业感缘起

Teachings

宇宙的一切现象是如何生起的呢?为何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际遇呢?要解释这些问题,就要懂得缘起论了。

“缘起”法是佛法的基础与核心,为释迦世尊所悟证开示,是不共世间法的。经典记载佛陀在世时,马胜比丘曾说偈云﹕“诸法因缘生,诸法因缘灭,我师大沙门 (即是释尊),常作如是说”。又佛陀自言其说法的内容离不开“论因、说因”,可知世尊说法四十九年,都不外是说“缘起”法而已。

“缘起”法是佛教解说一切宇宙人生现象的理论,乃对应现象的“如实”(真实) 说法。 此外,“缘起”法亦是佛教修行实践的方法,具有可“实证”(证悟) 性,依之而修,可超凡入圣。在经教中,由于分析的层面、角度不同,学派间的缘起论有多种,如业感缘起、赖耶缘起、真如缘起及法界缘起等。

现在先讲“业感缘起”,若把万法生起的原因,追溯于皆由人的业力所招感,叫做“业感缘起”。那麽,何谓“业感”呢?“业”是佛法上的术语,其义为造作、行为。个人行动上(身、口)、思想上(意)的行为,造作后,除“非善非恶”的无记性外,不论是善性的、恶性的,都会发生力用,有其影响力、薰习力及招感力,因而自然会引致相应的果报。由于(善、恶)业有能引致果报的作用力,故称为“业力”。所以,“业感”就是由业力所招感的一切果报性诸法—即是依报的外在世界,及正报的自身生命。

探而究之,众生业感的又是什麽呢?凡夫由“惑”而作“业”, 因作业而受“苦”。由是三世流转,于六道中轮迴不已。所以《成唯识论‧卷八》有云 : “生死相续,由惑、业、苦。发业润生,烦恼名惑。”

首先说“惑”,惑分有迷于理的“见惑”,及迷于事的“修惑”二类。见惑有身见、边见、邪见、见取见、戒禁取见五种 ; 修惑则有贪、嗔、痴、慢、疑五种,合称之为十惑。由此可知,众生迷惑于理、事,发有漏之业,润(招感)当来之生(命),究竟而言,三界无安,亦只是一大苦聚而已。

其次说“业”,善业概括来说有十种,即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邪淫、不妄语、不绮语、不恶口、不两舌、不贪(慾)、不嗔(恚)、不痴(见)。与十善业相反者,就是十恶业。善、恶的业力,会分别感得相应的乐、苦果报,这是自作自受,如影随形,分毫不差的。只是果报的来临,或有迟早的分别,有现时、现世受报、亦有异熟的到后世才遇缘而受果报。

最后说“苦”,佛家依苦的性质,说苦有三种 : 一、苦苦,诸非可意的苦受法,有逼恼身心之苦。二、坏苦,诸可意的乐受法,生时为乐,灭时有逼恼身心之苦。三、行苦,众缘所造诸法,都是无常生灭迁流,有逼恼身心之苦。具体而言,则有生、老、病、死苦、爱别离苦、求不得苦、怨憎会苦、五蕴炽盛苦八种苦。实在说,凡夫身处五浊恶世,真是百苦交逼,使人心力交瘁。

各位,业感缘起是以惑、业、苦去解释宇宙人生的由来。众生因各自业力牵缠而流转,受苦无穷。如果想脱离苦果,必须先断灭惑业,当苦因断尽,就证得涅槃境界,自然不用再受轮迴苦果了。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