只緣身在此山中

Teachings

蘇軾有一首詩,名「題西林壁」 (註一),詩句雖是描寫廬山的景色,但內容卻是充滿哲理、頗具禪意。詩云 :

橫看成嶺側成峰,遠近高低各不同。

不識廬山真面目,只緣身在此山中。

首句說詩人到達廬山時,即被其壯麗磅礴的氣勢,雄奇秀逸的景色,以及獨特超然的丰姿所吸引。以正面的角度去看廬山,山嶺高聳入雲,綿延逶迤,蜿蜒不絕;但奇趣的是,倘從側面觀望廬山,卻但見奇峰突起,峰巒險峻,直插穹蒼。

「遠近高低各不同」,實在說,廬山的面貌真是千姿萬態,變化無窮。遠望、近觀、俯眺、仰視,呈現在你眼前的景像,都不相同 : 或雲罩霧繞,境界隱顯迷濛 ; 或翠擁紅遮,一片生機無限 ; 或泉飛水濺,令人深覺清涼自在。

那麼,廬山這座巒脈縱橫、峰嶺崇高的大山,真正的面目又是如何的呢?遊客身處其中,由於位置不同,只能接觸到廬山的局部,未能一窺全豹,自然看到的景物是移步換形, 轉首別貌了。所以說「不識廬山真面目,只緣身在此山中。」

蘇東坡這兩千古名句的弦外之意,正好啟迪我們體會做人處事的一個哲理。我們在認識客觀世界時,由於所處的位置不同,看問題的出發點有異,對事物的認知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、局限性,未能著眼於全局。若固執己見,主觀武斷,自以為是,便成偏見,由是與人相處便會發生磨擦,做事就會有偏差了。把握不住客觀事實的本質、真相與全貌,不正是緣於當事者「身在此山中」,當局者迷嗎?

依佛教說 : 你之所以看不見真理,只是因為真理就在你身邊,靠得很近、很近,近到你忽略了而看不見。因為人們很多時候會好高騖遠,乃至往往糾纏於一些枝蔓,難以自拔;甚或因鑽入牛角尖而陷入困境。

禪師語錄講 : 「道在瓦礫。」其實,從悟道者來看,「道」即真理,是無所不在的,何曾離開過我們呢?只是我們凡夫執著於生住異滅、遷流變化、千差萬別的幻妄現像,捨真逐假,故不能體證真如一「廬山真面目」而已。那麼行者要如何修學呢?

六祖慧能大師開示﹕「佛法在世間,不離世間覺,離世覓菩提,恰如求兔角。」修行聖道,不離日常生活。如觀察自己的意念,生滅無常,分秒不停,妄想紛雜,只是緣來緣去,本來就沒有實在的體性可得啊!進一步觀察 : 意念妄想如是,一切萬事萬物亦是如是,剎那無常,只是緣聚而生,緣散而滅,無有實質自性可得。事物既無實在,猶如魔術幻變而已,有智慧者又怎會生起取著之心,作繭自縛呢?由此就能暫時放捨執著,執著少一分,悟道便可近一步了。

各位,可知欲識廬山的真正面目,就要在你最近的地方上用功夫:自心。眾生與佛的不同,只在於一心之有異 : 心若背覺合塵,即是眾生 ﹔心若背塵合覺,即是佛。

佛典云  : 「欲修何法,才得解脫生死?唯有修心。」一切善惡,皆由心念而起,所以心為根本,若求解脫輪迴生死的痛苦,必須先要修心。所謂「佛在靈山莫遠求,靈山只在汝心頭,人人有個靈山塔,好向靈山塔下修」。眾生若能降伏、淨化自己攀緣執取、紛擾動亂的心,就能安住於無生法忍,漸而證悟真如實性了。

 

註釋:

註一: 西林,即西林寺,在廬山西北麓。始建於東晉,宋代改名乾明寺,是廬山著名的古剎之一。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