略述孔雀法之歷史源流

Teachings

前言

《佛母大孔雀明王經》出自大正新修大藏經第十九册NO.982,為唐朝三藏法師不空所譯,屬於密部,與《仁王經》、《護國界主經》並列為佛教護國息災三大經典。

在唐朝義淨法師譯的《佛說大孔雀王咒經》序中云:「佛母大孔雀明王經者牟尼大仙之靈言也,總持真句悲救要門,綰悉地之玄宗,息波瀾之苦海,二十八部之神眾誓護於斯經………. 」 說明此經在當時眾經中之地位是相當重要的。

讀誦孔雀明王經咒,大抵為去除病毒、消災解難,因為經中明言有此功能德用。宜蘭孔雀山開成禪寺開山方丈見如長老表示,此經特別適合末法時期的眾生持誦,可消除身心毒、環境毒、疫症等病毒。自今年肺炎疫情以來,觀音寺法師在觀成大和尚帶領下,為祈求消除瘟疫,眾生離苦得樂,每週定期舉辦兩天《佛母大孔雀明王經》法會。在此期間,未學整理了一些源自見如長老的學習資料,撰寫孔雀法的歷史源流,若有不週之處,還望各位大德不吝指正。

孔雀法在印度盛行甚早

《大唐西域記》卷三云:「珊尼羅闍川北石崖邊,有窣堵波。病者至求,多蒙除瘥。如來在昔為孔雀王,與其群而至此,熱渴所逼,求水不獲,孔雀王以嘴啄崖,涌泉流注。今遂為池,飲沐愈疾。石上猶有孔雀趾迹。」

又據《世界佛學名著譯叢》記載:玄奘法師至印度之時,《大孔雀經》為七世紀習誦之文,當戒日王未即位前,聞其父死,奔赴王宫,遇諸傳教師舉行儀式,有誦大孔雀經文多,則當時此經之風行可知。

流入中國及翻譯

根據《佛教史年表》及《世界佛學名著譯叢》記載:西域王子Po Srimitra捨位出家,於晋永嘉(公元307)年間來中國,住健康(南京) 建初寺,於東晋永昌元年譯《孔雀王神咒經》,317-322年間譯有三夲,尚存《釋藏》、《高麗藏》、《元藏》、《明藏》中。

《釋藏》中亦有一《孔雀經》,據云為鳩摩羅什所譯。

至516年,扶南(今高棉) 三藏法師僧伽婆羅至中國,譯《佛說孔雀王咒經》,譯筆既劣,間有錯誤。

至705年,義淨法師又譯《佛說大孔雀咒王經》。淨本雖自稱譯其全文,遂不免有省譯或意譯之事。

其後三藏法師不空亦有新譯本,名《佛母大孔雀明王經》。此本與其謂譯原文,實為校正淨本,時至今天,廣為應用。

不空大師於天寶五年(746) 住淨影寺,適天乾旱,帝敕於內道場修《孔雀法》,祈雨三天果驗。帝賜號:智藏,並賜紫袈裟等。此後唐朝皇室甚為重視此經,廣為修法,不讓流落民間。

此後流行至日本

自空海大師強調《孔雀明王經》之護國德性以來,即為日本真言宗所重視的經典。尤其《廣譯流》以之為無雙大秘法,為鎮護國家的大法之一。

查日本歷史紀載:

公元908年夏,遇天久旱,聖寶尊師率三十二僧眾,於神泉苑修孔雀法祈雨。

927年十月,日僧觀宿於承香殿,修孔雀法以禳怪物。

960年五月,日僧寬空於仁壽殿修孔雀法以息災。

其後多用以為祈雨息災而修此法。其中最著名者,為小野的仁海法師,屢修此法而皆驗。至十一世紀,孔雀法擴及現世利益,以祈福、消除天災、除疾延命等功效而盛行。

臺灣宏揚此法

緣起乃由賢頓老和尚拈出。有苗栗慈光寺慧寬比丘尼,身患重疾幾危,幸遇佛母孔雀明王大法,讀誦再三,不久旋癒。見如法師聞之,向賢老請法後,依之修持,宿年胃疾也癒,信之篤誠,志宏此法,以拯眾生苦厄。

1984年臺灣北部年餘乾旱,見如法師發心四十九天修孔雀法祈雨,閱六日旱象解除。爾後屢修此法,深感本經現感現應,殊勝異常,發願戮力弘揚,利益娑婆世界更多苦難眾生。

由於此經漢語誦本已在中國失傳,經中古字甚多,咒語多而長,讀誦艱難,見如法師遂發願重新排版校對,并採用長短音的讀法,把經中引、合音分别改用符號。其間得莊錫慶教授發心將咒文用國語、日文、羅馬分别注音,以利讀誦。前後經歷十餘年,才有初期的「開成版」 誦本問世流通。

面向國際

見如老法師弘揚孔雀法三十餘年,歷盡艱辛勞苦。晚年得到日本高野山,真言宗中院流的融永阿闍梨,及著名的悉曇梵文林光明教授,兩位相助為孔雀法之顧問。

於2010年正式完成孔雀明王經重新编校的艱巨工程,並標示出以國際拼音讀誦梵文的課誦夲。開成寺僧眾重新錄製了音質清晰的唱誦光碟。

随後禮請高正中製片與何志揚導演,將見如老和尚這一生,如何把失傳千年的孔雀密法再度重興,及孔雀經大意拍攝成電影《第七種色彩》 ;並把經文唱誦CD配上字幕,製作成影音光碟,至今己確立了孔雀法的國際定位。

結語

《佛母大孔雀明王經》的發展源流,見証了中國佛教史上,東來弘法的西域、天竺僧人,從異國長途跋涉,翻山越嶺來到中國傳教,亦有不少漢僧西行求法,他們都冒着生命危險,在漫長的旅途中,嘗盡艱難險阻之苦,成為傳播中國佛教的先驅者。

歷代高僧們留給我們的漢文佛典,正是世界上最豐富的宗教哲學文獻與智慧寶藏啊!誠如恩師觀成上人所言:「每一部佛教經典的東來,都有其可歌可泣的故事。佛教徒手捧這些得之不易的經典時,怎能不心生恭敬,心存感恩呢?」

願與各位共勉之!

 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