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來禪

Teachings

禪是什麼?從本體來說:禪什麼都不是,但什麼也都是。

倘若將禪視為一種思想,則有違它的原義,因為禪是要解脫思想上的束縛,怎會另立思想體系呢?須知凡是「有」的,不管是物質或精神,都不是禪的本體,所以禪是「無」的。

但是,說禪為「無」也不對。禪雖然不是思想,卻創造出無限的思想領域。它無始以來,從未離開過眾生的見、聞、覺、知心性,而且無處不在,無時不是,所以禪是「有」的。

其實,說「有」說「無」都是戲論,因為禪是超越形相、言語、文字、概念的。但是,不假借言語文字,又怎能解釋禪義呢?

禪是「禪那」(梵語:Dhyana)的簡稱,意思是靜慮,即是在靜定中觀察思慮,以止息妄心,啟發真實的智慧。禪亦是「定」與「慧」的通稱,源自一切眾生的本覺真性,亦名為佛性、諸法實相、常住真心、真如等。覺悟稱為「慧」;修行叫做「定」。定慧雙修名為禪。

從廣義來說:修禪即是修心,所以無論你學習那一宗派 — 淨土宗、密宗、天台宗、唯識宗、華嚴宗等 — 都是與禪息息相關的。試問佛教中那一法門不是修心的?一個真實的修行者,無論行、住、坐、臥、語、默、動、靜,都離不開禪。永嘉大師在《證道歌》說:「行亦禪,坐亦禪,語默動靜體安然。」

從狹義來說:禪宗可以分為「如來禪」與「祖師禪」兩種。「如來禪」以佛陀所說的經教為圭臬,為文字所詮,故又名「教內禪」;「祖師禪」是不依教內經論,即所謂「教外別傳」,不立文字,由師父直指弟子,以心印心,而使見性成佛,故又名「教外禪」。

自古以來,禪法的名稱頗多:「如來禪」又名「依教修心禪」,包括安般禪、五門禪、念佛禪等;「祖師禪」又名「悟心成佛禪」,包括達摩門下的臨濟宗、曹洞宗、雲門宗、法眼宗、溈仰宗等。

一般人缺乏禪宗的基本知識,以為凡靜坐就是修禪,因此往往將氣功、瑜伽、外道禪與佛教禪等量齊觀,結果邪正混淆,真偽不分。有不少研究禪的學者,喜歡從《景德傳燈錄》、《指月錄》、《碧巖錄》等文獻去摸索禪的思想,以為祇要用邏輯思惟去分析其中的「話頭」、「公案」,就能了解禪的本質。這是對禪缺乏實踐所產生的誤解。亦有不少人沒有衡量自己的根機,一開始即學習「祖師禪」,於是不重經論,也不遵儀規,自以為祇要參透「話頭」、「公案」,就能明心見性,頓悟成佛。

其實,習禪必須契合自己的智慧程度與生活環境。須知「祖師禪」是接引上根利智的人,非普通根器者所能跂及。其法超越次第,直悟「諸法未生時」,故稱為「頓教」。「如來禪」有經教為依據,有方法,有程序,從淺入深,故稱為「漸教」。現代人的智慧愈來愈淺薄,生活愈來愈忙碌,大多數都不是上根利智者,初學時不適宜修習頓悟的「祖師禪」,應先從漸進的「如來禪」開始。

「如來禪」的最大特色是將禪定層次化。修禪的次第,從最初開始到阿羅漢無餘涅槃的寂滅境界,粗略來講,要經過十個禪修階段:最初是欲界定,然後進入色界的初禪定、二禪定、三禪定、四禪定,再進入無色界的空無邊處定,識無邊處定、無所有處定、非想非非想處定;到最高層次超出三界,進入滅盡定為阿羅漢。現依據《大毗婆娑論》、《摩訶止觀》《坐禪三昧經》及《禪法要解》簡略如下,以供各位參考:

