禅是什么? 从本体来说:禅什么都不是,但什么也都是。
倘若将禅视为一种思想,则有违它的原义,因为禅是要解脱思想上的束缚,怎会另立思想体系呢? 须知凡是「有」的,不管是物质或精神,都不是禅的本体,所以禅是「无」的。
但是,说禅为无也不对。 禅虽然不是思想,却创造出无限的思想领域。 它无始以来,从未离开过众生的见、闻、觉、知心性,而且无处不在,无时不是,所以禅是「有」的。
其实,说「有」说「无」都是戏论,因为禅是超越形相、言语、文字、概念的。 但是,不假借言语文字,又怎能解释禅义呢?
禅是「禅那」(梵语:Dhyana)的简称,意思是静虑,即是在静定中观察思虑,以止息妄心,启发真实的智慧。 禅亦是《定》与《慧》的通称,源自一切众生的本觉真性,亦名为佛性、诸法实相、常住真心、真如等。 觉悟称为「慧」;修行叫做「定」。 定慧双修名为禅。
从广义来说:修禅即是修心,所以无论你学习那一宗派 — 净土宗、密宗、天台宗、唯识宗、华严宗等 — 都是与禅息息相关的。 试问佛教中那一法门不是修心的? 一个真实的修行者,无论行、住、坐、卧、语、默、动、静,都离不开禅。 永嘉大师在《证道歌》说:「行亦禅,坐亦禅,语默动静体安然。 」
从狭义来说:禅宗可以分为「如来禅」与「祖师禅」两种。 「如来禅」以佛陀所说的经教为圭臬,为文字所诠,故又名「教内禅」;「祖师禅」是不依教内经论,即所谓「教外别传」,不立文字,由师父直指弟子,以心印心,而使见性成佛,故又名「教外禅」。
自古以来,禅法的名称颇多:「如来禅」又名「依教修心禅」,包括安般禅、五门禅、念佛禅等;「祖师禅」又名「悟心成佛禅」,包括达摩门下的临济宗、曹洞宗、云门宗、法眼宗、沩仰宗等。
一般人缺乏禅宗的基本知识,以为凡静坐就是修禅,因此往往将气功、瑜伽、外道禅与佛教禅等量齐观,结果邪正混淆,真伪不分。 有不少研究禅的学者,喜欢从《景德传灯录》、《指月录》、《碧岩录》等文献去摸索禅的思想,以为祇要用逻辑思惟去分析其中的「话头」、「公案」,就能了解禅的本质。 这是对禅缺乏实践所产生的误解。 亦有不少人没有衡量自己的根机,一开始即学习「祖师禅」,于是不重经论,也不遵仪规,自以为祇要参透「话头」、「公案」,就能明心见性,顿悟成佛。
其实,习禅必须契合自己的智慧程度与生活环境。 须知祖师禅是接引上根利智的人,非普通根器者所能跂及。 其法超越次第,直悟「诸法未生时」,故称为「顿教」。 「如来禅」有经教为依据,有方法,有程序,从浅入深,故称为「渐教」。 现代人的智慧愈来愈浅薄,生活愈来愈忙碌,大多数都不是上根利智者,初学时不适宜修习顿悟的「祖师禅」,应先从渐进的「如来禅」开始。
「如来禅」的最大特色是将禅定层次化。 修禅的次第,从最初开始到阿罗汉无余涅槃的寂灭境界,粗略来讲,要经过十个禅修阶段:最初是欲界定,然后进入色界的初禅定、二禅定、三禅定、四禅定,再进入无色界的空无边处定,识无边处定、无所有处定、非想非非想处定;到最高层次超出三界,进入灭尽定为阿罗汉。 现依据《大毗婆娑论》、《摩诃止观》《坐禅三昧经》及《禅法要解》简略如下,以供各位参考:
(一)欲界定
什么是”欲界定”呢? 我们现时居住的世界,是三界(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)之中的欲界,有淫欲、饮食欲和睡眠欲。 在欲界的禅者能舍离这些欲念,不断修习,会得到欲界定。
