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时五观

Teachings

古语说:「见微知著」,意指从事物所表露的细微征象,就可以窥测其实质的优劣。同样地,观察人的「食相」,也可以略知其品德与戒行的修养程度。

大家不妨在公共场所细心观察众生的「食相」:有些人手不拿碗,低着头挥动筷子往咀里拨;有些人手虽捧著碗筷,双肘却懒洋洋地挓靠着桌面;有些人嚼食发声,笑谈杂话;有些人狼吞虎咽,态度放逸;有些人嫌弃粗食,肆意浪费..……。当然,其中亦有仪表得体,举止大方者,但为数极少。

佛经说一切言语行为都是从心念而生的,所以学佛者无论行住坐卧、动静闲忙,都要心存正念,连进食时也不能例外。这样才能束身摄心,契合佛法。佛门颇为着重「过堂」的规距。所谓「过堂」,即是僧众齐集斋堂进食,又称「上堂」或「赴堂」。出家人受斋时,不但要尊守庄严肃穆的仪规,还要心内存有五种观想,称为「食时五观」。

虽然,在家学佛者无此观想的必要,但若能以这五观为食时的座右铭,更能收敛欲念,净化自己的修持。

《禅苑清规卷一赴粥饭》云:「候闻遍槌,合掌揖食,次作五观。」当召集大众的遍槌击过后,大众合掌齐诵供养斋仪。继而维那师举腔:「佛制比丘,食存五观,散心杂话,信施难消,大众听磬声,各正念。」,随即叩磬,以作警策。这时大众合掌以「阿弥陀佛」一声附和,方可进食,且一面食,一面作五种观想:

 

(一)计功多少,量彼来处

(二)忖己德行,全缺应供

(三)防心离过,贪等为宗

(四)正事良药,为疗形枯

(五)为成道业,应受此食

 

「计功多少,量彼来处」

古德说:「一粥一饭,当思来处不易。」行者面对着饭菜,要思量这些食物来处不易,是经过很多人的努力而成就的:先由农夫种植,再经商人贩卖,施主供养,火头僧烹煮,所以进食时要存念感恩及惜福之心。佛门有句谚语:「佛观一粒米,大如须弥山,若人不了道,披毛戴角还须。」须知一粒米是集合多种因缘而成的,其功德大如须弥山,除了要感恩惜福外,还要努力修行,宏法利生,否则难以报答佛恩及施主的供养,来生恐将作牛马来偿还啊!

 

「忖己德行,全缺应供」

进食之时,要反省自己平日的行为是否合乎道德戒行,修持是否受得起别人的供养?如果具备勤修戒、定、慧三学以自利,化渡众生以利人之德行,就可以承受供养,否则受之有愧。

 

「防心离过,贪等为宗」

修行人进食时必须慎防心内生起三种过失:执著美食起贪心、厌恶粗食起瞋心、浪费食物起痴心。饮食时如生起上述贪、瞋、痴三种心,有损道业,应警惕防范。而且,饮食不能过量,以免导致多睡眠、多疾病、多淫念、多懈怠、多执世间享乐等五种罪过。

 

「正事良药,为疗形枯」

修行人视饮食如服药一样,是为了疗养身体,并非贪求食物的滋味,因为身体需要食物的滋养才能够修行,道业才能够有所成就;所以不要在食物上起分别心,要求最高品质,必须知足常乐。

 

「为成道业,应受此食」

凡夫执著「我相」,对自身总是费尽心思去保养爱护它;但对修行人来说,进食袛是为了滋养四大假合的色身,藉「假」修「真」,使自己能精进学佛,了脱生死而已。

 

 

僧众进食时要作以上五种观想,所以斋堂又名「五观堂」。

五观堂内所挂的对联,通常是「五观若存金易化,三心未了水难消。」意思是说:「凡人于此进食时,必须存有此五种观想,并依之修行。若能如是者,就算珍贵如金一样的斋供也可受用。倘若食时心不在焉,执著美味起贪心、排斥恶味起瞋心,不知「能食」与「所食」本性俱空而起痴心。这样生起了贪瞋痴三心,就算低廉如水的供养也不能消化啊!」

我们的身体每天新陈代谢,一切活动皆要消耗能量。如果没有充份的饮食营养,生命就会枯竭,那又怎可以修行办道呢?惟在接受饮食之时,不可用贪取心、分别心、轻慢心来进食,计较食物的优劣,分别滋味的美恶;应该以惜福心、感恩心、精进心、平等心、惭愧心、忍耐心来接受供养。如果每次进食都能够以此五观自省,并依之修行,才可以享用十方的供养。

 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