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常这一课|第一章:前言

Teachings

自从出家后,参与服务病患及临终关怀的机会多了,感觉非常有意义。2024年开始,我每周有两天与义工们一同前往医院,从事关怀病人的服务。这段时间以来,所接触的每一位病人和家属,都让我深切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人性的温度。当中经历不少个案,颇令人感触。

一般人认为,义工做服务是向他人送出关怀,使接受者得益,这种思维是合乎情理的。然而,我们是否曾想过,在这过程中,自己同样得到更多的收获?那份来自生命深处的感动与启发,是书本上无法传达的,那种「付出中得着」的体验,是一种滋养心灵的无形财富。

每当我在病者耳畔低语安慰时,他们的接受态度各有不同,这是可以理解的,因为每一个人都有不一样的人生经历与价值观,所带来的反应与感受也各不相同。他们当中,有人虚弱地倾诉着对生活的无奈,有人长期忍受病痛而崩溃痛哭,有人深深感恩亲人的陪伴,也有人难掩对命运的不满与遗憾。有些病人对生命充满不舍,也有些则安然接受即将到来的结束。偶尔,也能见到康复者的喜悦与家属的感恩之泪,这些画面令人动容。

一张病榻,承载着痛苦、希望、等待、回忆、告别,或康复的万千故事,那是人生最真实的缩影。每一次在病房中聆听病者的心声、情感、故事,总会触动在场每一位人士的心弦。那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共鸣,在不经意间拉近彼此的距离,留下了深刻而珍贵的回忆。

当不可抗拒的无常来临时,人的生命何其脆弱?当我们低下身子,倾听那每一个低语、每一个寂静的凝视,我们会发现:原来在生命将息之际,人与人之间所传递的关怀、理解、释怀与陪伴,是如此动人心弦。那是一道无声却温暖的光,照亮彼此内心深处,天涯此时,让我们更珍惜这份珍贵的缘分。

病患者的经历、临终者最后的生命历程,带给我们深刻的人生体悟,也印证了佛教所宣扬「无常、苦、空」的真理。在漫长的宇宙时空中,人确实是极其渺小的,而我们的生命,也不过是沧海一粟。人生匆匆数十载,转眼即逝。正因为体悟到生命的无常,才更能提醒我们放下执着,把握当下,活出意义。

家师观成上人鼓励我将这些令人感触的服务个案记录下来,把自身的感受与体悟与大家分享。稍后,我将陆续叙述一些真实故事,当中的人物皆使用代名,希望借着他们的经历与展现的心路历程,为您的人生带来更多启思。

发表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