客旅红尘

Teachings

自从出家后,每天早晚课随众熏修的,都是《禅门日诵》的梵呗,身心渐趋清净,久已同俗世歌曲绝了缘。纵使偶然在街上听到时,自己的耳根对于意识鄙劣的歌曲,仿彿也懂得及时关门,以免沾污心性。

上月在某书局翻阅佛教典籍时,旁边的音乐部正在播放张德兰在六零年代时所唱的「相识也是缘份」,声韵不但令人怀旧,而且歌词内涵人生悲欢离合的因缘哲理,于是耳根为贫僧开了方便之门。

歌中最后有一句:「生于世上原是寄尘」。这「寄尘」二字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甚深印象,因其义理与某段佛经大致相同,但当时却想不出是那部经典。

直至昨天在静坐中忽然想起来了,是《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》〈十番显见〉内的「客尘」二字!「寄尘」兴「客尘」的词义是同出一辙的。

寄者,客居也。白居易的《雨夜有念》说:「吾兄寄宿州,吾弟客东川」。客居是短暂的,若是有缘的话,则会留下来;无缘的话,则会离去,应该是洒脱自在,绝不执著与留恋的。歌中「寄尘」的意思是说人生于世,仿佛是客居于滚滚红尘之中,是非成败转头空,何必沉湎于情欲,执著于名利财富,为世间增添那么多烦恼呢?

那么,《楞严经》怎样解释「客尘」呢?

二千六百多年前,释迦牟尼佛成道后,最初在鹿野苑为阿若多等五比丘讲「四圣谛法」。五比丘中最先开悟的是憍陈那尊者。这位尊者是佛陀诸大弟子当中最先出家的人,故后人称他为圣僧。他是因为思惟「客尘」二字而证悟「真心」的。

凡修习佛法的人,必须要认识自己的心,才能掌握到下手处,所以佛门有句谚语提醒学人:「悟明自心,方可起修」,否则不但徒劳无功,而且会误入歧途。

什么是自心呢?它就是你当下刹那不停,永无竭止的心识活动。从无始以来,这心识就与你形影不离地存在于宇宙之间。你曾被它迷惑而作恶,遂招愆恶果,带给你不少痛苦;但它也曾教你作善,产生善报,令你享受很多乐果。你过去,现在,未来的一切遭遇—逆境,顺境—都是它带动的。

《楞严经卷一》有如下一段文字(白话译文):

世尊征询阿难及大众说:「……一切众生,所以不能证得菩提道果,成阿罗汉,皆是由于客尘烦恼所误。你门当时因何开悟,现在已成圣果?」

这时憍陈那首先站起来说:「我是佛陀最初的弟子…..回忆当时实因客尘二字悟入,乃证圣果。

世尊!譬如旅人,投寄旅社,或歇宿,或进食,食宿事毕,必再整装前行,不能安住一处;若是主人就不须再行他往。因此我这样想:不能安住的就名为「客」,能安住的就名为「主」。

又如雨止新晴,太阳初升,照见空隙中的滚滚尘埃,游动不定,虚空却寂然不动。因此我这样想:澄寂就名为「空」,游动就名「尘」。」

依以上道理,「主」是常住不变的,「空」是澄寂不动的,两者都是譬喻众生的「真心」。这「真心」是清净无染的,然因外境纷纭繁杂,于其本体中起迷惑而生客尘烦恼。这烦恼不是心性本来固有的事物,是因迷昧真理而起的。

「真心」是湛然常寂的,变动的只是「客尘」。一切由于贪、瞋、痴、杀、盗、淫、妄所造的恶业,皆从众生这客尘烦恼产生的,遂流转于生死轮回之中,受无量苦。这生死的去来,仿佛客人投宿旅馆一样,故名为「客」;而吾人的妄想分别心就如尘埃般摇动不定,故名为「尘」。

憍陈那尊者的悟入方法是从现实生活中,悉心观察人生的无常短暂(客),与世间的迁流不息(尘),认识到「真心」跟「妄心」的分别,从而锲而不舍地努力修行,去妄归真,证阿罗汉果。

所以,修学佛法并非只局限于钻研经论文字的,其实很多时生活中的平凡事物,甚至一首怀旧小曲,祇要能以智慧去思惟,去体会,都会成为启迪觉性的「增上缘」。

 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