掃塵除垢

Teachings

有不少學佛者執著文字,鑽入了經義的「象牙塔」內,儘管將「唯識」法相名詞背得滾瓜爛熟,「三論」辯證邏輯明白得了如指掌,卻不屑參與念佛、梵唄、誦經、拜懺,和佛門勞務等事。他們認為「佛理」比「佛事」更為重要,平日辯論時雖然口若懸河,頭頭是道,行為卻處處清除不了貪瞋痴的陋習,不能將義理實踐於生活之中。

誠然,佛經是無上法寶,能令讀者啟迪智慧,當然極為重要。祇是,如果學人執著文字義理,不慕真修,就會增長「我法二執」的無明煩惱。

在《金剛經》中,佛陀譬喻佛法為渡河的木筏:「是故不應取法,不應取非法,以是義故,如來常說,汝等比丘,知我說法如筏喻者,法尚應捨,何況非法!」當行者了達義理之後,就不應留戀木筏,必須捨卻它,才能登上彼岸啊!

各位可知道,自古以來,很多不認識文字的行者,雖然與經典無緣,卻能透過他們的誠心與毅力,從生活的實踐中證悟到「諸法實相」嗎?這類聖者,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兩位:漢土的六祖慧能大師和東土的周利槃陀尊者。

六祖本是一名目不識丁的廚務僧,但開悟後說法能引經據典,辯才無礙,而且成為中國佛教史上的禪門巨匠。周利槃陀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。他既不識字,亦甚善忘,卻能以鍥而不捨的努力,證悟阿羅漢果。前者不可思議的懿行詳載於《六祖壇經》內;但後者的聖行卻鮮為初機者所知。現將周利槃陀尊者的開悟經過略述於後,與讀者們共勉:

釋迦牟尼佛的僧團中,有兩兄弟,同時出家:兄是摩訶槃特,弟是周利槃陀。周利槃陀稟性魯鈍愚笨,凡學習的教義,誦過即忘,記憶力甚差,所以過了幾年,於佛法的修持上毫無成就。

有一天午齋後,僧眾都紛紛緩步到竹林下稍作經行。時值炎夏,艷陽似火,比丘們盤桓於深蔭如蓋的竹間小徑,頓感紅塵蕩滌,心中是一片清涼的境界。

周利槃陀卻獨自蹲在一旁哽咽悲泣。佛陀剛好經過,慈祥地慰問他。周利槃陀回稟道:「世尊!弟子與兄長一齊依佛陀剃度出家,兄長聰慧,很快就證得初果須陀洹了;但弟子愚笨,連一句偈頌都不能背誦…兄長感到很失望,勸喻我不要再浪費時間,應該離開僧團,回家照顧年邁的父母…弟子今生恐怕再沒有機會修道了,所以一時悲從中來,坐在這裏哭泣,懇求佛陀慈悲開示!」

佛陀輕摩周利槃陀的頭頂說:「你不要悲傷,亦不需要離開僧團。我教你持誦一句簡易的偈語:『掃塵除垢』。你每日就念誦這四個字啦!」。

可是,既愚笨又善忘的周利槃陀,將這四字反復誦了半天,還未能牢牢記住。他感到很沮喪,又哭泣起來。佛陀對他說:「你每天上午抖擻僧團衣履的塵埃,一面掃塵,一面念『掃塵』兩個字;下午為竹林精舍的僧房清除垃圾,一面除垃圾,一面念『除垢』兩個字。就這樣將工作與念誦打成一片,自然不會忘記『掃塵除垢』這句偈語啦!」

周利槃陀尊照佛陀的吩咐,每日為僧眾一面勞務,一面念「掃塵除垢」。大家都很同情他,亦有時與他一齊念誦,加強他的記憶力。

如是者過了十幾年。有一天清早,比丘們各自在竹林中修禪。周利槃陀獨自一人在僧房內揮動笤帚,掃除僧履的塵穢,口中不停地念著「掃塵」。陽光從窗戶透進來,映射著四面浮動的塵埃。此時周利槃陀凝望著空間,心識頓時進入了「三昧」定中;俄爾出定、豁然若悟地說:「原來塵垢有內外兩種的:外在的肉眼看得見,容易掃除;但內在的塵埃,是貪、瞋、痴無明煩惱,要觀心反照才能看見的。如果心內塵垢不除,就要流轉於生死苦海。慈悲的佛陀!我現在明白了!我已經掃除了內心的塵垢啦!」這時周利槃陀的頭頂上,忽然閃耀一道智慧的光芒,直照進他的心坎處 — 他此時證悟了阿羅漢果。

證悟後的周利槃陀,自然通曉一切世間知識,而且說法時辯才無礙,成為佛陀的十六尊者之一。 他雖然有「神足通」,能施法變化,但仍然堅持以自己的體力,為比丘們操作勞務–清除塵埃污垢;每日還是不停地念著佛陀賜給他的開悟偈:「掃塵除垢」。

 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