念心常伴白雲閒

Teachings

宋朝的時候,揚州有一位石天基居士,專修淨土法門,每日定課念「阿彌陀佛」一萬聲;但是他的信心還是不很堅固,對於念佛的功德尚有疑惑。有一天,他經過虎丘山呂祖祠,無意中瞥見祠堂樑上吊有一枝木筆,下面有個砂盤,旁邊坐了一位老翁正在替人寫扶乩﹙亦名扶箕﹚。石天基頓生求乩釋疑之念。

所謂扶乩,是信奉道教者祈求神靈啟示的方法。當求者至誠向神靈禱告後,乩手﹙通常是老翁或兒童﹚執筆之兩端。瞬息間,乩筆之前端就會不由自主地在砂盤上描劃出文字,內容多是開示迷津的詩偈。佛教不推崇扶乩,但亦沒有排斥。其實,扶乩是中國道教傳統的儀式,亦有其重大的意義。仙界或者道靈與人類溝通,往往藉扶乩作為一種工具,勸人止惡行善,也是不可思議的妙行。

話說石天基向老翁示意求乩後,就合掌胡跪在呂祖像前說:「請問念佛有沒有功德?」祇見乩手一面閉目念咒,一面執著乩筆﹙丁字形木棒﹚的兩端放在砂盤上。頃刻間,另外一端忽然自然左右緩緩移動,俄而勾劃出一首七言律詩,聲調和諧,排偶工整,內容禪淨俱備,意境超逸得令人驚訝。詩題為「贈揚州石天基問念佛功德」,下署純陽道人。內容是這樣的:

念佛虔誠即是丹,念珠百八轉循環;

念成舍利超生死,念結菩提了聖凡。

念意不隨流水去,念心常伴白雲閒;

念開妙竅通靈慧,念偈今留與汝參。

從未涉獵過道籍的讀者,可能不知道呂祖是何許人也。呂祖名洞賓,號純陽子,是唐末道士。根據《呂祖傳書》,呂洞賓年少時,兩試進士不第,遂浪蹟江湖,途中遇漢鐘離授以丹訣,發心隱居於終南山修道,後道業有成,被全真派尊奉為五祖。他以「慈悲渡世」為修道方法,又以斷除「貪瞋癡」取代對劍術的研習,對後來北宋道教的發展影響頗大。

呂祖是道教中最熱衷於念佛參禪的祖師,所以在贈石天基的乩詩中,他說:「念佛虔誠即是丹」。甚麼是「丹」呢?道教的長生術,是以人體作「爐鼎」,體內「精氣」為藥物,通過「內神」的冶煉,使精神凝結為「聖胎」。這修行的過程稱為「煉丹」。呂祖認為以虔誠心去念佛就好像「煉丹」一樣。

「念珠百八轉循環」,行者在手裏不輟地循環掐動一百零八粒念珠,口中也不停地念誦「阿彌陀佛」聖號。須知念佛法門以信、願、行﹙信仰、發願、修行﹚為往生的三資糧。先由信生願,由願生行;信若不具,則願與行皆不能成立。凡是虔誠念佛的人,其信、願必定已經建立。但建立了信、願之後,必須付於實行,才能生出效果。念佛的方法很多:如高聲念、默念、禮拜念、觀想念、掐珠念等。這裏詩中所指的是掐珠念,即是每念一聲「南無阿彌陀佛」,手指同時掐捻一珠,作為記數。

「念成舍利超生死」,舍利是梵文:Sarira的音譯,指佛陀或高僧遺體荼毘﹙火化﹚後的遺骨,其質堅強如金剛。《金光明經卷四捨身品》云:「舍利者,是戒、定、慧之所熏修,甚難可得,最上福田。」呂祖在詩中以舍利譬喻信、願、行俱足,達到一心不亂的境界。須知眾生的身心都是苦本:身體要經過生、老、病、死四個階段;在心理方面,人的思想,起心動念,無不是業,作業受報,無有了期,所以眾生在娑婆世界之中備受萬苦。如果行者念到一心不亂,就能夠了脫生死,超出三界六道輪迴,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。

「念結菩提了聖凡」,菩提是梵文:Bodhi的音譯,是「無上正等正覺」的略稱。世間一切有為法,都是二元對立的分別境界:例如聖與凡、善與惡、因與果、是與非、愛與憎、生與滅等,都是凡夫的妄想執著。「菩提」是無分別智,言語道斷,心行處滅,所以如果行者念佛念到覺悟,就可以超越聖凡的境界。

「念意不隨流水去」,凡夫的意識不斷生起妄想分別,起心動念皆圍繞在貪、瞋、痴的範圍之內,遂生一切煩惱,因煩惱而作業,因業力而受報。如果念佛念到一心不亂,對境不起妄念,意識就不會在塵俗中隨波逐流。

「念心常伴白雲閒」。倘若「念意不隨流水去」,那麼,念心自然會歸於清淨安閒,無所罣礙,猶如縹緲於孤峰山頂上的白雲一樣,清逸高遠,任運自由來去。這「閒」字的意思,並非懈怠清閒;而是行者經過一番精勤念佛的功夫,使意識達到清淨無塵的境界。虔誠念佛者,猶如永嘉大師於《證道歌》所述的「閒道人」一樣,與道相應,不為塵世勞累所拘縛,故名為「閒」。

「念開妙竅通靈慧」,虔誠念佛能開啟覺悟的竅門,令人通達靈妙不可思議的智慧。道家以「開竅」為通達,佛家以「覺悟」為見性。

「念偈今留與汝參」,呂祖說這首偈送給你去思維參究念佛的功德。相傳石天基得此詩偈後,對念佛利益深信不疑,從此更加精進,臨終時頗有瑞相。

我們從這首詩得到了一個啟示:扶乩亦是一種不可思議的善法。近代高僧印光大師說:「不可排斥此法;亦不可附贊。」為何不可附贊?須知扶乩之事,有不少是靈鬼假冒仙界神聖的,其所說佛法全屬臆測杜撰。若加以附贊,恐招致壞亂佛法,貽誤眾生的罪愆。為何不可排斥?須知不少乩文所示,往往是宣揚因果報應,警惡懲奸,勸人改過向善的文字,對世道人心有莫大裨益。若加以排斥,則有阻人向善的過失。

這首從宋朝流傳至今的呂純陽乩詩,聲韻排偶頗近古體七言律詩,讀來琅琅上口,且禪意盎然,亦能契合淨土法門的宗旨。所以不少佛堂蓮友,都以它為座右銘。

 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