当行者修得「欲界定」之后,身心泯然空寂,感觉安祥喜悦,身心俱在定中,时间空间一时荡然无存。 这时,根据天台宗《摩诃止观卷八》讲,禅者会有八触,即是八种感觉:
动触:坐禅时,忽然身起动摇现象;
痒触:坐禅时,忽觉身痒,如空无一物。 这种痒不是普通的搔痒,而是特别无扰乱性的痒感;
轻触:坐禅时,身轻如云如尘,有飞行之感;
重触:坐禅时,忽觉身重如大石,不能稍动;
冷触:坐禅时,忽觉身如水冷;
暖触:坐禅时,忽觉身如火热;
涩触:坐禅时,忽觉身涩如树木的皮;
滑触:坐禅时,忽觉身滑如牛乳。
「欲界定」又名为「未到定」。 「未到定」是「初禅定」的准备功夫,因未到「初禅定」,所以称为「未到定」。 为什么会有「八触」呢? 因为到了「未到定」的境界,即将会离开欲界的禅境,进入色界的「初禅定」。 须知色界定比欲界定清净得多。 当禅者从「欲界定」进入色界的「初禅定」时,身体的极微细胞发生变化 — 从欲界的极微细胞渐渐被净化为色界的极微细胞,所以产生「八触」。
「欲界定」不可以称为真正的禅定,所以不可以列入为「四禅八定」之中。
(二)初禅定
行者修证「初禅定」的时候,在观照上产生「寻」、「伺」两种作用。 「寻」即是用自己的思惟去寻觅诸法实相的本性。 这时,禅定的功夫祇规限在言语慨念的思惟内,例如:观一切法空,修五停心观等。 由这粗略的「寻」,再进入较精细的观照,叫做「伺」,意思是伺察,比「寻」更细密。
在初禅境界的人,因为已经脱离贪、瞋、痴、慢、疑等五盖,并且排除了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等五欲的牵缠,获得一心,产生难以形容的喜乐,故又称为「离生喜乐」(离开了欲界所产生的喜乐)。
这时,世间的利益、损失、名誉、毁谤、讥讽、赞颂、痛苦、欢乐等八法,都动不了行者的心;但是,他的禅定还有「寻」、「伺」的观照活动和意识的妄想分别。
(三)二禅定
渐次进入「二禅定」,行者已经断灭了「寻」和「伺」的思惟,内心比初禅者更为清净,所以称为「内等净」。 这时,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五识都清净,所以没有言语的障碍,祇有意识中的概念思惟,产生妄想分别,但已经能够令意识专注定境。 他的喜乐比初禅者更殊妙,所以二禅定亦称为「定生喜乐」(由禅定所产生的喜乐)。
但是,这时仍有意识的烦恼,扰乱定力。
(四)三禅定
再进入第三禅,行者的禅定可以舍取二禅时所感受的喜乐,心境安住于一种更殊胜的「行舍」境界。 「行舍」即是「非苦非乐」。 须知非苦非乐更胜于初禅的喜乐与二禅的妙乐。 这时,行者证入正念正知而产生「离喜妙乐」的境界(离开了初禅的喜乐与二禅的妙乐)。
若以沐浴为比喻:初禅与二禅的喜,如热极时以清凉水洗手洗面;三禅的乐,则如极热时,全身浸浴于清凉池中。 初禅有「寻伺」所以乐不遍身;二禅有「内等净」概念,所以乐亦不能遍身;三禅已除前障,所以乐能遍身。
(五)四禅定
在得到三禅定以后,又觉得尚未清净,遂生厌离想,因此更加精进不懈,渐次进入四禅。 须知三禅者尚有「行舍受」,即是「非苦非乐」受;但四禅者连「非苦非乐」的「行舍受」都已经断除了,所以称为是「舍念清净」(连清净的心念也舍离了)。
