观自在菩萨

Teachings

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》第一句的主词是“观自在菩萨”。“观自在菩萨”和“观世音菩萨”是否一样呢?各位,“观自在菩萨”即是“观世音菩萨”。那么,何以又叫做“观自在”呢?

“观”是了达、查察的意思,这不一定是用眼睛去观看,也可以用心灵去观照的。这尊菩萨能够观察众生恳求救助之心,以大慈大悲的无碍神力解脱他们的痛苦与烦恼,所以“自在”是无碍、解脱的意思。

“观自在”亦含有“因中自利”,“果上利他”的意义。

因中自利

这尊菩萨在因地修行的时候,用般若妙观智由耳根一门深入,修习禅定而证入“三摩地”。“三摩地”即是梵文 Samadhi,意译为“正定”。根据《楞严经卷六》的记载:

“尔时观世音菩萨,即从座起,顶礼佛足,而白佛言:世尊,忆念我昔无数恒河沙劫,于时有佛,出现于世,名观世音,我于彼佛,发菩提心,彼佛教我,从闻思修,入三摩地。”

经文讲述的是观世音菩萨在楞严会上,向本师释迦牟尼佛及大众报告往昔修行成道的经过。他说,久远劫前有佛出世,名观世音佛,他就在观世音佛前发大乘菩提心,上求佛道下化众生。观世音佛教他“从闻思修,入三摩地”,即是从三个步骤:闻、思、修来学习佛法。先听闻佛法研究经典,再思维其理,并依法奉行修持,才得以顺利进入“耳根圆通”法门的境界。据《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》,观世音菩萨是由耳根修行,从听闻世间一切音声不起妄想分别,能够反闻自性不为声境所转,修成到耳根圆通,证入诸法实相得大自在解脱,所以称为“观自在”。

果上利他

观世音菩萨以大慈大悲之心为本怀。凡世间一切众生,遇有灾难的时候,如果能够一心称念菩萨的圣号,菩萨智慧观照于十方,即时就能产生感应,起大悲心寻声救苦,无求不应无苦不拔。所以,《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》云:“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,受诸苦恼,闻是观世音菩萨,一心称名,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,皆得解脱”。

由于观世音菩萨以妙观察智平等观照,普济十方众生,其神通自在无碍,故称为“观自在菩萨”。

何谓自在

根据《华严经》,菩萨有十种“自在”:

第一是“寿命自在”,菩萨已经超出三界,了脱分段生死,所以寿命无量。

第二是“心自在”,我们凡夫的妄心随外境而流转,一时贪,一时嗔,一时痴,以至烦恼无尽受苦无量。但菩萨心无罣碍,不为外境所缠,所以得大自在。

第三是“业自在”,菩萨没有了垢业的牵缠,已经断除业障恼,得大解脱。

第四是“受生自在”,菩萨可以随类受生,随缘示现,即是《普门品》所讲:应以何身得道,即现何身而为说法。

第五是“圣解自在”,菩萨通达一切世间和出世间法。

第六是“愿自在”,菩萨发愿要做的事业必得圆满。

第七是“如意自在”,菩萨具大神通,变化自如了无障碍。

第八是“法自在”,能修行一切法,亦能演说一切法,普令众生受法圆满。

第九是“智自在”,菩萨具大智慧,辩才无碍。

第十是“财自在”菩萨资具无量,应缘而生,能施予无量众生满其所需。

菩萨的圣号都是依其宏愿、法门、功德和慈力而建立的。八地或以上的菩萨,修行已达到自在无碍,任运自然的不可思议境界,所以从广义来说,都可以名为“观自在”。

各位,“观自在菩萨”与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特别有缘,感应的事迹也特别多。大家时常诵念“南无观世音菩萨”或“南无观自在菩萨”,必能消除灾难业障,增长福德智慧。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