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中留客

Teachings

下面这一首七言绝诗”山中留客”,是唐朝诗人张旭所作。

山光物态弄春晖,
莫为轻阴便拟归。
纵使晴明无雨色,
入云深处亦沾衣。

诗人、禅者都喜欢住于山居深处。诗人之目的是要亲近大自然,睹物抒怀,藉以激发灵感。而禅者于山石泉林中静坐观心,于寂寥清优境界证悟无生法忍。所以深山、幽谷自古至今都是文人、僧家归宿之处,尤其是出家人,正所谓”天下名山僧占多”。

唐朝诗人张旭喜欢住山,亦经常广邀朋友到山中小住。有一次,十多名官场中人,文人雅士欲仿效张旭入山暂住附庸风雅,于欣赏山中景色之余,亦可一洗城市财、色、名、利的俗气。但是,这些凡夫俗子只是小住两日,已经忍受不了山中的纯朴生活,而要提早下山。张旭为他们写了这一首“山中留客”七绝诗。

诗人只用了一句诗描写山景:”山光物态弄春晖”。山光是指万物沐浴在和煦的阳光中,闪发出生气勃勃的光辉。物态非指山上某一种景物,而是泛指一切花、草、树木,虫、石、飞鸟的形态。春晖是指春天和煦的太阳。山光、物态、春晖本身都是静态,加个”弄”这个动词化静为动,便赋予万物以和谐的、活跃的情态和意趣。这句写得极为概括,但并不抽象,山光物态任你去想象。无论青翠欲滴的新枝绿叶、山花送来的阵阵芬芳、花叶丛中的百鸟欢唱、奔流不息的淙淙溪水,全部都囊括在这一句诗里了。

”莫为轻阴便拟归”。轻阴就是阳光被飘拂不定的云雾所遮盖,使本来灿烂夺目的光彩暂且减轻,所以叫轻阴。若是喜爱山水,怎能错过这美妙的时刻,为了淡淡的阴云就想回去?客人担心会下雨,产生了要下山归家之念。其实,轻阴非是乌云蔽日,即使下雨亦不过是绵绵细雨而已,所以诗人直言”莫为轻阴便拟归”。

光劝说客人”莫为轻阴便拟归”是不够的,还得使客人安心才行。如何达到这一步呢?诗人琢磨着客人的心理,他们既想欣赏这春山美景,又担心天雨淋湿了衣服。既然如此,诗人就来一个”以退为进”。你是怕天雨湿衣吗,天晴又怎样呢?

”纵使晴明无雨色,入云深处亦沾衣。”沾衣虽是难免,可是那空山幽谷云烟缥缈、水汽蒙蒙露浓花叶,是富诗意的境界啊!然而,这一切景观必须登高山、探幽谷,身临其境方能领略。再细嚼那”入云深处”四字,又再激起人们无穷的想象,因为入之越深见也越多。至此,有志者心中自然有了结论:管他湿不湿,留下来看个究竟!可见,诗的三、四两句非消极地解除客人的疑虑,而是巧妙地以委婉的方式,用那令人神往的意境,积极地去诱导、去点燃客人心中要欣赏春山美景的火种,达致留客之诗意。

山居禅修生活怡神养性,令久住喧闹城市的人能够一时摆脱日常繁琐事务之牵缠,登上寂静云深的高处,确实是饶有一番情趣的!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