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无罣碍
心经云:“菩提萨埵,依般若波罗密多故,心无罣碍。”这句文字的意思说:“菩萨依照般若波罗密多(注一)这法门修行,就能达到心无罣碍的境界。”“罣”是“落网”义,譬喻掉进烦恼之网。“碍”是“阻滞”义,譬喻因执着而不得前进。
人心时常有罣碍,所以产生不安、忧虑、与恐惧。如果能“心无罣碍”,是多麽幸福的事啊!无门慧开禅师写有一首诗:
“春有百花秋有月,
夏有凉风冬有雪;
若无閒事挂心头,
便是人间好时节。”
倘若心中没有烦恼,悠閒自在,就是人间最好的时节。但人能没有烦恼吗?所谓“人无远虑,必有近忧”,凡夫生活于熙攘营役的物质社会,承受不少家庭、事业、工作和学业等压力,怎会没有烦恼呢?清茶淡饭的人,固然因生活拮据而受尽困扰,即使有了名誉、地位和财富的人,也同样脱离不了烦恼的缠绕。我们应怎样面对和处理烦恼呢?无门慧开禅师教人以“平常心”去降伏烦恼。
这平常心是平静的、理智的、随缘的和坚毅不屈的。
遇到逆境时,首先要冷静下来,不要被自己情绪的心魔所牵缠,变得忧悒不安或气忿难平。佛教著重自我反省,即是以理智去分析错误及找出解决的方法。所以出家众每年有“结夏安居”的自恣期,以检讨自己的戒行。居士有家庭负担,不便结夏,但必须有自省的习惯。所谓:“静坐常思己过”。自省总比怪责别人更有意义。千万不要怨天尤人,或者自咎自艾,使自己的情绪失控,以免损坏自己的健康及影响家人和朋友。
其实,一切不如意的事不是无因而起的,既种下了逆因,就必须勇于承受逆果。所谓:“随缘消旧业,再不作新殃”。从未有人能逃出因果的自然规律,但智者会从苦果中汲取教训、检讨错误,不再重蹈覆辙,然后整装待发,再向明日的目标迈进。
朋友,万事不过是因缘所生法,缘聚则生,缘散则灭,而且是变幻无常的。在漫长辽阔的时空内,人生不过电光一闪而已,何必执著一时的是非成败呢?
其实“平常心是道”这句话,最初是由唐朝马祖道一禅师提出来的。
马祖认为只需息除心中一切虚妄分别(即不污染心性)就是平常心。平常心是证悟者“心行处灭,言语道断”的境界,不再缠扰于世间二元对立的思惟中(例如是与非,憎与爱,美与丑等慨念),脱离了烦恼的束缚,超越了妄想分别心,趣向涅槃的境界。
“莫莫”禅堂
范仲淹是北宋初年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,曾经做过副宰相。他所作的《岳阳楼记》,充分体现他开阔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。其中有名句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,不仅受儒家正统的推重,更以其崇高的境界,成为历代志士仁人理想人格的目标。范仲淹在苏州做过府尹,曾经有一段为母亲超渡,而感应观世音菩萨下凡诵经的记录:
某年,范仲淹母亲去世刚过了三七,梦中见母亲对他说:“我在世时好食荤肉,做了不少杀业,现在被泰山冥府羁留,日夕受苦,吾儿素来孝顺,请为我诵《功德经》超渡,千万不要延迟。如果母亲一入地狱,就要等千万劫才可以超生啦!”临离开时还说:“《功德经》即是《金刚经》呀!”范公惊哭而醒,立即沐浴斋戒,去附近玄墓山禅寺,恭请数十位僧人为母诵《金刚经》七天。
到了第六日的晚上,范文正公又梦见母亲对他说:“因为吾儿至诚礼忏,感应白衣大士,降凡持经半卷,现在我不但灭罪,更得生上天上,佛力真是不可思议呀!”
翌日,范仲淹等法事完满之后,就请问僧众,是谁祇读诵半卷《金刚经》。众僧都大惊失色,忙道:“罪过!罪过!我们出家人诵经,如数诵完,岂有祇持半卷之事”。当时,旁边有一僧人从容地说:“昨日大众念经,山僧在后面默念经文,至第十六,大人出来拈香,我就立刻返回厨房作务。承大人所问,敢以直言”。
范文正公听了之后,知道此山僧并非普通出家人,乃是观音菩萨化身。于是立刻下拜,祇见这个僧人退后说:“莫!莫!”,意思是:“不用了!不用了!”。讲完之后,这僧人就忽然不见了。大家目睹这山僧的神通,都说他是菩萨的化身。
后来,范仲淹为了纪念这个说了“莫!莫!”两个字而隐没的僧人,在玄墓山寺旁创建了“莫莫禅堂”,还刻了一篇碑文,以纪录这件灵异的事蹟。
这事在《灵山圣蹟》及清朝周克复的《金刚持验记》卷下亦有纪载。
注释
注一:般若,梵语Prajna,意译“至高无上的理解”,俗称智慧,但“般若”所指智慧包括“世间智”和“出世间智”。波罗密多,梵语Paramita ,意译“到彼岸”。全句意谓:“依这般若智去修行,能到达湼槃彼岸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