是一个具有广大的慈悲心的智慧的人。在世期间,佛陀食不甘味,席不暇暖。他说法四十多年,栖栖遑遑,夙夜匪懈,留下不少宝贵的真理与训诲。信徒尊崇他的伟大慈悲心,自然依循他的教化,止恶行善。最重要的,还是修行达至涅槃之境,广度众生,造福社群,实践他的自利利他精神,更将其悲智延续下去。

3)总结

佛教人生观之实义,最终是由迷转悟,成就觉悟之人生。成就此者,必须认识生命即生死,生活即生死,敢于挑战人生,改造人生,推己及人,自利利他,方能从觉悟人生。能如此者,自能在生活中觉醒生命,成就生命,提升生命及圆满生命。

佛经不是佛陀给我们的活教训,我们必须效法佛陀自己的生活与工作,还要与时并进、因材施教、因地制宜,这才能得到真正的教化。佛陀为教化众生而劳碌一生,体悟到人生之苦、空与无常,怀有一颗慈悲之心,使众生致力于寻找痛苦之根源,并提倡宽恕、包容、了解与体谅,为人类求喜乐,自在的净土,开启和乐之窗。佛教终极的理念是解决生死轮回──涅槃。

 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[1]龙树菩萨《大智度论》。

[2]《卍新纂大日本续藏经》,第58册No.1033 华严原人论合解(2卷)【元・圆觉解、明・杨嘉祚删合】第1 卷。

[3]《阿含经》第二经。

[4]《法华文句》卷一。

[5]何光三,许志伟:《对话:儒释道与基督教。北京: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,1998年。页433-434。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