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春随想

Teachings

日日是好日

禅门有一则公案:有一次,文偃禅师(注一)要考验僧徒的禅定功夫,于是向众问道:“我不问你们十五月圆之前,只问你们十五日之后如何?道一句出来!”结果无人敢答,随后他又自答道:“日日是好日。”

这是祖师禅的“机锋”问答。何谓“机锋”?禅修是心性的体验,必须超越意识概念、言语文字的规范,才能把“真心”解脱出来,但教学时,亦不能离开言语文字,惟有以简单的问答施教。禅师从学人速刻的回答中,就能知道他开悟与否。这些问答听似同义反覆,自相矛盾。其实,禅师们借助于这种不规范的言语,截断学人的妄心思惟,使令超越意识逻辑的限制,达到迴转反观内心世界的妙用。

“日日是好日”是什麽意思?文偃禅师想藉此一问,扫除学人对于前十五日、后十五日的妄想执着。其实,“日子”本身无好歹的分别。日中则昃,月盈则食,天之常数,万古如是 , 只是凡夫对日子生起分别心而已。这分别心是从意识而起的。它经常攀缘外境而生起憎爱、顺逆等烦恼,作业受报,轮转生死。只要消除这分别妄想,令它回复到清淨的本体上,就是悟道了。

“日日是好日”,并非指“天天都是黄道吉日”。它的意思是要脱离对吉日、晴日的偏爱,凶日、阴日的憎恶。正如《信心铭》开宗明义说:“至道无难,惟嫌拣择;但莫憎爱,洞然明白。”

苏轼在其所作《定风波》一词中题记:某日在沙湖道中遇雨,同行者皆狼狈,余独不觉,已而遂晴。所以他在词中说:“回首向来萧瑟处,归去,也无风雨也无晴。”这词内涵禅意:“回头看着那刚才走过的,一片风雨萧瑟的来路,有人嚷着要归去;但我看它既没有风雨,也不是天晴呢!”这不单表现出苏轼不畏恶劣环境,艰苦卓绝的精神,更可显露出他“制心一处”时,对外境不起分别的心态。无论风、雨、晴、阴,日日都是好日。

朋友,修行须在当前时刻。要活在今日,珍惜今日。切莫徒悔过去,亦不须託望未来,积极努力于当下的生活啊!

吹面不寒杨柳风

今早春雨绵绵,独自在寺前的松林中散步。细雨斜风吹洒面上,令人有一种栉风浴雨的励志感受。猛然记起宋朝志南禅师的一首山居诗,描述了他在风雨中经行时那种超然脱俗的心境,颇有同感:

“古木阴中繫短篷,杖藜扶我过桥东,

沾衣欲湿杏花雨,吹面不寒杨柳风。”

这两句“沾衣欲湿杏花雨,吹面不寒杨柳风”禅然盎然:春天杏花盛开,与点滴的雨水凝聚而飘落,像天雨宝花,缤纷而下。但志南禅师不会被这些花雨沾湿衲衣的。这境界仿如《维摩诘经观众生品第七》中所叙述的“天女散花”公案一样:

“有一天女在空中,把许多天花散落至释迦牟尼佛的大弟子及诸大菩萨的身上。当这些天花落至诸菩萨身上时,随即纷纷掉散于地上;但当天花落至众大弟子身上时,便都沾在他们的身上,儘管他们用各种办法去抖扫,亦不能去掉天花。”

这时天女说:“天花不能沾染在诸菩萨身上,是因为他们已经断除一切分别妄想,因此外界之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等都不能垢缠他们……举凡结习烦恼已灭尽者,天花一落到他们的身上,便会散掉于地上。”

杏花雨好像要沾湿志南和尚的衲衣,却又未能沾湿。这是譬喻外境不能污染禅者的清淨心,六根对六尘(注二)不生分别妄想,渐趋“照见五蕴皆空”的境界。

清风在柳枝间迎面吹来,并无丝毫的寒意,因为修道者不为八风(利衰毁誉称讥苦乐)(注三)所动,何况是吹面不寒的杨柳风?

朋友,“沾衣欲湿杏花雨,吹面不寒杨柳风”是禅的境界,常吟诵思惟之,使人心境超然脱俗,消除烦恼。

 

注释

注一:唐代禅僧,是云门宗的祖师。

注二:人体有六根,即六种感觉器官: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。外界有六尘:指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。“六根”相对“六尘”而生“六识”,即“眼”对“色”生“眼识”、“耳”对“声”生“耳识”、“鼻”对“香”生“鼻识”、“舌”对“味”生“舌识”、“身”对“触”生“身识”、“意”对“法”生“意识”。六根六尘六识统称为“十八界”,是众生精神世界的总相。众生因六识(眼识、耳识、鼻识、舌识、身识、意识)缘六尘(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)而遍污六根(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)惛昧真心,造贪瞋痴杀盗淫妄等恶业,故六境犹如盗贼,能劫夺一切善法。

注三:八风:即(一)利,凡有益于我,皆称为利;(二)衰,凡有损于我,皆称为衰;(三)毁,即毁谤,谓因憎其人而讪谤之;(四)誉,即讚誉,谓因喜其人,必以善言讚誉之;(五)称,即称道,谓因推重其人,必在众中称道其善;(六)讥,即讥诽,谓因憎其人,必妄构事实以讥诽之;(七)苦,即逼迫之使其身心遭受痛苦;(八)乐,即欢悦,谓遇好缘时,身心皆得欢悦。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