(一)欲界定

什麼是「欲界定」呢?我們現時居住的世界,是三界(欲界、色界、無色界)之中的欲界,有淫欲、飲食欲和睡眠欲。在欲界的禪者能捨離這些慾念,不斷修習,會得到欲界定。

當行者修得「欲界定」之後,身心泯然空寂,感覺安祥喜悅,身心俱在定中,時間空間一時蕩然無存。這時,根據天台宗《摩訶止觀卷八》講,禪者會有八觸,即是八種感覺:

動觸:坐禪時,忽然身起動搖現象;

癢觸:坐禪時,忽覺身癢,如空無一物。這種癢不是普通的搔癢,而是特別無擾亂性的癢感;

輕觸:坐禪時,身輕如雲如塵,有飛行之感;

重觸:坐禪時,忽覺身重如大石,不能稍動;

冷觸:坐禪時,忽覺身如水冷;

暖觸:坐禪時,忽覺身如火熱;

澀觸:坐禪時,忽覺身澀如樹木的皮;

滑觸:坐禪時,忽覺身滑如牛乳。

「欲界定」又名為「未到定」。「未到定」是「初禪定」的準備功夫,因未到「初禪定」,所以稱為「未到定」。為什麼會有「八觸」呢?因為到了「未到定」的境界,即將會離開欲界的禪境,進入色界的「初禪定」。須知色界定比欲界定清淨得多。當禪者從「欲界定」進入色界的「初禪定」時,身體的極微細胞發生變化 — 從欲界的極微細胞漸漸被淨化為色界的極微細胞,所以產生「八觸」。

「欲界定」不可以稱為真正的禪定,所以不可以列入為「四禪八定」之中。

(二)初禪定

行者修證「初禪定」的時候,在觀照上產生「尋」、「伺」兩種作用。「尋」即是用自己的思惟去尋覓諸法實相的本性。這時,禪定的功夫祇規限在言語慨念的思惟內,例如:觀一切法空,修五停心觀等。由這粗略的「尋」,再進入較精細的觀照,叫做「伺」,意思是伺察,比「尋」更細密。

在初禪境界的人,因為已經脫離貪、瞋、痴、慢、疑等五蓋,並且排除了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等五欲的牽纏,獲得一心,產生難以形容的喜樂,故又稱為「離生喜樂」(離開了欲界所產生的喜樂)。

這時,世間的利益、損失、名譽、毀謗、譏諷、讚頌、痛苦、歡樂等八法,都動不了行者的心;但是,他的禪定還有「尋」、「伺」的觀照活動和意識的妄想分別。

(三)二禪定

漸次進入「二禪定」,行者已經斷滅了「尋」和「伺」的思惟,內心比初禪者更為清淨,所以稱為「內等淨」。這時,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五識都清淨,所以沒有言語的障礙,祇有意識中的概念思惟,產生妄想分別,但已經能夠令意識專注定境。他的喜樂比初禪者更殊妙,所以二禪定亦稱為「定生喜樂」(由禪定所產生的喜樂)。

但是,這時仍有意識的煩惱,擾亂定力。

(四)三禪定

再進入第三禪,行者的禪定可以捨取二禪時所感受的喜樂,心境安住於一種更殊勝的「行捨」境界。「行捨」即是「非苦非樂」。須知「非苦非樂」更勝於初禪的喜樂與二禪的妙樂。這時,行者證入正念正知而產生「離喜妙樂」的境界(離開了初禪的喜樂與二禪的妙樂)。

若以沐浴為比喻:初禪與二禪的喜,如熱極時以清涼水洗手洗面;三禪的樂,則如極熱時,全身浸浴於清涼池中。初禪有「尋伺」所以樂不遍身;二禪有「內等淨」概念,所以樂亦不能遍身;三禪已除前障,所以樂能遍身。

(五)四禪定

在得到三禪定以後,又覺得尚未清淨,遂生厭離想,因此更加精進不懈,漸次進入四禪。須知三禪者尚有「行捨受」,即是「非苦非樂」受;但四禪者連「非苦非樂」的「行捨受」都已經斷除了,所以稱為是「捨念清淨」(連清淨的心念也捨離了)。

