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足亲情

Teachings

弟弟以德报怨

释迦牟尼佛在世时,在印度波罗奈国有一农夫,妻子早已去世,祇有两个儿子。 一家三口仅靠几亩薄田种菜维生,但生活倒也过得很愉快。 后来农夫得了重病,在弥留之际,叮嘱两儿子说:「弟弟祇有十岁,年纪尚幼,你当哥哥的,要好好地爱护他,力尽兄长的责任! 将来弟弟长大成人,你要分些田地给他耕种,大家互相照顾啊! 」

第二天,农夫离开了苦恼的人间,兄弟两人感到十分哀伤。

翌年,哥哥结了婚,却娶了一个不懂慈爱的女人。 她嫉妒丈夫厚待弟弟,渐渐嫌恶小叔子,对他的一举一动,总是挑毛剔刺的,没有一样看得顺眼。 她经常对丈夫说:「你太宠爱弟弟了,应该让他学习独立啊! 不如让他到外面生活去。 你现在不赶走他,将来长大了,要分了你的一半田地,那就麻烦了! 」但是,哥哥是一个颇重情义的人;况且,老父在临命终时的咐嘱,言犹在耳,所以他不愿意接受妻子的提议。

可是,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,哥哥跟一个没有人情味的妻子朝夕相伴,时常听她搬弄是非,又怎会不变坏呢! 后来,哥哥也嫌恶弟弟了。

有一天,哥哥受到妻子的唆摆,竟然丧失了理智,将弟弟带到离家甚远的「尸林」中(注一),乘他不觉,强行把他捆绑在粗大的树干上:「为了你,我常常跟嫂嫂吵架;你在家中是一个负累。 现在我留你在这里,让你独自反省,为什么你带给我们那么多的烦恼! 明天我再来带你回家。 」

论力气,弟弟敌不过既强蛮又愤怒的兄长,祇有惊惶地苦苦哀求:「哥哥啊! 求你不要舍弃我在这恐怖的森林内,虎狼猛兽会吞噬我的。 念在父亲的份上,请你饶恕我,带我回家吧! 」这时,哥哥的内心很矛盾:一方面知道自己的做法太狠毒;另一方面,想到妻子日夕的啰嗦,必须赶走弟弟才能解决家中的烦恼。 结果,他的理智被愚昧蒙蔽了,不顾弟弟悲惨的哀求,悻悻然独自走出「尸林」。

这时,在遥远的王舍城内,释迦牟尼佛正在禅定之中。 这幕长兄虐待幼弟的行为,在佛眼中展现开来。 佛陀听到这弟弟可怜的叫喊声,于是从眉间放出慈光保护他,并且即时现身对他说:「可怜的孩子! 你不必惊慌,我是来救你的。 」

弟弟抬头,看到庄严慈祥的佛陀站在面前,向他微笑,于是就问:「你是谁? 」

佛陀回答:「我是佛陀。 」

弟弟说:「原来你是慈悲的佛陀,我愿意像你一样做佛陀,去救助那些受苦的人。 」这时,捆绑弟弟的绳索自动脱落。 他诚心向佛陀顶礼皈依,并要求剃度出家。 释迦牟尼佛就带他回到王舍城。 从此,弟弟在佛陀的僧团中修学佛法,过了几年,就证得「阿罗汉果」了(注二)。

弟弟证道之后,心中经常想念哥哥,于是就请示佛陀说:「世尊,哥哥虽然曾经陷害我,但我却因此而得到佛陀的化渡。 我今天的成就,是哥哥帮助的。 我想去渡化他,以报答佛陀的恩德,请佛陀允许? 」

佛陀微笑着说:「回家吧,比丘,你哥嫂两人将会被你的仁爱与宽恕所感化! 」

得到佛陀允许之后,弟弟就用「神通」飞回家中。 嫂嫂见到弟弟出现,惊慌失色,赶快跑回房间内躲起来。 她想弟弟被害不死,一定是回来报仇的。 哥哥则畏缩一旁,不知所措。 弟弟就说:「哥哥、嫂嫂,你们不必躲避。 我是回来感谢你们的。 因为哥哥带我去尸林,我才有机会见到佛陀,得以出家修行,证得阿罗汉果,了脱生死苦恼。 我希望你们能够修学佛法,早日离苦得乐。 世间的财物,甚至生命,都是短暂无常的,拼命去追求得来的,始终会有一天要舍弃。 不如及早放下一切欲念贪求,努力修行佛法,可以永断生死,至涅槃乐的。 」

弟弟的开示,使哥嫂两人从恶梦中惊醒,尤其是弟弟不计前仇的宽宏大量,使他们大感惭愧。 于是毅然发心学道,将家内一切安排好之后,就跟随弟弟到竹林精舍,皈依佛陀,出家修行了!

