布施功德

Teachings

建寺功德

有朋友问﹕「建寺有什么功得徳?佛经有没有记载呢?」

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,舍卫国有一位长者,名叫须达多,想找寻一处胜地,创建一间精舍,献给佛陀弘扬佛法。后来他和祇陀太子合作,太子捐地他出资,兴建一座共有一千二百居所的精舍。

当他们以绳尺量度地基的时候,舍利弗尊者忽然对他们微笑地说﹕「我以天眼观察,当你们正在量度地基时,还未开始动土,你们将来生天的福报,在此刻已经成立了!创建佛寺的功德真大啊!」

根据《出曜经》所载:迦叶佛的舍利塔历久失修,有一位长者告诉大家说﹕「佛世难遇,人身难得,虽得人身,又遭堕落,我们不要错失维修佛塔的良机啊!」于是他率领九万三千人一齐修补佛塔。后来,这些人命终后,全部生到天界享福,到释迦牟尼佛成道时,他们又投生在摩竭提国中。国王瓶沙王就是当时率领修塔的长者;其他九万三千人皆是王族诸候,听闻佛法后,都能发心修行,各有证悟。

根据《杂譬喻经》记载:从前印度有一农夫,为一位得道的和尚盖了一间小茅屋,作为栖息之所,又在屋外斩除野草荆棘,让和尚可以静坐后经行。后来,这农夫命终后,以此建屋供僧因缘而生到忉利天享福。他所居住的宫殿华丽无比,周匝四千里。他生天后又特别飞回那间茅屋的上空,散花于屋顶上,并且十分感激地说﹕「我仅仅建了一间小屋供僧,就得到生天的福报,现今特来散花赞叹!」

又根据《杂宝藏经》所载:舍卫国有一位长者出资建造佛寺,命终生天,他的妻子因怀念丈夫,时常到其夫所建的佛寺打扫清洁。有一天,这位生天的长者在空中出现,对他的妻子说:「我是妳的丈夫,因为建寺的功德,得生忉利天。如果你继续不停地为佛寺打扫,又发愿生到忉利天,将来一定会和我见面的。」其后,这女子命终后,果然生到忉利天上。释迦牟尼佛在忉利天说法时,她与丈夫一齐皈依佛陀。佛陀为他们说法,夫妇两人立刻证悟须陀恒果。

宋朝范仲淹是中国历史上名留千古的忠臣,也是文学家,以擅长词赋文章出名。他所作的《岳阳楼记》,充分表现他对人民的忠义和抱负,其中的名句「先天下之懮而懮,后天下之乐而乐」不仅受儒家所推崇,更以其崇高的境界,成为历代志士仁人的理想人格目标。范仲淹晚年将他的家居捐出来,改建为佛寺,取名为「天平寺」,弘扬佛法,改善人心。他的子孙世代都富贵显达,多数是朝中的功臣。

范仲淹居士一生从事慈善事业,最令人佩服、赞叹的,就是他的「忘我」精神。根据宋进士钱公辅所作的《义田记》记述:「文正公(即范仲淹)还未显达时,就从事慈善事业……但力量不足……。后来他当了征西的统帅,并且参与国家大政,于是才有俸禄和赏赐的收入,来完成他的义田(注一)善业,救济贫民……。文正公固然官位很高,俸禄很厚,可是他终生都很节俭,自俸甚薄,去世的时候,已将其俸禄尽用于济世,竟然连自己的寿衣棺材都买不起……(由朝廷同僚集资殓葬)……」。他对人民的忠义,对众生的仁爱,已臻儒家的理想人格,佛家的慈悲精神啊!

贫女施灯

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,舍卫城有一位贫穷孤女,名叫难陀。她生平有一个愿望,就是能够买一盏香油灯,供养佛陀。一盏油灯,是普通的供品,但对一个以行乞度日的贫女,却是一项难得的奢求。

有一天,难陀女乞得一件旧衣,她将这衣卖了,换得一文钱,买一盏小油灯。这时难陀女高兴万分,因为她终于得偿所愿,有一盏油灯,可以供养佛陀。当天傍晚,她来到佛前,恭恭敬敬地顶礼佛足,然后至诚恳切地禀告她心中的愿望:「愿这盏灯的光明,照亮我愚昧的心,使我获得智慧,消除多生以来的罪业。叩请慈悲的佛陀,接受我的供养。」

舍卫城每天供灯献佛的善信很多,各人都祈望自己多福多寿,前途光明,因此佛前有很多大大小小的灯盏,光明不绝。难陀女的小油灯在一片灯海之中,简直是沧海一粟,微不足道。

次日,天亮的时候,目犍莲尊者巡视油灯,发现很多王候贵族的油灯,经过一夜燃点后,光亮经已变得很微弱。但奇怪得很,难陀女的那盏小油灯却闪烁灿烂,光芒四射。目犍莲觉得很奇怪,于是请问佛陀:「世尊,供灯之中有一盏小灯,不知因何原故,光芒四射!」

佛陀回答说:「目犍莲你有所不知,这盏灯不但光芒四射,就算你用手拈,用口吹,狂风吹袭,海水浇泼,都不能使之熄灭。」

「但是,世尊,这盏只不过是普通的油灯,并无出奇之处呀!」目犍莲又问。

佛陀答道:「这盏灯之所以能常明不灭,是因为其主人以至诚发菩提心布施的。她发愿时,心境寂静无染,三轮体空(注二),诚恳心与本俱真心相应,已浑成一体,产生了无比的力量,故而光芒四射!」

这时难陀女刚好又来朝礼佛陀。佛陀伸手慈祥地轻按难陀女头顶,为之授记:「善女人,在未来阿僧祇劫中,妳将成佛,佛号灯光,广渡众生,无量无边。」

于是,难陀女就在佛陀的僧团出家为尼,不久就证得阿罗汉果。

 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(注一:购置田地,将田地的收入,用来救济贫穷的人,这就是所谓义田。这扶贫办法,后世实行的人很多,而创始人是宋朝的范仲淹。)

(注二:三轮体空:布施时,能体会施者、受者、施物三者自性皆空,遂破除了执着之相:

(一) 施空:能施之人,体会我身本空,既知无我,则无希望福报之想,称为施空。

(二) 受空:既体会本无能施之人,亦无他人为受施者,故不起慢想,称为受空。

(三) 施物空:物即资财珍宝等物,能体会一切皆空,则虽有所施,亦视为空,故不起贪想,称为施物空。)

 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