犯戒现报
根据《报应记实》的记载,于金朝年间,有一位法号含辉的和尚,年约四十余岁,在浙江临海观音寺挂单,平日除了随众参加五堂功课之外,亦担任寺中僧职,作务不辞劳苦,颇得方丈和尚的器重。
有一天,含辉经过一家狗肉店,这位平日严持戒律的和尚,竟然禁不住香肉的引诱,垂涎欲滴起来。他偷偷地溜进店内一隅,吃了一碟狗肉。当含辉回到寺院疗房的时候,突觉全身发热,而且还长了十多个大毒疮,痛入心脾;而最奇怪的是,他越是想遮蔽毒疮不让别人看到,痛楚就越发厉害、仿佛冥冥中要他将毒疮显露于人前,以儆效尤一样。
《地藏菩萨本愿经观众生业缘品第三》记载:「若有众生伪作沙门,心非沙门,破用常住,欺诳白衣,违背戒律,种种造恶,如是等辈,当堕无间地狱,千万亿劫,求出无期。」破了戒的含辉,不但要承受毒疮的痛楚,而且每当他想起这段经文时,心内对未来的果报产生了恐惧,终日怔悚不安。这时他才知道,原来违犯了戒律后,那种愁憒忧怖的心绪,比身体的痛楚更难忍受。
含辉遍访名医仍然束手无策。他自觉这是前世的冤孽作祟,使自己糊里糊涂地犯了食肉戒,于是每日忍痛长跪在佛前,虔诵《金刚经》以求忏悔。
有一晚,含辉在梦中看到十多个没有头的士兵,从血淋淋的脖颈内发声斥问他:「你还记得我们吗?」含辉惊恐地回答:「不记得。」这班无头的士兵又说:「你前生曾经做过金朝的带兵统领,我们十八人都是你的部下。你命令我们守住山头的关口,其中有两个士兵不守军纪,下山遇到一个少妇独行,将她强暴轮奸了。受害的少妇告状,你大发瞋恚,还未将事件的真相调查清楚,就将我们共同守山的二十个士兵全部以军法处以斩刑。那两个犯法的士兵固然罪有应得,但是我们其余十八人是清白无辜的,却被你冤枉处死。
「这个冤仇不能不报。我们已经跟了你好几十年,因为你今世出了家,是个守戒律的和尚,朝夕有护法神保护你,所以对你不敢侵犯,可是你吃了狗肉,已经破了戒,再无护法神保护你,我们就可以乘机侵入你的体内为毒疮,要令你受尽痛苦的折磨而死。你现在诵《金刚经》求解冤,使我们沾赐诵经功德,姑且饶你三年,将来再来向你索命。」
第二天,含辉的毒疮霍然痊愈,痛楚尽消。大家都认为这是他虔诚诵经及忏悔的功德。含辉因为平日忙于寺内的经忏佛事,而且对噩梦一事亦半信半疑,所以再没有继续虔诚持诵《金刚经》及忏悔,以求解脱冤业。三年之后,含辉和尚果然因毒疮复发而死了。
因果报应,真是丝毫不爽的。
积善补相
唐朝宰相裴度为人贤德仁厚,奉佛虔诚。因为他曾亲自督战平定淮西,为朝廷立了大功,所以受封为公侯,权位极高;但是他却没有半点骄横之气,还不断地培福积德。
根据《历史感应统记》,裴度少年的时候贫困潦倒。高僧一行禅师曾经给他看相,说他「目光浮露,纵纹入口,须防饿死,要广行善事以补厄运」。后来裴度皈依三宝,笃信佛法,并且发愿要积极行善。虽然他家贫无力以资财济世,但经常以自己的学识及正确的知见去布施别人,例如提倡公众义学,自建私塾教育贫童,劝勉纨夸子弟改恶向善。凡有被冤枉或受欺凌者,必代为奔走衙门,伸张正义,排难解纷。裴度于数年间孜孜不倦地广积了很多善事,乡镇内很多人对他的德行都啧啧称赞。
后来,裴度再与一行禅师相遇,禅师惊叹地说:「阁下阴騭特盛,日后必贵极人臣!」裴度听后便立即笑道:「从前法师说我面相不好,须防饿死,今日相遇,你竟说我将会显贵。此话怎解?」禅师说:「七尺之身,不如一尺之面,一尺之面,不如三寸之鼻,三寸之鼻,又不如一点之心。看你的面相,须防饿死,看你的心,还当极贵!」
禅师的意思是说:如果要看相,观察人的七尺之躯,不如细看一个人的面相,因为全身最重要者莫过于人的面部。人的六根,即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,都在头部,所以相七尺之身,不如相一尺之面。而因为鼻处于面的中心,又是生命呼吸的出入处,所以面部最重要的是在于鼻。但是这三寸之鼻又不如一点心重要。因为万法唯心,《起信论》云:「心生则种种法生,心灭则种种法灭。」
华严经云:「心如工画师,能画诸世间,五蕴悉从生,无法而不造……。若人欲了知,三世一切佛,应观法界性,一切唯心造。」众生的心识是迷悟的根源,所以一切善恶业,都是因心逐境而生的。业既有善恶,所以相亦有优劣。修心可以消业,业消而相自改,再培植德行,自可增长福慧。
华严经云:「心如工画师,能画诸世间,五蕴悉从生,无法而不造……。若人欲了知,三世一切佛,应观法界性,一切唯心造。」众生的心识是迷悟的根源,所以一切善恶业,都是因心逐境而生的。业既有善恶,所以相亦有优劣。修心可以消业,业消而相自改,再培植德行,自可增长福慧。
裴度听了禅师的解说便问道:「话虽如此,但看相当然是看面相,哪有看心相的?心相怎么看呢?」一行禅师微笑地说:「欲知天上意,须向云中求。要明心裏事,须辨眼中神。看你的眼神,就能知道你心中的事。加上听你说话,便知道你心地仁厚,气度宽宏,而且你能够时常帮助别人,广积阴德。现在看你的目光澄注,紫气贯晴,流露出一片祥和慈悲的神采,所以贫僧知道你将来一定会富贵长寿的。」
裴度后来果然出将入相,被封为晋国公。后世人有首诗纪录这件事情:
「面相不如心相好,为人须要积阴德。
假饶方寸难积相,饿殍焉能享万钱?」
「方寸」者,心也。古谚云:「修心补相」,只要心地善良,广积阴德,利益别人,面相必会改善的。否则,为什么本来注定死为饿殍的裴度,后来又会变为大富大贵呢?
由此可知,只要积德行善,气质一定会净化,相貌也会越来越庄严,因为相随心转,人的命运虽然由自己的业力所定,但亦有转变改善的可能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