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续佛慧命,令正法久住,亦为了慈悲度众,让苦海众生有机会从迷入悟,诸山长老每年都不辞劳苦,开设三坛大戒,迄今,已为无数来自世界各地的出家众传授上品清净戒行。二零一六年光德寺三坛大戒即将揭幕,趁这佛教界大事因缘,本寺专访羯摩和尚本静长老,以了解长老弘法的大愿和历程。长老更畅谈他对佛陀所制戒律应如何在现代社会中持守的问题。
问: 首先,感恩长老在百忙中接受我们访问,长老一生为佛教贡献良多,可否谈谈这些年来的弘法事业?
本静长老: 我于1966年出家,1967年受戒,有感台东清觉寺位处清幽的山上,有助佛子一心不乱地唸佛,因此于1969年构思,1972年开始在该寺创办精进佛七。在最初三年,每年由农历二月到十一月每月一次佛七,只有正月和十二月休息。我们的佛七只有专心用功,由煮云老和尚为主七,没有消灾超度。首先是八关齌戒,每天九枝香共修念佛,其他时间都礼佛,每天八百拜,共修时不能随便休息。
开始时,出家与在家的都一起参加。1973年,加开儿童班的精进佛七,1974年才成立出家班和大专同学班。1984年至1985年,我在台东的监狱为受刑人举办三次的佛七,这在台湾是个创举。在1987年至1988年间,精进佛七就开始减少,增加青少年佛七班,而东南亚,包括马来西亚和泰国都有组团来参加,都能感受到佛七的功德。
1985开始,经净心长老引领,参加传戒的工作。在最近二十多年,一直参加传戒和教育工作。光德寺在1993年开始传戒,在光德寺净觉佛学院重建初期,佛子要到台北去上学。1994年到光德寺上课,由我负责训导的工作。
问: 长老与净心长老多年来携手同办传戒,僧伽教育,请长老谈谈与净心长老这段同愿同力,合作无间的珍贵因缘?
本静长老: 我在1985年开始参加传戒工作, 和校长合作无间。无论出家戒或在家戒的传戒都有参加。
净心长老悲心愿力,成就令人赞叹,值得人们学习。 他的成就是全方位的,从讲经方面,在电台弘法超过五十年,电视台弘法也有四十年左右,从无间断。除传戒外,也肩负慈善救济的工作。在泰北投入很多,从办光复中学,到盖房子,修建教师及学生宿舍、综合大楼、 礼堂等。泰北很多建设都是以他的法号来命名的,作为感恩他的帮助,例如,净心水坝、净心村(有几十幢房子) 、净心佛堂、净心路。他更创办净觉社会福利基金会,经营幼儿院、老人养护中心等。一直到现在,只要有甚么学校团体有困难,他都会帮忙。
在佛教会数十年,从高雄佛教会到台湾省佛教会到中国佛教会理事长,他最难得的事,是其他长老没有办法做到的,也就是政府的法令。关于宗教的法令,1929年,在中国颁布寺庙管理条例,十三条管理条例, 一直到后来都没有办法修改。国民政府彻退到台湾以后,中央政府或者省政府发布了很多行政命令, 有些行政命令对佛教、道教的约束压制管理比较多。所以,净心长老一直设法要争取把那些法令废除,尤其是那些在宪政上不合法的、不合理的行政法令,或是那些对寺院伤害很大的。为了整个佛教着想,长老在这方面花了几十年的时间。
以长老的声望和地位, 如果要为自己本身来发展的话,光德寺早就应该规模宏大,绝对不是现在的模样。可是,他全心全意为了维护佛教,保护寺院,所以他一直以佛教会理事长的身份向政府争取很多有利的法令,供献很大,对佛教的利益很长远。
他完全是为了保护佛教的存亡而出发,只要有机会,只要有人脉,他都会设法争取。 举例,光德寺每年都有教师佛学营,有时会邀请监察院院长陈履安居士作演讲嘉宾。长老就准备了有关资料, 一直请他想办法,把那些违法的、不合理的行政命令废除。 在陈履安居士的帮忙下,长老和内政部的沟通非常良好,一直到后来,在内政部政府有关佛教的法令,他们第一个请教的对象就是长老。
一直到现在,长老都是内政部咨政委员会的委员。有关佛教法令的制定办法,都会咨询长老。他们都知道在所有长老中,只有净心长老对法令最熟悉。不单是佛教法令, 就是建筑法令、土地法令, 他都很了解。很多寺院用地的问题,例如,早期的寺院在山林建筑,也没有伸请,有些建在政府土地、国有财产用地,后来就变成是违法的。所以,长老都想办法去保謢这些寺院。
再举一例,过去国外来台湾学习、唸佛学院的出家人,每半年必须出国一次。后来在李登辉当总统的时候,长老就请当时的内政部长黄昆辉先生修改这法例,令很多佛学院的学生可以受益。 长老认为这些佛子来台湾读书,没有那么多钱每半年出去一次, 于是就希望能让他们唸到毕业才回去。听说这事情很多部门都反对,认为不能随便开放,但黄部长说这是净心长老委托的,吁请要尽量想办法,结果那法例修订通过了。
问: 长老们每年传授的戒场,越来越多不同国家族裔戒子参加。您们是如何教授这些不同语言文化的戒子?
