略述孔雀法之历史源流

Teachings

前言

《佛母大孔雀明王经》出自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十九册NO.982,为唐朝三藏法师不空所译,属于密部,与《仁王经》、《护国界主经》并列为佛教护国息灾三大经典。

在唐朝义净法师译的《佛说大孔雀王咒经》序中云:「佛母大孔雀明王经者牟尼大仙之灵言也,总持真句悲救要门,绾悉地之玄宗,息波澜之苦海,二十八部之神众誓护于斯经………. 」 说明此经在当时众经中之地位是相当重要的。

读诵孔雀明王经咒,大抵为去除病毒、消灾解难,因为经中明言有此功能德用。 宜兰孔雀山开成禅寺开山方丈见如长老表示,此经特别适合末法时期的众生持诵,可消除身心毒、环境毒、疫症等病毒。 自今年肺炎疫情以来,观音寺法师在观成大和尚带领下,为祈求消除瘟疫,众生离苦得乐,每周定期举办两天《佛母大孔雀明王经》法会。 在此期间,未学整理了一些源自见如长老的学习资料,撰写孔雀法的历史源流,若有不周之处,还望各位大德不吝指正。

相传孔雀法在印度盛行甚早

《大唐西域记》卷三云:「珊尼罗·帕川北石崖边,有窣堵波。 病者至求,多蒙除提供商。 如来在昔为孔雀王,与其群而至此,热渴所逼,求水不获,孔雀王以嘴啄崖,涌泉流注。 今遂为池,饮沐愈疾。 石上犹有孔雀趾迹。 」

又据《世界佛学名著译丛》记载:玄奘法师至印度之时,《大孔雀经》为七世纪习诵之文,当戒日王未即位前,闻其父死,奔赴王宫,遇诸传教师举行仪式,有诵大孔雀经文多,则当时此经之风行可知。

流入中国及翻译

根据《佛教史年表》及《世界佛学名著译丛》记载:西域王子Po Srimitra舍位出家,于晋永嘉(公元307)年间来中国,住健康(南京)建初寺,于东永昌晋元年译《孔雀王神咒经》,317-322年间译有三夲,尚存《释藏》、《高丽藏》、《元藏》、《明藏》中。

《释藏》中亦有一《孔雀经》,据云为鸠摩罗什所译。

至516年,扶南三今高棉) 藏法师僧伽婆罗至中国,译《佛说孔雀王咒经》,译笔既劣,间有错误。

至705年,义净法师又译《佛说大孔雀咒王经》。 净本虽自称译其全文,遂不免有省译或意译之事。

其后三藏法师不空亦有新译本,名《佛母大孔雀明王经》。 此本与其谓译原文,实为校正净本,时至今天,广为应用。

不空大师于天宝五年(746) 住净影寺,适天干旱,帝敕于内道场修《孔雀法》,祈雨三天果验。 帝赐号:智藏,并赐紫袈裟等。 此后唐朝皇室甚为重视此经,广为修法,不让流落民间。

此后流行至日本

自空海大师强调《孔雀明王经》之护国德性以来,即为日本真言宗所重视的经典。 尤其《广译流》以之为无双大秘法,为镇护国家的大法之一。

查日本历史纪载:

公元908年夏,遇天久旱,圣宝尊师率三十二僧众,于神泉苑修孔雀法祈雨。

927年十月,日僧观宿于承香殿,修孔雀法以禳怪物。

960年五月,日僧宽空于仁寿殿修孔雀法以息灾。

其后多用以为祈雨息灾而修此法。 其中最著名者,为小野的仁海法师,屡修此法而皆验。 至十一世纪,孔雀法扩及现世利益,以祈福、消除天灾、除疾延命等功效而盛行。

台湾宏扬此法

缘起乃由贤顿老和尚拈出。 有苗栗慈光寺慧宽比丘尼,身患重疾几危,幸遇佛母孔雀明王大法,读诵再三,不久旋愈。 见如法师闻之,向贤老请法后,依之修持,宿年胃疾也愈,信之笃诚,志宏此法,以拯众生苦厄。

1984年台湾北部年余干旱,见如法师发心四十九天修孔雀法祈雨,阅六日旱象解除。 尔后屡修此法,深感本经现感现应,殊胜异常,发愿戮力弘扬,利益娑婆世界更多苦难众生。

由于此经汉语诵本已在中国失传,经中古字甚多,咒语多而长,读诵艰难,见如法师遂发愿重新排版校对,并采用长短音的读法,把经中引、合音分别改用符号。 其间得庄锡庆教授发心将咒文用国语、日文、罗马分别注音,以利读诵。 前后经历十余年,才有初期的「开成版」诵本问世流通。

面向国际

见如老法师弘扬孔雀法三十余年,历尽艰辛劳苦。 晚年得到日本高野山,真言宗中院流的融永阿·迪梨,及著名的悉昙梵文林光明教授,两位相助为孔雀法之顾问。

于2010年正式完成孔雀明王经重新编校的艰巨工程,并标示出以国际拼音读诵梵文的课诵夲。 开成寺僧众重新录制了音质清晰的唱诵光盘。

随后礼请高正中制片与何志扬导演,将见如老和尚这一生,如何把失传千年的孔雀密法再度重兴,及孔雀经大意拍摄成电影《第七种色彩》 ;并把经文唱诵配上CD字幕,制作成影音光盘,至今己确立了孔雀法的国际定位。

结语

《佛母大孔雀明王经》的发展源流,见证了中国佛教史上,东来弘法的西域、天竺僧人,从异国长途跋涉,翻山越岭来到中国传教,亦有不少汉僧西行求法,他们都冒着生命危险,在漫长的旅途中,尝尽艰难险阻之苦,成为传播中国佛教的先驱者。

历代高僧们留给我们的汉文佛典,正是世界上最丰富的宗教哲学文献与智慧宝藏啊! 诚如恩师观成上人所言:「每一部佛教经典的东来,都有其可歌可泣的故事。 佛教徒手捧这些得之不易的经典时,怎能不心生恭敬,心存感恩呢? 」

愿与各位共勉之!

 

 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