这时,意识已摒绝色界妄想,正念坚固,内心犹如明镜离垢,朗然遍照,又如净水无波,湛然寂静,为色界中最高禅境。
初禅,二禅,三禅属于「方便禅」,到了第四禅才是真实的禅,所以四禅又称为「真禅」。 在三界中,地狱道、畜道、人道与六欲天人居于欲界,因为他们有淫欲。 色界天人已消除淫欲,但尚有色身之累。 无色界天人连色身的负累都解除了,祇有细微的心识存在。
各位可知道自己的身体(佛教称为色身)是众苦之本吗? 凡夫执着色身为我,遂产生「我见」、「我爱」、「我慢」、「我痴」的烦恼。 其实,一切杀、盗、淫、妄、绮语、恶口、两舌等罪恶,都是为了色身而引起的。 禅者即使修到四禅定,出定后仍然有受、想、行、识所引起的轻微烦恼与老、死等痛苦。
但是,当行者进入无色界定便不再有色身之累了,因为他已经超越了色界(物质世界)的缠缚,灭除了一切对外境的感受,不需要观照外境而修,已经达到清净无染,虚空静寂的精神境界。
无色界有「空无边处定」、「识无边处定」、 「无所有处定」与 「非想非非想处定」。
(六)空无边处定
修得色界四禅定的行者,如再发奋精进,励意不息,渐渐就会证入「空无边处定」。 此定超越色界的四禅定,进入思惟「空间无限大」的精神世界。
这时,行者灭除了与眼识相应的色想、与耳、鼻、舌、身等四识相应的有对想,及所有不善想,乃至灭除障碍禅定的一切想,心中与空相应,清净明澈,无碍自在,如虚空一样无有边际,称为「空无边处定」。
(七)识无边处定
达到「空无边处定」以后,由于虚空无边,所以识心分散太广,于是舍弃向外的虚空观,转为向内的心识观,念念不舍,渐渐与识相应,超越前者「空无边处定」的空间观,进入思惟「时间无穷尽」的精神世界。
这时,行者超越了缘空的广遍想,心中仅有识存在,清净寂静,心识明利,称为「识无边处定」。
(八)无所有处定
行者渐渐发觉凡是可用意识思想的,都不是究竟的,于是舍离识与空内外二境,观想诸法空无所有。
这时,心内无所缘,诸想亦不起,顿觉安稳寂静,称为无所有处定。
(九)非想非非想处定
行者禅定渐增,遂舍弃一切可缘的意念。 这时,定心极静殊妙而无粗想,所以称为「非想」;但是还有细微想念,不是完全无想,所以称为「非非想」。
这是世间禅的最高层次,但行者于此尚未能脱离生死。 可见,这还不是究竟止息之处,尚要锲而不舍地努力再修,证「人空法空」,才能彻底去除心垢,达到大自在解脱。
(十)灭尽定
从「非想非非想定」再继续修下去,就会得到「灭尽定」,脱离三界的生死轮回,成为阿罗汉。
这种定境可以比喻为无余涅槃的寂静。 根据《宗镜录卷五十五》:「灭尽定为佛罗汉所证出世间之定,是出世功德,属无漏业,不会感受三界生死果报,已经灭尽第六意识,并能灭第七识末那识的染分」。
从小乘佛法来讲,证入「灭尽定」为阿罗汉,即是佛的境界。
佛门有「指月」典故:一愚人不知月为何物,遂问一智者。 刚巧皓月当空,于是智者竖起手指,向着月亮说:「月在这里! 」愚人望着智者的手指说:「我知道了! 原来手指就是月啊! 」愚人从此执指为月,乡里传为笑话。
各位,经论如手指,自性如明月。 千经万论都指向此月。 如果不习禅法,祇执着文字上的理论,即一直未曾见过月,虽读破三藏典籍,亦不过在指头上打交道而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