淺談佛教的人生觀

Teachings

Follow your dreams, silhouette of man at sunset

林律光

1)導言

人生觀,是人對於人生的價值,意義和個人立身處世的態度的一種看法或見解,古語云:「人心不同,各如其面」,由於各人的環境感受的不同,所以對人生的見解亦各異。譬如說,有人認為人生是快樂、積極;反之,有人認為是痛苦、消極。生命由何而來?往何而去?生命的價值何在?意義又何在 ? 實值得探討。佛教同是世界五大宗教之一,教主是虛懷若谷之偉人,祂言慈悲,目的只有一個,就是拯救世人。

佛說法40多年,一生發願教化眾生,終日說法渡生,備極艱辛;此聖者,覺察人生之無常,致力拯救世人脫離罪惡、痛苦的深淵。然而佛教對於生命之解脫都離不開人間的寬恕、包容,了解、體諒,並為人類開拓人間天堂與淨土之門。

2)佛教的人生觀

在佛教方面,有兩種人,一種是菩薩,另一種是阿羅漢,他們的人生觀剛剛相反。菩薩發心廣大,不願個人單獨得到解脫,而且要自度度人,自利利他,希望每一個人都可以和他一樣,永恒得到解脫。這類聖者肩負如此艱巨的神聖任務,必須富有大慈悲、大智慧、大願力、大功德才能做到。

阿羅漢為小乘人,他們知道三界並不穩定,無心救濟別人,當證果時,便入無餘涅槃,不出現於世間,此類阿羅漢的人生觀較為自利。如龍樹菩薩所說:

「解脫味有二種,一者俱為自身,二者兼為一切眾生;雖俱求一解脫門,而有自利,利人之異」[1]

雖然阿羅漢沒有利人,始終是潔身自愛,在社會上是個好公民,在佛教是位獨善其身的聖人,仍值得人們稱讚。

2.1 豐盛人生

佛教修行的終極是成佛,故其人生目的便顯而易見了。惟達此目的,須經入世與出世兩個範疇,而兩者不能分離,亦不可分離。六祖壇經有云:「佛法在世間,不離世間覺,離世覓菩提,恰如尋兔角。」

佛陀成道後,在鹿野苑為憍陳如等五人初轉法輪時,所說的是 「四諦法」。四諦是佛法的基點,依佛教之觀點,不但生活是痛苦,人生是痛苦,而且生命或存在本身皆是痛苦,如佛經記載:「八相為苦。所謂生苦,老苦,病苦,死苦,愛別離苦,怨憎會苦,求不得苦,五陰盛苦。」

佛教揭示人生之痛苦,認為世界上萬事萬物,都是因緣暫起的,瞬息萬變的,名利財色也是虛幻的,故勸人不要太過執著於世間物欲。佛教認為「多欲為苦」,欲望太多,常是痛苦的煩惱的根本,但佛教並沒有要我們「絕欲」,而只說「少欲知足」。佛經有這樣一個故事記載,佛問一個未出家前喜歡彈琴的和尚說:

「琴的弦如果太鬆,拉得出聲音嗎?

「不能。」

「如果弦調得太緊呢?」

「弦會斷了。」

「如果弦調得恰到好處呢?

「說可以拉出各種美妙的樂音了。」

所以佛教並非不顧明天的放縱者,亦非挨饑抵餓之虐待者,而是以「中庸之道」(即中道主義)去面對人生──少欲知足。

世俗人說,和尚長居山林,潛修苦鍊,或因世事不如意才遁入空門,存有這種觀念之人,實大錯特錯!佛教主張「悲智雙修」,單有救世之心,卻無救世之良策(實學),可謂於事無補。因此佛教行者,大乘人則以「兼善天下」為目標;小乘人亦以「獨善其身」為依歸。他們初期亦須隱居潛修,目的是為日後普度眾生作好準備。如科學家們苦心研究,整天躲在實驗室一樣,一日研究成功,其貢獻人人受惠。行者以出世為手段,以「入世」為目的。如此看來,佛教實抱有積極進取,犧牲小我,完成大我的鴻圖大計之積極人生觀。

2.2 佛與眾生之關係

佛陀的現身說法以六道眾生為主,而六道中又以人道為主要化導對象,佛陀不誕於天界,也不生於地獄,而擇人間而示現,在人間大轉法輪。由此證明,佛陀是人間佛陀,佛法是人生佛法,經云:

「靈生之所以往來者,六道也;鬼神沉幽愁之苦;鳥獸懷獝狂之悲;修羅多嗔;諸天耽樂;可以正心慮,趣菩薩提者,唯人道為能耳。人而不為,吾未如之何也!」[2]

這正是說出了佛與人生的關係,不但密切,而且重要。

此外,佛是福智圓滿的人,既是圓滿,便不能以形相來形容,不能以有無來判斷。《法華經》說:「佛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」。這表明娑婆世界的眾生與佛有善根,才感應世尊降世。故此,佛與眾生的關係是有前因的因緣。因為佛住世時,也表明不能度無緣之人及滅除眾生之定業。所以,在佛住世期間,亦無能阻止琉璃王滅其祖國之禍。