這時,意識已摒絕色界妄想,正念堅固,內心猶如明鏡離垢,朗然遍照,又如淨水無波,湛然寂靜,為色界中最高禪境。

初禪,二禪,三禪屬於「方便禪」,到了第四禪才是真實的禪,所以四禪又稱為「真禪」。在三界中,地獄道、畜道、人道與六欲天人居於欲界,因為他們有淫欲。色界天人已消除淫欲,但尚有色身之累。無色界天人連色身的負累都解除了,祇有細微的心識存在。

各位可知道自己的身體(佛教稱為色身)是眾苦之本嗎?凡夫執著色身為我,遂產生「我見」、「我愛」、「我慢」、「我痴」的煩惱。其實,一切殺、盜、淫、妄、綺語、惡口、兩舌等罪惡,都是為了色身而引起的。禪者即使修到四禪定,出定後仍然有受、想、行、識所引起的輕微煩惱與老、死等痛苦。

但是,當行者進入無色界定便不再有色身之累了,因為他已經超越了色界(物質世界)的纏縛,滅除了一切對外境的感受,不需要觀照外境而修,已經達到清淨無染,虛空靜寂的精神境界。

無色界有「空無邊處定」、「 識無邊處定」、 「無所有處定」與 「非想非非想處定」。

(六)空無邊處定

修得色界四禪定的行者,如再發奮精進,勵意不息,漸漸就會證入「空無邊處定」。此定超越色界的四禪定,進入思惟「空間無限大」的精神世界。

這時,行者滅除了與眼識相應的色想、與耳、鼻、舌、身等四識相應的有對想,及所有不善想,乃至滅除障礙禪定的一切想,心中與空相應,清淨明澈,無礙自在,如虛空一樣無有邊際,稱為「空無邊處定」。

(七)識無邊處定

達到「空無邊處定」以後,由於虛空無邊,所以識心分散太廣,於是捨棄向外的虛空觀,轉為向內的心識觀,念念不捨,漸漸與識相應,超越前者「空無邊處定」的空間觀,進入思惟「時間無窮盡」的精神世界。

這時,行者超越了緣空的廣遍想,心中僅有識存在,清淨寂靜,心識明利,稱為「識無邊處定」。

(八)無所有處定

行者漸漸發覺凡是可用意識思想的,都不是究竟的,於是捨離識與空內外二境,觀想諸法空無所有。

這時,心內無所緣,諸想亦不起,頓覺安穩寂靜,稱為「無所有處定」。

(九)非想非非想處定

行者禪定漸增,遂捨棄一切可緣的意念。這時,定心極靜殊妙而無粗想,所以稱為「非想」;但是還有細微想念,不是完全無想,所以稱為「非非想」。

這是世間禪的最高層次,但行者於此尚未能脫離生死。可見,這還不是究竟止息之處,尚要鍥而不捨地努力再修,證「人空法空」,才能徹底去除心垢,達到大自在解脫。

(十)滅盡定

從「非想非非想定」再繼續修下去,就會得到「滅盡定」,脫離三界的生死輪迴,成為阿羅漢。

這種定境可以比喻為無餘涅槃的寂靜。根據《宗鏡錄卷五十五》:「滅盡定為佛羅漢所證出世間之定,是出世功德,屬無漏業,不會感受三界生死果報,已經滅盡第六意識,並能滅第七識末那識的染分」。

從小乘佛法來講,證入「滅盡定」為阿羅漢,即是佛的境界。

佛門有「指月」典故:一愚人不知月為何物,遂問一智者。剛巧皓月當空,於是智者豎起手指,向著月亮說:「月在這裏!」愚人望著智者的手指說:「我知道了!原來手指就是月啊!」愚人從此執指為月,鄉里傳為笑話。

各位,經論如手指,自性如明月。千經萬論都指向此月。如果不習禪法,祇執著文字上的理論,即一直未曾見過月,雖讀破三藏典籍,亦不過在指頭上打交道而已。

 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