欲除煩惱須無我 (上)

Teachings

朋友,您可曾聽過佛家講「五蘊無我」?

這句話含有高深的哲理。吾人往往執着自「我」為實有,從自私心中產生貪、瞋、痴的煩惱、人我是非、怨憎相會的痛若。當您體悟五蘊的身心世界皆是「緣生無性,當體即空」的時候,就能漸入「無我」觀,解脫人生痛苦與煩惱的纒縛。

五蘊(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)是構成「我」的五種要素。「我」是物質與精神聚集的和合體。所謂物質,就是色蘊:地、水、火、風假合之身體;所謂精神,就是其他四蘊:受、想、行、識組成之心識。

「五蘊」的蘊字,是積聚的意思。積聚了些什麼呢?積聚了五種令人遮蔽「真心」的障礙。人為何有煩惱?為何起惑造業,受無量劫生死輪迴之苦呢?這是因為各人的「五蘊」,覆蓋了自己的「真心」。佛經說「照見五蘊皆空」,是教人觀想「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」等五蘊為「無我」,因為「我」是緣起而有,其性本空(註一)的。

色蘊無我

凡有形體,佔有空間,能互相質礙者,皆稱為「色」。一切物質,例如人的身體、山河大地、花鳥蟲魚、屋宇房舍等均屬「色」的範圍。廣義的色,為物質存在的總稱;狹義的色,則專指人的身體與其六根(眼耳鼻舌身意)所取着的外境。

一切物質都是「因緣所生法」,無自生永存性,是短暫無常的,故稱為「空」。譬喻身體是依賴「四大」和合而成的假相,並無實體:毛髮爪齒、皮肉筋骨、髓腦垢色,是堅性的「地大」;唾涕膿血、津液涎沫、痰淚精氣、大小便溺,是濕性的「水大」;體溫熱度,是暖性的「火大」;動轉呼吸,是動性的「風大」。人之所以能夠生存,就是因為這四大和諧運作。如果身體四大不調,此人就會漸趨死亡。

當四大分散之時,人的身體即歸於散滅。此時,身在何處?「我」在何處呢?《圓覺經》說:「四大各離,今此妄身當在何處?即知此身畢竟無體,和合為相,實同幻化」。

再進一步說:並非身歿後「四大」分散才是空,即使未死之時,四大假合的身體,莫不當體即空。以此推想,世間萬物,都祇是四大和合而成的假相,並無實體,遇緣即起變化,是短暫無常的,故說「四大皆空」。

一般人因為不瞭解「四大皆空」的道理,往往在生活上產生很多痛苦的感受,例如看見滄海桑田的變化,目睹親友的離別,即感到憂傷;或者執着「我」為實體,產生我貪、我愛、我慢、我瞋、我痴;又或者為了尋求短暫的官感刺激,沉迷於聲色犬馬,為了名利、財富、權勢,不擇手段,造作種種惡業。

佛陀告訴我們「四大皆空」的真理,目的就是要我們知道物質世界的虛幻不實,短暫無常,從而反觀自照,在心靈內開啟無盡的智慧寶藏,於精神上尋求永恆的自在解脫。

受蘊無我

「受」是領納之意;是六根: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領納外境六塵: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而生起感受的作用。受可分兩種:身受和心受。

一、「身受」是我們的五根: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對外境: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所產生的感覺。這些感覺分為苦受、樂受和不苦不樂受。感受逆境叫苦受;感受順境為樂受;感受非順非逆境為不苦不樂受。通常樂受令人產生貪心,苦受令人產生瞋心,而不苦不樂受令人產生癡心。

二、「心受」是「意識」對外境所生起的情緒。「意識」領略順境所生者為「喜受」,領略逆境所生者為「憂受」。苦樂二受的感覺較弱,而憂喜二受之感覺較強。總言之,凡身心的一切感受都可稱為「受蘊」。

當順境、逆境、非順非逆境來臨之時,如果修行者不執着相應而起的樂事、苦事、不苦不樂事,任運處之泰然,則不會生起煩惱心。不少人因貪著五欲:財、色、名、食、睡而潦倒一生,亦有不小人因執着瞋心而謾罵、毆鬥,甚至殺害。

在現實生活中,蒙昧事理,執持偏見,延禍別人的個案甚多。「執着」能令暴躁者變得更衝動,憂鬱者更消沉,懦弱者更頹喪。根據佛經說:因執着自己的感受而生起的煩惱,最普遍有二十種:忿、恨、覆、惱、嫉、慳、誑、諂、害、憍、無慚、無愧、掉舉、惛沉、不信、懈怠、放逸、失念、散亂及不正知。凡夫是因為執着這些煩惱而造出殺、盜、淫、妄語、綺語、惡口、兩舌等罪業,因罪業的垢纏而輪迴生死。

我們應如何消除這些執着呢?當逆境現前時,如事業失敗、工作逆意、家庭吵鬧、朋友反目等,必須立刻將感受放下,不要執着它,先冷靜下來,所謂「心地清淨方為道,退步原來是向前」。這樣並非消極懦弱,而是積極地熄滅當下熾然的執着心,令它回復到自己本具的智慧上。

禪門有諺語:「制心一處,無事不辦」,祗要能制止執着心,然後再運用般若智去分析逆境,觀一切事物是由因緣聚合而生,因緣分散而滅,無獨立永恆的自性,其性本空。如此,則可漸漸體驗「無我」觀了。

 

註一  「緣起」是宇宙萬有的因果法則,一切萬物皆因緣聚而生,緣散而滅,所以是「空無自性」的。空的簡義是:一、無永恆性;二、無獨存性;三、無實體性。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