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慧双修.离苦得乐

Teachings

正信的佛弟子都应该明白,学佛修行之根本目的是离苦得乐,终极目标是超越生死轮回(究竟涅槃)、普度众生(大乘菩萨道精神)。要完成此自他双度、既深广且长远的目标,佛弟子应从哪处下手呢?最精简直接的答案是从「修福修慧」下手。但首先需要知道,福与慧的内容、它们彼此之间的作用和关系,以及其修学方法,就是要了解如何达至世间与出世间的「离苦得乐」目标。

要离苦灭苦,就要正见苦的相状、它生起的原因和减灭苦恼的方法。佛直指「无常是苦」;佛在四圣谛的开示中,众生有「生、老、病、死」身苦,与外界接触时有「怨憎会、爱别离、求不得」的心苦,亦有身心交织的「五阴炽盛」苦;此八苦,大家在生活「无常转变」的过程中,或多或少都会经验得到。至于受苦的原因,那是以满足自我的「无明(愚痴、惑)」与「爱、取(贪求)」心识为主,所谓「无明为父,贪爱为母」,我执意识引发身口意业(因),导至不断招感生死轮回苦恼(果)。《大般涅槃经》云:「诸行无常,是生灭法,生灭灭已,寂灭为乐。」(注1) 此即说明生死苦恼可以有尽时,佛教称之为「涅槃寂静」— 即苦恼的止息,彻底的(出世间)离苦得乐。而然,因应各别众生多生多世累积而成的习气业力,苦恼并非轻易能够断除,必须假以时日,耐心修学佛法而灭除;即使未能很快将所有苦恼灭尽,修行佛法亦可在质和量方面将烦恼减轻减少,因而增进世间的福乐。总括而言,灭苦之道是「勤修戒定慧,息灭贪瞋痴」、「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,自净其意」(注2)。佛弟子若能如实修学四圣谛的因果教理 —「知(见)苦,断集,证灭,修道」,最终会达至彻底离苦得乐的境地。

由此可知,佛陀主要教导众生如实正观身心世界的因果关系,继而切实修行正道以证悟不生不灭的涅槃境界。换言之,欲灭苦恼必假藉修道,正如疾病需要医药和方法治疗。如前所说,要离苦得乐就要福慧双修,以抵销过往所造的生死苦恼业力;此修福修慧,就是修道。在佛法中,修道的具体内容是修学五乘共法(人、天、声闻、缘觉、菩萨乘),主要修道的法门是:三无漏学(戒、定、慧)、八正道(正见、正思惟、正语、正业、正命、正精进、正念、正定)、六波罗蜜(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智慧)。

在此人、天与大小二乘的主要修法中,已涵盖修福与修慧的原素;修「福」的原素是:戒、定、正语、正业、正命、正念、布施、忍辱;修「慧」的原素是:慧、正见、正思惟、正念;正念与正精进是通于修福与修慧,这好比仼何交通工具(乘),都需要确当的施设(正念)和能源(正精进)使之运行。

任何道品(修行方法)都是相辅相承、互相增上的,所以佛在《阿含经》开示:「如来离于二边,说于中道,所谓此有故彼有,此生故彼生,谓缘无明有行,乃至生、老、病、死、忧、悲、恼、苦集;所谓此无故彼无,此灭故彼灭,谓无明灭则行灭,乃至生、老、病、死、忧、悲、恼、苦灭。」(注3) — 修行须着重对治身心与外界问题的整体性(因缘生灭关系),应保持身心平衡、理性务实,避免走偏锋言行或索隐行怪的意识形态,因而佛法有「福慧双修、悲智双运、三学等持、解行并重」的教示。

《大智度论》里有「修福不修慧,白象戴璎珞;修慧不修福,罗汉托空钵」的故事,说在「迦叶佛时,有兄弟二人出家求道;一人持戒、诵经、坐禅;一人广求檀越,修诸福业。至释迦文佛出世:一人生长者家;一人作大白象,力能破贼。长者子出家学道,得六神通(天眼、天耳、他心、宿命、神变、漏尽)阿罗汉,而以薄福,乞食难得。……」(注4) 兄着重修智慧自我解脱而少与人结法缘,虽然证得阿罗汉但因福薄而少人供养,因此时常挨饿;弟喜欢广修福业但少修智慧,虽然获得国王的宠爱而得到丰富的美食严饰,但不免因愚惑而堕入白象畜牲道。这说明因缘业报历历分明,圣凡同等;因此需要确认「福是修道资粮,慧是解脱关要」,福与慧等学齐修,功德方可以说是圆满。

《佛说天王太子辟罗经》(注5) 里说有一国王欲造一大鼓,击时可声闻百里外以宣示国威,群臣都说无能为力;此时独有一大臣名叫匡上,向王说可以但需要一笔资金,国王随即答允。一年后王问匡上大鼓是否造好,匡上答已经造好,王问为何未闻大鼓声?此时匡上请王出巡宫外,以示国王的声威已远传各方。原来这一年来匡上将国王给他的资金不是用来造大鼓,而是用来布施修道人和贫困的黎民百姓。国王在宫外看见很多人聚集,他们辗转相告,赞叹国王的慈悲德行;国王于是趋前问一些人来自何方,有些说从百里、二百里、甚至万里以外而来的,为要亲近仁王德政。国王深受感动,于是勅令群臣,将布施善行延续下去,以供养修道人和接济黎民百姓。

