潘宗光博士专访

Teachings

潘宗光博士曾任香港理工大学校长十八年、立法会议员、全国政协委员。 二零零九年退休后,热心慈善事务,致力弘扬佛教并专修净土法门。 这次专访我们请他回顾人生的重大转变,分享学佛修行的个人心得。

 

潘校长您如何以科学家的身份走进佛门,成为一位认真修行的佛教徒?

香港是一个很特别的地方,所谓的名校都以天主教和基督教主导。 我自小在基督教学校读书接受基督教教义,从中知道耶教的义理很好,但就一直没有接受洗礼。

结婚跟随太太成为天主教徒,每周与家人返教堂,但是缘分往往好奇妙,虽然明白圣经的道理很好,可惜一直不契心。

就在当理工大学校长的第二年,某天晚上出于好奇心,聴了陈家宝医生的佛学讲座。 听完后很震撼,发现原来佛教与自己一直想象的完全不同,于是就产生了兴趣。 我曾去台湾佛光山参观,并参加短期出家法会,回港后,继续看有关佛教书籍,发现非常契心,就越来越喜欢佛教。 后来亲自去河北柏林禅寺找净慧法师皈依,所以整个历程都是一种缘分。

您在任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期间成立智度会、佛学会等组织,弘扬佛法。 在这里请简单介绍一下。

自九十年代初我开始信佛,这消息在社会上有很大回响,看见很多知识分子都希望接触佛教,于是在2000年与好友成立「智度会」,主要对象是知识分子和专业人士,作为他们学佛的交流平台。 因为智度会不是一个道场,所以希望会员在机缘成熟时,可以去找自已的师父。 现时香港很多有影响力的佛教徒是从智度会扩展出去的,很多佛友互相认识也是透过智度会结缘。 所以智度会可以说是香港第一个这类的接引平台。

听闻潘校长退休后有新的弘法利生目标,请讲一下您的最新动向。

退休后,我主要将自己的时间分为四部分,第一,给自己多点学佛及修行的时间;第二,从事做一些慈善事业,例如我在2005年初成立「精进慈善基金」,主要是帮助内地农村的贫困学生入 读读大学,第三,从事讲经弘法的工作,主要对象是国内年青人,特别是大学生,在香港每逢周日在观音讲堂主持讲经念佛共修;第四,履行以前答应的几家上市公司做独立非执行董事和顾问的工作。 至于香港理工大学的所有事务,以及其他政府的公职就完全不参与了。

校长学佛修行这么多年,近年致力弘扬净土法门,是何因缘?

我皈依后,希望透过禅修打坐来增强自己的修行境界。 直至在七年前有一次在打坐时,心中突然自问:「我这样打坐下去,送经及做善事,能够在此生摆脱轮回吗? 」当时心中有个很明确的答案:「不可以。 」

<<无量寿经>>很清楚指出,只要修行人深心相信,诚心发愿,只要念十句阿弥陀佛名号,阿弥陀佛必会指引念佛人往生到净土,这是阿弥陀佛对我们的最大承诺。  <<阿弥陀经>>更指出,只要我们诚心做好「信、愿、念佛」,我们当下已往生净土,不用等到临终。 即是说,虽然我们的阳寿未尽,肉身还未坏死,还在世间生活,但精神上已往生净土,在净土已做好登记工作。 净土亦有一朵属于自己的莲花,随着自己在世间的念佛及善业行为,莲花的增长会有所不同。 临终时,佛与菩萨会拿着自己的莲花接引我们的神色,往生极乐净土。 既然我们已是「净土人」,念佛不是求临终往生净土,而是以已往生的心态,念佛报佛恩。 既然我们是净土人了,就要承担净土人的责任。 净土人要修净业三福,即「世福」孝顺父母及修十善业、「戒福」守戒及「行福」发菩萨心,自度度他。 这样修行一定得佛力的加持,我们的命运一定转好,生活一定幸福快乐,也可以帮到更多人。

阿弥陀佛的净土这么好,正如本师释迦牟尼佛说,可惜在末法时代信的人很少!

您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念佛的技巧吗?

不同法师有不同的念佛方法。 有些重视念佛的数量,每天要念多少千万声佛号。 当然多念佛号会加强自己的专注力。 我是倾向于念佛的质素。 要闭目专心诚意念出每一句佛号,清清楚楚听到自己的念佛声(就算默念,心亦听到)。 即是眼、耳、口、意(即心)都专注于佛号。 将自己的一切烦恼及性命完全交给佛,心得到安宁自在。

请问您个人修行的最大感受?

我们现在是属于末法时代,我们的善根和福德因缘都不具足,大家的共业太重,单靠自己的能力是很难得道的。 如果想要摆脱轮回,就要摆脱很多的魔障,单靠我们自己的能力修行是不足够的,所以需要靠念佛,借助他力帮助,而阿弥陀佛的大悲助力是最有效、最可靠、最容易修的,所以佛陀亦说,在末法时代念佛最坚固。

一个人的精力和时间有限,我现在一门深入,专修净土法门,亦有很好的感应。

大家都认同,学佛修行应该从年轻开始。 让年轻一辈从佛法中得益,您有什么建议?

对年轻人宣扬佛教的思想,相信不宜太深的大道理和过于引经据典,因为这样会令他们难以理解而抗拒。 我们需要用非常浅显的人生道理,让他们明白接受。 现在最急需帮助的是浮沉在社会、未知方向的年轻人。 如果能够让这些年轻人接触佛理,就要将佛教人间化,不宜用太多佛教的字眼,而是将佛教理论和内容重新包装,用现代的语言、现代的例子,先让年轻人接受,到适当的时候才跟他们讲简单的经论。 如果一开始讲《心经》、《金刚经》,这对他们意义不大。

我利用精进基金这个平台,有机会和年轻的大学生多接触,跟他们讲一些人生道理和品徳问题。 谈论的范围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,包括儒、释、道思想,透过讲儒、释、道的品德修养,有缘的话,再多谈及一些佛教方面的知识。

有时候也会举办一些讲座,以提高生活智慧;有时候会探讨生老病死的问题;又有时候会讲一些面对逆境的心态。 我就是以不同的题材,与大学生分享佛法。

对在家修行的佛教徒,校长有什么忠告?

在家修行的确有太多的诱惑,犯戒的机会也多。 科技的进步,无疑让我们享受科研的成果,但也不断在推动我们的贪、嗔、痴。 大家的共业太大,尤其男女的诱惑最难抗拒,所以在家人要修行是相当不容易。

一般人是会怕死,但未必相信轮回,佛教徒信因果、轮回,因为怕轮回之苦,所以肯修行,尽量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。 而单靠自己的能力和定力去修行是很难的,所以需要一些有共同信念的同修和善知识相聚修行,力度会加大。

校长是一位成功人士,拥有美满家庭,太太近年也跟您一起皈依,成为菩提伴侣,是令人欣羡的榜样。 请分享您这方面的心得。

我认为在人生每个阶段,都应扮演好应有的角色。 人之所以痛苦,就是因为喜欢比较:肤色、靓丑、身型、财富等等都是痛苦的根源。 人生苦短,面对未来的人生路,享人间福报并非人生最终极的追求。 你看我现在已超过七十岁了,要善用余下的时间好好修行,务求临终能往生净土,摆脱轮回。

我明白并非人人有如此想法,但人生确实无常。 退休后完全卸下包袱,做自己想做的事。 除了自己修心,就是多帮一些人信佛,修净土法门,希望大家一齐往生极乐世界。

 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