禅趣

Teachings

禅肇源于印度而盛传于中国。 它的历史演变过程,起初是依如来所说的经教而修的,所以最早期称为「如来禅」(或曰依教修心禅),后来达摩禅师东来,才发展成为独立的禅宗,称为「祖师禅」。

「祖师禅」并非依经教而修的,所以说「不立文字,教外别传,直指人心,见性成佛」。 话虽如此,不用文字去言诠,又怎能弘扬禅法呢? 所以祖师们遗留了不少语录,遂发展成为禅门浩瀚的文献,其中有关「公案」和「参话头」的颇多,现试摘这两项与慇勤的读者们分享:

(一)禅门公案

「公案」两个字,本来的意义是唐朝官府判决是非的案例。 禅宗将历代高僧的言行记录下来,作为禅者之指示,久而久之成为座右铭。 禅门认为这些记录可启发思惟,而且尊严不可侵犯,犹如官府的判决,故亦简称之为「公案」。

这种风气倡始于唐代,到宋代大盛。 禅门「公案」大约有一千七百几则,但通用的不过五百几则而已。 这些公案都记录在禅宗典籍内,例如《碧岩录》、《无门关》、《从容录》、《正法眼藏》、《景德传灯录》、《指月录》、和《五灯会元》等。

禅宗有参话头的法则,但话头不就是公案。 「话头」是从「公案」中拈提出来的某一句话或一个字,作为参究的对象。 以唐朝赵州从諗禅师的「赵州狗子」公案为例,《无门关》第一则云:

赵州和尚因僧问:「狗子还有佛性也无? 」

州云:「无! 」

无门曰:「参禅须透祖师关,妙悟要穷心路绝……,如何是祖师关,只一个无字,乃宗门一关也。 」

这「无」字是「话头」,而「赵州狗子」整个言行记录是「公案」。

佛经不是说众生皆有佛性吗? 为何赵州禅师说狗子无佛性呢? 这岂不是自相矛盾吗? 其实禅师藉公案之「非逻辑性」来截断学人一般偏执的思路和意识逻辑的推理,从而引发他们的疑情,启迪内心的「实相般若」。

公案的内容多姿多采,涉及的范围有开悟的、神通的、言语机锋的、动作机锋的、行持的、祖师杜撰的,种类繁多,现试举两则以供参考:

「未曾说一字」公案

释迦牟尼佛在入灭之前,文殊菩萨请世尊把握最后一刻,为众生再说法一次。 世尊说:「文殊! 我在世间教化四十九年,一个字都无讲过,你要我再说法一次,我曾经有说过法吗? 我不但一个字也没讲过,亦从来无说过法。 」这个公案,时人提名为「未曾说一字」。

佛陀说法四十九年,谈经三百余会,为什么说「未曾说一字」呢? 《金刚经》云:「如来所说法,皆不可取,不可说,非法,非非法。 」佛陀所说法是究竟觉。 经云:「离微细念故,照见心性,名究竟觉。 」既然究竟觉连微细的概念思惟都没有,怎样去言诠呢? 众生本具的佛性是离言说相的,了无「能说」和「所说」的分别,所以是「不可说」的。 觉者说法时是离一切相的,所以「未曾说一字」。

「丹霞烧佛」公案

当丹霞禅师住在慧林寺的时候,天寒地冻,他做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。 他将木佛拿来烧火取暖,众僧人指责他大逆不道。 丹霞说:「你们搞错了,我不是对佛像不敬,而是想烧出舍利子来供养! 」大众就说:「木头怎可以烧出舍利子? 」丹霞说:「既然你们知道佛像不过是一块木头,为什么我拿来烧火取暧,你们说我大逆不道呢? 」

须知执着佛像的木头形相是崇拜偶像,迷昧了佛法的道理。 学佛者如果在事相上去寻觅真理,是愈寻愈执着的。

有人来问佛教,如果用言语文字去解释,就成为自己的知见,当下成为法执。 如果不用言语文字就无所显示,所以「公案」成为了禅门方便的参究和研讨的工具。 禅宗不在文字上的有或无去分别,总之于一切处无心,无论吃茶食饭,运水担柴,迎宾接客,一切皆是参禅者的用功处。

(二)参话头

禅门临济宗宗杲禅师提出一种参禅方法,不必默照,亦不必参究「禅门公案」,只要将某公案内某句关键性的「话头」提出来,时时参究,努力不懈,紧参不放,假以时日,就能够开悟,这就是「参话头」。

最常见的话头有:「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? 」、「狗子有没有佛性? 」、「念佛是谁? 」、「万法归一,一归何处? 」、「庭前柏树子」、「无」等。

现代杨州高旻寺临济宗的禅和子,每日禅坐都参话头。 他们的话头是「念佛是谁? 」高旻寺禅堂门口有一副对联:「一枝静香总持无量法门,万缘放下深参念佛是谁。 」这「念佛是谁」是怎样去参呢?

虚云老和尚在《禅七开示录》说:「我们参念佛是谁,就是要参这『谁』字……。 譬如我在这里念佛,忽有一人问曰:’某甲! 念佛的是谁啊? 』我答曰:『念佛是我呀!』 又曰:’念佛是你,你是口念? 还是心念? 若是口念,你睡着时何以不念? 若是心念,你死了为何不念? 』我们就是对这一问有疑,要在这疑的地方去追究它,看这话到底由那里而来,微微细细去反照,去审察。 这也就是反闻自性……,妄想来了,由它来,我总不理会它,妄想自然会息,我总以觉照力钉着这句话头……,那就有把握了! 」

参话头并不是文字上的推敲,亦不是理性逻辑上的思量,是要行者起疑情。 所谓大疑大悟,不疑不悟。 当你不断地去参究,妄念会愈来愈少,到后来只有一句话头存在。 当话头的疑情尽消时,就是悟处。

选择参那个话头,要契合参者的根机。 宋朝高峰禅师喜欢参赵州禅师的「无」字,但参了很多年都无结果。 后来改参”万法归一,一归何处? 」他的注意力非常集中,忽略了睡眠,不分昼夜,行住坐卧,整个生命中都充满着这个「一归何处」的疑情。 后来经过三塔(僧人埋骨的地方),偶然抬头,见到一位和尚的自画像,上面有题词,其中一段说:「百年三万六千朝,返复原来是此汉! 」这时他突然间疑情尽脱,豁然开悟。

慇勤的读者们! 无论你修习佛教的哪一宗,都是与禅有关的。 禅无处不在,无物不是,因为它是心法。 《真心直说》云:「心者,人人之本源,诸佛之觉性,一切万法尽在一心之内,八万四千法门从此而出。 」大家不妨抽空学习禅法,不但能令你深入佛智,而且会增益生活的真趣!

 

 

 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