佛说此王命终后上生天上享天福,寿尽下生人间作转轮圣王(有大福德财势之明君),今复生天上作王太子。有如此福报,就是此国王自身持戒,广济众生之功德。因此,奉佛教戒,正身心行,必获其福。佛告辟罗天子:「凡有二行,行善有福,行恶有殃,殃福追人,犹影随形。」所以人们不必费尽心思,争名夺利;只要依教奉行慈悲喜舍、行善积德,福报名利自然会追随善人。

在《大庄严论经》里有一故事 (注6):一女人至昼闇山遇上无遮大会(普施大会),她便在那里乞食。她看见僧众庄严,心里恭敬赞叹他们如大海中的宝藏,可惜自己身无长物布施供养;作是念时,她忽然想起曾从粪中检得二枚铜钱,于是即时奉施众僧。当时有证得阿罗汉果的上座比丘知此女心意,为护念她的善根信心,上座向大众僧宣布并向此贫女祝祷:「大地及大海,所有诸宝物,如此童女意,悉能施与僧。留心善观察,行道为修福,使得解脱道,离贫穷棘刺。」贫女听后生大信心,悲欣交集,五体投地归命众僧,又发愿希望自己在生死中永离贫穷、常得欢乐、家属团聚和脱离恶业。贫女离开昼闇山后坐在一树下歇息,树荫竟不移动并有云盖在上方,那时有一刚丧夫人的国王经过,遇此贫女并起爱欲之心,后带她回宫作第一夫人。此女心愿已成,于是请国王送种种财物供养昼闇山僧众。但昔日为施二枚铜钱向贫女郑重祝祷的上座罗汉比丘,此时反而不为已成国王夫人祝福,大众疑怪问其原因。上座解释,昔日为贫女祝祷非为财物,乃是护念加持她的善根信心,并说偈言:「不以钱财多,而获大果报,唯有胜善心,乃得大果报。彼女先施时,一切悉舍施,佛智能分别,非我所能知。今虽财宝多,不如彼时心,十六分中一。……」

这故事传递两项重要讯息:第一是修行人为护念众生的善业信心,鼓励他们恭敬三宝、修福修慧而作开示祝祷,非为财利名闻;第二是布施不论多寡厚薄,最重要是拥有真诚恭敬、殊胜广大的善心,才可以福德增上,减灭苦恼。

布施、持戒、忍辱,是慈悲心的体现,亦是「修福」的内容,但必须同时「修慧」,修道才算是完整,彻底的离苦得乐才有把握。修慧的基本方法是「四预流支(预入圣贤之流)」(注7) — 1.亲近善士(接受好的老师教导);2.多闻正法(学习佛法真理);3.如理思惟(正确深入研究分析问题/道理);4.法随法行(将所学佛法精勤实践在日常生活和修行中)。总而言之,一切修行法门必须与智慧(般若、空)相应,方能够真正超越生死苦恼,自度度人。

《六祖坛经》云:「改过必生智慧,护短心内非贤。日用常行饶益,成道非由施钱;菩提只向心觅,何劳向外求玄?」(注8)

我辈凡夫,在生死轮回中造作了数不清的业;当有苦恼或障碍出现时,大致表示往昔所造的恶业,因缘成熟时便会承受恶果。所以我们要时常反省自己的思想行为,忏悔改过,智慧便因此而产生;切勿固执自我缺点过失,或习惯怨天尤人、谄曲虚伪,否则会离福德圣道越来越远,引发更多苦恼恶业缠身。应常广结善缘,道在平常日用中,并非单靠布施财物、执著功德便可以了生脱死;成就无上佛道的关键,是启发内心的清净智慧,因此不必向外攀求、浮夸玄妙。

有慈悲没有敌人,有智慧没有烦恼;有智慧慈悲,无烦恼敌人,向此目标进发的过程,名之为「福慧双修,离苦得乐」。

 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注1:《大般涅槃经》卷3 (《大正藏》第1册,页204下23-24行。)

注2:《增壹阿含经.序品》卷1 (《大正藏》第2册,页551上13-14行。)

注3:《杂阿含经》卷10 (《大正藏》第2册,页67上4-8行。)

注4:《大智度论.序品》卷8 (《大正藏》第25册,页119中17-21行。)

注5:《佛说天王太子辟罗经》(《大正藏》第15册,页130中22-页131上6行。)

注6:《大庄严论经》卷4 (《大正藏》第4册,页279下1-页280上27行。)

注7:《阿毘达磨集异门足论.四法品》卷6 (《大正藏》第26册,页393上11-中6行。)

注8:《六祖大师法宝坛经》(《大正藏》第48册,页352下4-6行。)

 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