本静长老:有越来越多不同国家的戒子来参加三坛大戒,我们一方面要准备他们容易阅读的课本和英文戒本,也要安排翻译,在讲课的时候提供即时传译。也会考虑他们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,准备了面包、乳酪等等,希望他们能适应,专心求法。去年有三十多名来自十三个不同国家的戒子,所以,增加一些他们习惯的点心。
西方的戒子很多是先学习藏传,汉传佛教在西方的传播还是不足够。藏传女出家众没有传授比丘尼戒,南传也没有。南传佛教的长老在私底下不会反对她们授戒, 但在公开场合还是不承认比丘尼的身分,我认为这方面应该是需要有突破的。
长老邀请达赖喇嘛来台湾访问,还准备了很多资料,希望可以和他探讨比丘尼这传承。达赖喇嘛本身是倾向开放的,但跟随他来台的几位长老还是比较保守, 坚持不能随便开放。其实,在律藏里有不只十种得戒的方式,所以,就不一定要二部僧授, 白四羯摩和指定的程序。
举例, 有女众要出家, 授了本法戒, 但她要求授比丘尼戒, 就要二部僧授, 可是有存心不良的人想半路上把她抢走。于是,十位长老尼求见佛陀,佛陀开示说为了她的安全,要僧部的戒师把戒法传给尼部十师。然后,交代他们回去传授给她。律藏里,佛陀制戒, 然后开放的例子很多。其实, 又要接受女众弟子出家, 但又不传授比丘尼戒,是一个矛盾。
问: 长老可否简略开示戒与律的属性和关系? 佛陀在二千多年前制戒, 随着时代环境不同, 现在应怎样持守, 才不犯戒?
本静长老: 其实,在现代社会环境应如何理解,才不至犯戒? 戒是自律性的, 要符合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的,要符合普世价值,每一个人都要遵守,不管是否佛教徒,那是人人都要遵守的,杀盗淫妄酒, 那是不能随便更修改的。但律则不一样,它是他律性的,是僧团的戒律,因为僧团良莠不齐,需要有规范。这是应该可以随着不同地区的民情风俗、气候、特色去改变的。
佛陀时代的律藏是很清楚的,但很多戒律师后来又会开放。因为那规范僧团生活上的细节 – 衣食住。如在现代,还要加上一个行, 过去只有走路,所以,没有规范行。当时有些规范是因为害怕部分弟子的行为会引起社会人士的批评,怕会影响僧团的声誉,也不让别人造业,所以,要约束自己,但时代不同,环境不同时,佛陀又作开放。律是可以调整改变的,因时、因地因人而改变。 我们常常都把戒律合在一起,但实际上那是应该分别来看待的。
在五分律上,佛陀也说明,如果是他制定的,在那个地方或时间不适用的,就可开放。如果不是他制定的,但在那个地方的民情风俗一定要遵守的,就要遵守。这是很活泼,而不是死板的。
例如,在以前的生活环境, 出家人是托钵的,出门可以不带钱, 可是到了现代, 不带钱是不行的。不畜金银钱寳这戒律,最先是为沙弥而设的,因为他们年纪小,不知道钱的意义,可是后来佛陀又开示,有那几位沙弥可以带钱,可以接受金钱供养。因为他们拿到钱, 不会去乱花,而是去帮助有需要的人,他们知道用钱的意义和方法。
自律性的戒是不能改的,但他律性的律是可以随着时空性的因缘、不同的人和事而修改,尤其是比丘和比丘尼戒之后的讥嫌戒。
后记:
羯磨和尚威严而慈悲,我们非常感恩他的淳淳教诲,如沐春风。访谈期间,戒场派人通知长老要开会,我们的访问只好到此结束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