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 观成法师马来西亚弘法之旅

Teachings

作者 善如法师

师父完成了香港站的弘法之后,又风尘仆仆带领弟子们一起前往马来西亚,继续在东南亚第二站的弘法之旅,今次主要去两个城市:槟城和巴生举行佛学讲座。

槟城,又称乔治市(George Town),拥有丰富而独特的历史底蕴。作为英国殖民时期重要的贸易港,槟城成为多元文化的大熔炉;百年间,华人、印度人和马来人等各族裔在此共生共荣。

我们到达的第二天,就受到洪福寺的主持,文建法师的邀请,参观寺庙及交流佛法。洪福寺位于马来西亚槟城,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佛教寺院,该寺最初名为“Wat Sawan Arun”,建于1914年。二战爆发时,因住寺僧众返回泰国,寺院一度荒废。随后,土地捐献人陈西祥将寺院交由华人僧侣接管,并更名为“洪福寺”。

文建法师领众法师和义工们接驾,住持因为精通英语,也会观看师父在YouTube上的开示,闲谈之间,也提到师父其中一个弘法答问环节:”Now, who wants to go to heaven? “Everyone raises their hands but one”.”Don’t you want to go to heaven?” “Now I can’t, my mom asks me go to home after this”.大家也听到津津有味。

11月1日,讲座前一天,师父到三慧讲堂,很认真地检查电脑及其他音响设备,以期达到最佳效果,务求让在场听众能在舒适的环境中聆听佛法。师父的认真,确实令到我们作为徒弟都觉得自愧不如,这份认真正正就是我们需要在师父身上应该要学的态度。

11月2日,正式开始讲座前,师父先向在场人士讲述了一段他和竺摩长老的往事,之后师父就用『如何福慧双修? 』来开始了这晚的讲座。福是从六度波罗蜜中的布施、持戒、忍辱中修。而『慧』呢?就要从『闻、思、修』里发掘,所谓的『闻所成慧、思所成慧、修所成慧』,师父更打趣说这里为什么叫『三慧讲堂』。

师父在两晚的讲座中,分享了如何透过念佛,在一念之间,转化自己的心境。念佛的力量背后,来自于『自力』和『他力』,所以通过念佛的专注,我们学习放下执着,透过佛力的转化,培养我们的正念。这正是将净土中的念佛与唯识所讲的『识』揉合一起。在止观方面的『观』,师父引用四禅八定,将『寻、伺、轻安、喜、心一境性等概念,利用很多例子,让大家有更深入的理解。而关于『止』方面,师父就教我们明白所谓『所缘境』,希望我们降伏妄想、执着,进而达至去到观的境界。

在这次讲座中,大家在师父引领下,不知不觉中,明白到『唯识、止观和净土』这三者中的微妙关系。很多信众在离开的时候,都带着欢喜的笑容,大家都是法喜充满的。

完成槟城这一站的弘法,师父又马不停蹄,带领弟子去到另外一个城市——巴生。对很多香港人来说,巴生市或者都不是太熟悉。巴生市(马来语:Klang;或吧生),是马来西亚雪兰莪州西部的一个城市,隶属于巴生皇城市政厅。巴生距离吉隆坡市中心约32公里,邻近吉隆坡,这是一个比较大的城市。这次,师父于11月8日至10日在巴生龙华寺举行了一系列的讲座,吸引了许多闻法而来的信众。其中不乏在YouTube上已经听了师父很多年佛法的熟悉面孔。当他们知道师父今次普照巴生市时,大家都非常雀跃,很多人都慕名而来,希望亲眼目睹师父的慈容。所以在讲座前一个半小时已经到场,希望可以坐前一点,接触到师父。

两晚的讲座题目是『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』。师父在讲座内容中,主要讲到『如何做到念佛三昧』,即所谓『一心不乱,能念所念相泯。心不离佛,佛不离心,心佛一如』。这看似是很难理解的文句。师父用了非常贴切的例子,让在场许多人对『心佛一如』有更深刻的理解和体悟。而四种的念佛方法,包括: 一、持名念佛,二、观像念佛,三、观想念佛,四、实相念佛等,师父也用了很多不同例子让在场人士有新的理解。最后透过『都摄六根、净念相继』,学习如何圆融地念佛,大家都听到津津有味,受益匪浅。

由于大家反应热烈,在徇众要求之下,师父特别再为巴生的信众,临时加开了一场讲座 ——『往生论概要』。虽说是临时安排,也在星期日早上,仍座无虚席。师父引用念佛五念门,一、礼拜门、二、赞叹门、三、作愿门、四、观察门、五、回向门,加上三心(淳、一、续) 及三要(信、愿、行)。看似很简单的念佛法门,大家有更深入的认识。离开的时候,都笑容满面,大家都赞叹,能够短短两个晚上和一个星期日早上的时间获益良多,祈愿师父在不久的将来,再亲临巴生开示,共沾法喜。马来西亚弘法之旅也在此圆满了。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