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天有一居士来观音寺请我开示(注一)。
她向我倾诉家中最近的苦况:父亲向母亲提出离婚,要结束貌合神离的夫妻生活;家中有四弟妹:二妹与三弟痛恨父亲,她与四妹痛恨母亲,而二妹与四妹不和,终日吵嘴,她与三弟亦常有争拗……每天各人回家犹如住客返旅馆一样,各不相干,互不沟通,随时准备离开,整个二十多年的家庭快要破碎了。她感非常烦恼,一片愁云惨雾,人生变得毫无意义。幸亏有一班好朋友时常帮助她,开解她,使她对人生尚觉有些温暖。
她噙着满眶泪水问我:「法师,我不明白,为什么家人会互相怨恨、憎恶,一点亲情都没有?」
亲眷怨憎涉及三世
我说:「居士,您先不要悲哀…,静心听我说。
世间一切事情,其结果不是无因而生的,都是由种种因缘(原因和关系)和合而起的。这家庭的烦恼是「怨憎会」苦啊!是涉及三世的:过去世、现在世、未来世,佛经名之为「三世怨对」。
从「现在世」的层面来说:所谓「冰冻三尺,非一日之寒」,府上现在的情况,是由于累积了不少人事的矛盾和冲突,例如各人的性格、习惯、教育、工作压力、家庭经济、居住环境等问题…这些我都无从知晓,所以对这方面不能具体地帮您分析问题的症结,祇能根据佛经所说的,为您作概括的解释。」
「啊,原来这事与过去世有关的?」居士愕然而问。
我继续说:「从「过去世」的层面来看:父子、夫妻、兄弟、姊妹、姑姨、叔伯等六亲眷属,大家都是因为前生种下未了的因缘,而今世继续相处在一起的。换句话说,宿世大家也曾认识,亦可能共同生活过,彼此结下了不少怨恼对恨。古谚有云:「无缘不作夫妻,不是善缘便是恶缘;无债不成父子,不是讨债便是还债,兄弟姊妹等,亦复如是。」所以古德劝导我们要慎于造因,要修持善业,遮除恶缘,以期共结善因。
「那么,亲人住在一起都是恶缘吗?为什么有些家庭能和洽共处?」
「不一定都是恶缘,亦可能是善缘啊!《印光法师文钞》说:「亲人不外乎因四种原因而今生相处一起:(一) 报恩;(二) 报怨;(三)还债;(四) 讨债。」以父母与子女的因缘关系举例来说:如果子女是因为「报恩」而来的,他们会孝顺父母,以报荅亲恩;或者努力学业和事业,光宗耀祖,令父母引以为荣。相反来讲,如果子女是因为「报怨」而来,他们会行为悖逆,不听劝教,时常令父母担忧焦虑。如果子女是「还债」而来的,他们会供给父母资财享用,但是未必会孝顺;相反,如果是要「讨债」而来的,那么今生就会花费父母的金钱作为补偿,于是挥霍无度,严重者可能令父母倾家荡产。」
居士愤懑地问:「大家既然有亲缘,共同相处,就应该互助互爱,为什么要斤斤计较,还债讨债的?」
怨起于亲缘与共住
我说:「这亲戚眷属间的「怨憎会」苦,远因追溯于前生的业缘,近因则由于「亲缘」与「共住」的关系啊!《慈悲梁皇宝忏》说:「一切六亲眷属,皆是我等三世怨根。一切怨对,皆从亲起。若无有亲,亦无有怨。若能离亲,即是离怨……。」
男女在恋爱期间,山盟海誓,相敬如宾,彼此性格上的缺点,都各自隐藏,一旦成亲之后,共同相处,则以本来的面目相向,倘若大家都不能忍让,就会累积怨对了。
试想:如两人同住,彼此发生拗争,即种下怨根,若再相亲相近,则怨根渐长而怨结愈深。如果能分处异居,不相会面,日久事迁,就不再起怨恨了。不少争执,是由于彼此太亲暱,互相触恼而引起的。
古德云:「爱不重不生娑婆(注二)。」人是因为有情爱的牵缠,所以轮廻生死。情爱并非专指男女之间的爱欲,它包括了父母子女、兄弟姊妹、姑姨叔伯之间的亲情。为什么怨从亲起呢?举例说:子女年幼时顺从父母的教导,或对或不对,尚无怨恨;及至年长,或偶然做错事,为父母者爱之情切,或劝谕,或呵责,但为子女者往往反责父母多管闲事,由是心生憎恶。我们都是具缚凡夫,虽至亲至戚,各有脾气习性,倘若缺乏忍让力,就很容易生起贪瞋痴等烦恼。」
居士问:「我不懂,亲情应该是善的,是爱的表现,怎会变成坏事呢?」
我说:「亲情如水,「水能载舟,也能覆舟」!亲情处理得适当,则不失为一种励志向上的动力,犹如冬阳化冰,普润大地,可以奋发人性的真善美;但是,如果处理不当,譬如纵容、溺爱,自私、猜疑、嫉妒、愚孝等行为,则不但会使亲人产生烦恼痛苦,甚至会因怨生恨,弄至家破人亡!