哥哥感化牛弟

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,王舍城有两兄弟,父母早亡,遗留下丰厚的家产。 兄弟两人的志向截然各异:哥哥好道义,弟弟爱家财。 好道义的哥哥仰慕佛法,行善布施,所以家财日渐减少;而爱财的弟弟趣向营商,长袖善舞,所以家财与日俱增。

有一天,爱财的弟弟教训哥哥说:「我们不幸父母早亡;他们遗留下的财产,我们应该要善于运用,竭力增添,以慰父母在天之灵。 你现在一天到晚,将自己的钱财布施出去,整日和一班僧人钻研佛经,不事生产。 这样,你的家业会一天比一天贫困,将来会被人耻笑的! 」

好道义的哥哥说:「弟弟,你认为发扬父母的产业,就是对父母尽孝;但我的见解就是要供养三宝,广行善事,将功德回向父母,使他们魂神离苦得乐,渐渐得证永恒的解脱,这样才是真实的孝道啊! 况且,这样以钱财弘扬佛法,普利大众,总比私自享用更有意义啊! 」

两兄弟道不合不相为谋,于是分道扬镳,各自发展,谁也管不了谁。 几年间,弟弟在名利场上独占鳌头,结果家财万贯,富甲一方。 但是他一天到晚为了事业,忙得头昏脑胀,对人生解脱之道漠不关心;有时为了营商顺利,甚至不择手段,使尽千方百计去达到目的。 与此同时,哥哥则专心慕道,后来皈依佛陀,并剃度出家,日夜精进修禅,过了几年,竟证得阿罗汉果(注二),超脱生死轮回之苦。 弟弟听了这个消息,不但不为他高兴,反而更加恼怒,因为他认为哥哥求道是避世消极。

所谓:「一旦无常到,方知梦里人;万般带不去,唯有业随身。 」(注三)弟弟五十多岁就去世了。 他在生时因为贪欲过盛,作了不少恶业,在商场上损害很多人。 结果死后,堕落畜道,投生为牛。 这只牛被商人买去驮盐,每日长途跋涉地在山坡间负重往来,还经常被鞭打,惨不忍睹。

哥哥时常忆念弟弟,证得阿罗汉后,施展神通力,以道眼找寻弟弟往生何处。 有一天,他觉得感化弟弟的机缘已到,于是出现在在盐道的山坡上。 投生为牛的弟弟恰好负盐路过,哥哥一望而知这牛是弟弟转生的,于是便对牛说:「弟弟,你一生劳苦所赚回来的钱财,如今在哪裹呢? 你一分都用不到啊! 你素来说佛法不能够增益财产,所以不肯修持,以为只有钱财才是至宝。 如今佛法使我解脱轮回之苦,灭尽烦恼,证悟圣果;而你却因贪欲而堕为牛身,你应该忏悔啊! 」

哥哥讲完之后,运用神通力,使牛身的弟弟认识本来面目。 这牛虽然心中领悟,但口不能言,只是哀号流泪,知道过去自己为了祈求名利,不择手段去增益财产是错误的;如今堕为牛身,懊悔不已。

哥哥将牛买下来,安置在佛寺中饲养,并替它皈依三宝。 后来,牛死后生到忉利天(注四)为天人。

 

注释

注一:按照当时印度贫穷人的习俗,人死后的尸体,倘若无钱殓葬或火化,会被弃在尸林中,任由鸟兽啄食。

注二:阿罗汉果是小乘佛法的最高果位。 阿罗汉是断尽见思惑等一切烦恼的圣人。 他四智圆融无碍,常住安乐,并已超脱三界六度轮回,不再受生死之苦。

注三:「无常」是死亡的意思。 全句意译为:「当凡夫面临死亡的时候,才知道人生如梦。 他死后一切都不能带走,唯有自己所作的善业、恶业会跟着他的神识,投生六道之中。 」

注四:于佛教之宇宙观中,忉利天位于欲界六天之第二天。 此天具足种种妙宝,有殊胜之楼阁,台观、园林、浴池、阶道等。 天人寿命达一千岁,所享福乐,比人间殊胜万倍。 详情请参阅《长阿含经》卷二十忉利天品。

 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