2.3 眾生的命途

佛陀在菩薩提樹下成道,所覺悟的內容就是「因緣法」。他發現所有事物和人生的現象,都離不開因果的道理。而生命的循環有如十二把鎖鏈層層相扣,互相依存。因此,佛教用十二因緣來闡釋眾生為何有如此命途,追本尋源乃起於「無明」(愚癡)。

十二因緣有順、逆兩種不同的觀察方法,分別說明人生的兩個方向。一是生死輪迴,由老死起,即從現實生命開始,尋求這痛苦的因,結果追溯至無明,徹底洞悉生死輪迴,是由於錯誤的思想行為,輾轉相引,永無了期,稱為「逆觀」。另一個是還滅解脫,從「無明」起,如果能斷除「無明」,也就是扭轉了人生的命途,即徹底去除人生的痛苦,得到自在,稱為「順觀」。

佛教是一個實事求是的宗教,要信徒積極地去面對人生的種種問題。正如佛年輕為太子時,體驗到生命種種痛苦時,便去尋找解脫方法一樣,最終他亦能在樹下覺悟十二因緣的道理,不但能令自己解脫,也令眾生得到解脫,徹底明白「此有故彼有,此生故彼生;此無故彼無,此滅故彼滅。」[3]的緣生無我之理。

2.4 個體之解脫

一般來說,其它宗教都以進天堂,求永生為目的,唯有佛教主張不但要超越天堂,而且要超越生死。換言之,佛教認為天堂實非永恒之樂土,要真正解脫個體生命形式,必須尋求涅槃之境界,如經云:

「張大教網,恒法海界,漉人天魚,置涅槃岸。」[4]

小乘修行者為達此界,其修行以三十七道品為主;大乘修行者則以六度、四攝為主。見道者,其狀態是斷絕一切生死煩惱,無為寂靜。正因為它是本體,所以佛教認為用思維和語言都無法把握,是言語道盡,心行絕處,不可思議的。[5]

佛陀開化眾生入涅槃之境,必須從做人學起。即指人天所修之世間善法。人乘之善法是五戒:一、不殺生,近乎仁;二、不偷盜,近乎義;三、不邪淫,近乎禮;四不妄語,近乎信;五、不飲酒,近乎智。繼而進修十善、十二因緣………,奠定人生道德的根本,進一步才學出世的三乘善法,循序漸進。如果世間善法的基礎都沒有,而高談學出世的三乘善法,可謂不設實際,更遑論涅槃。

2.5 生存的目標

人間的富貴,不易持久;天堂的禪悅,亦歸無常。佛教真正的永恆快樂,是在世涅槃的解脫。凡人多以涅槃是死,其實不然。其義為圓寂,即圓滿智德,寂滅惑業;或煩惱不生,功德不滅,不生不滅,清淨安樂。英國韋爾斯在他的著作《世界史綱》把涅槃解釋得很好。他說涅槃不是滅絕,而是新生,即是煩惱苦悶的人生的終結,解脫自在的人生新生。這與佛教所指的目的「轉迷為悟,離苦得樂」之意義相同。

釋迦牟尼降生人間,貴為太子,不以此為樂,甘願放棄功名富貴而樂於為人類尋找離苦得樂之境,他是一個具有廣大的慈悲心的智慧的人。在世期間,佛陀食不甘味,席不暇暖。他說法四十多年,栖栖遑遑,夙夜匪懈,留下不少寶貴的真理與訓誨。信徒尊崇他的偉大慈悲心,自然依循他的教化,止惡行善。最重要的,還是修行達至涅槃之境,廣度眾生,造福社群,實踐他的自利利他精神,更將其悲智延續下去。

3)總結

佛教人生觀之實義,最終是由迷轉悟,成就覺悟之人生。成就此者,必須認識生命即生死,生活即生死,敢於挑戰人生,改造人生,推己及人,自利利他,方能從覺悟人生。能如此者,自能在生活中覺醒生命,成就生命,提升生命及圓滿生命。

佛經不是佛陀給我們的活教訓,我們必須效法佛陀自己的生活與工作,還要與時並進、因材施教、因地制宜,這才能得到真正的教化。佛陀為教化眾生而勞碌一生,體悟到人生之苦、空與無常,懷有一顆慈悲之心,使眾生致力於尋找痛苦之根源,並提倡寬恕、包容、了解與體諒,為人類求喜樂,自在的淨土,開啟和樂之窗。佛教終極的理念是解決生死輪迴──涅槃。

 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[1]龍樹菩薩《大智度論》。

[2]《卍新纂大日本續藏經》,第58冊No.1033 華嚴原人論合解 (2卷)【元・圓覺解、明・楊嘉祚刪合】第 1 卷。

[3]《阿含經》第二經。

[4]《法華文句》卷一。

[5]何光三,許志偉:《對話:儒釋道與基督教。北京: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,1998年。頁433-434。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