互相责望
《慈悲梁皇宝忏》说:「亲戚眷属,极生责望,或父母责望于子,或子责望父母。兄弟姊妹,一切皆然,更相责望…小不适意,便生瞋怒。若有财宝,亲戚竞求…又得者愈以为少,愈得愈为不足,百求百得,不以为恩,一不称心,便增忿憾。」
所谓「责望」,即是彼此的要求与期望。这「责望」有物质上的,如要求更多的资财、产业;有感情上的,如期望全情的关怀、敬爱。六亲眷属,各有天伦所暗赋的责任:如夫妻要有相敬之情;兄弟要有互助之义;父母要有教育之责;子女要有尽孝之德。这责任是一种无形的承诺,引起有了彼此的责望。但是,在现实生活中,这些承诺都未必能一一体现,就算体现了,也未必令对方满意啊!因为,无论物质或亲情,「得者愈以为少,愈得愈为不足」,所以,大多数家中的怨憎烦恼,都是由互相责望而起的。」
这时居士又问:「现在面对家中这种人事苦况,我感到既无奈又无助。我应该怎样去解决呢?」
先改变自己
「苦在世间是很多的:人有生老病死苦,自然界有水火风灾苦,家庭有眷属别离、怨憎会苦,社会有欺凌压迫、刀兵战乱苦。这许多苦我们都要接受它的挑战,经得起它的磨炼,还要超越它,要把苦看作修道的「增上缘」(注三)。
若要改善自己与家人的关系,首先要检讨、改变自己,不要先责望亲人。人与人相处难免会产生利害关系,彼此之间亦难免会发生误会。如果大家斤斤计较,甚至于老是喜欢算旧帐,时常记恨在心,好的事情不记得,坏的就记了一大堆,那彼此又怎能和睦相处呢!古谚有云「敬人者,人恒敬之」。自己先要尊敬家人,不算旧帐,忍让包容,这就是眷属和敬相处的必备条件。
一个幸福的家庭,不是建立在物质与利益上的。不管贫富,大家要有感恩与珍惜的美德。所谓感恩与珍惜,是对生活上的一粥一饭,家人的共聚无缺,要有当思得来不易的心情。我们对自己所拥有的一切,往往不大珍惜,当失去时,才懂得它们的重要。
对于前生所种下的怨因,我们要以「随缘消旧业,再不作新殃」的心态去化解它。佛经教导我们要以「怨亲平等」的心态去处理这种苦况:对于旧恨,心感无怨,要作乐意去「还债」或「报恩」想」;对于新怨,忍让包容,即是以「慈悲」为本。在家中怎样行「慈悲」法呢?「慈」,是慈爱家人,并给与安乐,「悲」是患难与共,且关怀其苦。
《增一阿含经》说:「诸佛世尊,成大慈悲,以大悲为力,弘益众生。慈悲有不可思议的功德,人人若能以慈悲相待,则一切众生皆得安乐。」
居士点头表示赞同:「法师,我明白了。这家庭的「怨憎会」苦,其实是三世的因果关系。因为前世种下亲缘的怨因,所以今生又来共住,感受苦果。如果今生大家继续生怨,死后又带怨到来生,是一个因果循环的业报……。」
「您说得对,所以冤家宜解不宜结,否则互相怨恨,愈结愈深啊!」
这时居士若有所悟,眉眼间露出愉悦的神采,微笑着说:「法师,您这一番话,我听了很受用。我可否带家人到此与法师会面,请法师开示他们呢!」
「他们会接受您的提意吗?」
「为了我的家人,我会尽力,降低自己的成见与自尊,请求他们来观音寺听法师开示……法师,您刚才不是说过:若要改善自己与家人的关系,首先要改变自己,不要先责望别人吗?」居士说话时的诚意与欢颜,令我心中感到一阵喜悦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(注一:「开示」,原指《法华经》方便品敍述佛出世的本怀,是欲令众生开悟如来
的知见,显示如来的知见。现「开示」一词,已成为佛门的惯用语,泛指
出家人向信众讲说概括性,较浅易、普遍的佛法,非正式演讲经论。)
(注三:「娑婆」,梵语Saha的音译,是忍苦的意思。「娑婆」是「娑婆世界」的简
称,指我们现住的世界,有很多痛苦,众生习以为常的忍受着而不自知。)
(注三:「增上缘」,指一切有为法生起或结果的间接原因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