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总是希望生活得幸福快乐,而据上文分析人生要想寻求快乐,必须修心。
佛教称我们现住的世界为娑婆世界,「娑婆」乃梵文 ((Saha) 音译,意译是「堪忍」的意思。 这是说我们的世界虽有快乐,但却是瞬变无常的,而遗憾痛苦则会时刻遇上,难于躲避。 不过,我人生活其间,已经习以为常地能长期忍受着各种各样的痛苦,不思改善,乃至出离,故名堪忍。 此说法并非取态悲观,只是讲出人生的实相而已。
人生于这娑婆世界是带业而来的,感受轮回生死的苦。 亦因业力而有色身,有了色身就不可避免的有生、老、病、死四种生理上的苦,故老子《道德经》说:「吾所以有大患者,为吾有身,及吾无身,吾有何患? 」另外人生还有爱别离、求不得、怨憎会及五蕴炽盛四种精神上的苦,可谓诸苦迫逼,是以《法华经》言:「三界无安,犹如火宅,众苦充满。 」
人生既然苦乐参半,乃至苦多乐少,那么,我国古代的贤人圣哲又是如何以其渊博学识、深邃智慧开出使人安身立命,幸福快乐的良方呢? 老子、孔子、庄子和孟子都认为快乐是来自个人内心世界的自然丰足富贵,而非源于向外追求,满足欲望或拥有名誉财富、权力地位。 此等追求有时不单不能令人感觉快乐,反而会带来无限的烦恼。
那么,如何才可获得心灵富足呢? 这决定于个人人生观的价值取向。 如老子主张道法自然,返璞归真。 若能安住于清心少欲,心灵丰盛就可得快乐。
其次,孔子提倡道德修养,奉行仁义礼智信等德目,自省克己,从修身齐家,而达治国平天下,以建立和乐大同的世界。 若能安住于德性涵养、则怡然自在。
庄子则主张寻求安住于精神境界的逍遥自在,心意自得。 欲通达此境地须彻底实践「齐物」观,无待他求,超然物外,做到安时而处顺,得而不喜,失而不忧。 所以妻子去世时,庄子却鼓盆而歌,此非无情无义,而是因等视生死,哀伤不入,心境如常宁逸安和之故。
此外,孟子发扬力行孔子仁义之说,培养出「浩然之气」,能够安住此凛然正气,便可富贵不能淫,贫贱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,恒常身心安泰,喜悦充满了。
至于大乘佛教的安住又是甚么呢? 《金刚经》云:应无所住,而生其心。 」这是说修行者要以「无住」为住,安住于无住。 而「无住」的意思即是心无执着,既不执着于「我」(自我),亦不执着于「法」(宇宙万有)。 其次,大乘的旨趣是要自利利他,共成佛道,所以奉行「无住」,以自修自利尚有不足,还要奉行「无住」而「生心」以利他,也就是要「生」起普度众生的大菩提「心」。
安住于无住的行者境界如何? 宋朝无门慧开禅师有偈云: 「春有百花秋有月,夏有凉风冬有雪,若无闲事挂心头,便是人间好时节。 」「无闲事」与《心经》的「无罣碍」意义相同,能安住于无闲事便欣赏得到四时佳景,天天都是快乐的日子了。
各位,学生安住于进德修学,职工安住于敬业乐业,善心人安住于义务工作,念佛者安住于礼佛念佛,专心致意,尽其本份,都会其乐无穷! 请来试试分享修心安住的妙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