盂蘭節

Teachings

盂蘭節不僅是超度過去父母的節日,它更提醒你要報親恩、盡孝道。

須知孝親是中國民族的美德,亦是人性真情的流露啊!

「盂蘭節」,又稱為「盂蘭盆會」或「盂蘭盆齋」,在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舉行,其本意是於該日(亦名佛歡喜日)開設齋筵,供養十方僧眾,後來逐漸失其本意,不是供僧,而是廣設饌肴、紙錢等物祭祠祖先亡靈,以表孝思,或施食孤魂野鬼,以彰慈懷,成為一具有廣泛而深刻影響的民間習俗。其演變過程大抵是這樣的:

盂蘭盆會的緣起

盂蘭盆會起源於《佛說盂蘭盆經》。「盂蘭盆」是梵文Ullambana的音譯,意思是「倒懸」,比喻亡靈之苦,有如腳向上、頭向下,痛苦之極。經中說:

「佛弟子目犍連從禪定中修得六種神通之後,欲超度父母,以報養育之恩。他以天眼觀察,發現父親已升天界,正在享福;而母親卻墜於鬼道,不得飲食,皮骨相連,狀甚悽慘。目犍連心感悲哀,遂將自己用來化緣的缽器滿裝飯菜,供之於母,其母接過飯缽,因業力所障,未及入口,飯食即化為火炭。目犍連涕淚悲泣,向釋迦牟尼佛請教解救之法。

「佛陀教他說:『十方僧眾於七月十五日,僧自恣時(即雨季僧眾結夏安居結束之日),凡人以百味五果、床敷臥具、飲食衣物供養十方大德僧眾,可以此功德,回向現世及七世父母、六親眷屬,脫離苦難,免墜地獄、餓鬼、畜牲三惡道。現世父母亦可添加福祿壽命。』

「於是,目犍連遵教奉行,遂於七月十五日,僧自恣時,與其他施主以美食等供養僧眾……。

「佛陀敕令十方僧眾,先為施捨飯食的施主念咒祝願,願他們的過去世的父母離苦得樂,現世的父母福慧增長,然後再接受所施的飯食……。

「結果,目犍連的母親當日就脫離了餓鬼道所受的痛苦。」

自此之後,一切佛門弟子也遵照盂蘭盆的儀式供養僧伽,仗佛法僧三寶威神之力,超度父母。這就是七月十五日盂蘭盆會的緣起。

從供僧演變為祭鬼

中國最早舉辦大型盂蘭盆會是梁武帝。《佛祖統記》卷三十七中記述了梁武帝蕭衍於大同四年(538年),在同泰寺設盂蘭盆齋供養僧眾的盛況。自此以後,歷代帝王無不在盂蘭節時舉行供僧活動。

唐代的盂蘭盆供品極為奢麗,施主往往飾之以七寶等物,十分壯觀。釋道世在《法苑珠林》卷六十二《祭祠篇》記載:「國家大寺,如長安西明、慈恩等寺……每年送盆供種種雜物及與盆音樂人等,並有送盆官人來……外有施主獻盆獻供種種雜事。」

後來,《盂蘭盆經》中目犍連救母的故事廣為流傳,婦孺皆知;而民間施主於盂蘭盆會除以豐富飲食供僧之外,亦間中要求僧眾為其作法超度七世祖先,因此施食儀軌遂盛行起來,蔚然成風。

宋代之後,盂蘭盆節的內容,從設齋供僧盛會漸漸發展成為超薦祖先亡靈的活動,以施食給鬼神為主,所以清代《百丈清規證義記》中說:「世人於七月十五日獻盂蘭盆,恭敬三寶,夜施斛食,普度鬼神」。

到了元明二代,盂蘭節更進一步演變為民間習俗的節日,充分反映了中國的孝道思想。孝子賢孫除了以饌脯酒肴祭祠之外,還有燒冥錢、放河燈、焚法船之擧。燒冥錢是寄滙錢財给亡靈享用;放河燈的目的是普渡水中鬼魂;燒法船是為了讓鬼魂依此升上佛國。其實,這些活動與佛法無關,不過是民間將超度亡魂的遐想與思念,實踐於行動而已,反正都是孝思的表現,祇要安全進行,亦無可厚非啊!

清代儀潤法師提倡「兩全」盂蘭節的意義,將「供僧」與「濟鬼」統一起來,所謂「日獻蘭盆,恭敬三寶;夜施斛食,普濟餓鬼」。他將詳盡的儀軌,記載在《百丈叢林清規證義記》卷八《蘭盆儀軌摘要》内。雖然如此,各寺院遵照奉行者不多,在民間仍多以薦亡度鬼為盂蘭盆會的主要行事。

發揚孝道

盂蘭節不僅是超度過去父母的節日,它更提醒你要報親恩、盡孝道。

烏鴉有孝親反哺之情,羔羊有感恩跪乳之德。動物尚且懂得回報親恩,我們自譽為萬物之靈,可有實踐孝道,對現世父母感恩盡孝,對過去父母悼念超薦?

中國是一個重視孝道的民族。倫理道德的三綱五常,以「孝親」為中心,推而廣之,對國家的盡孝就是「忠」,對兄弟的盡孝就是「悌」,對朋友的盡孝就是「義」,對眾生的盡孝就是「仁」。

佛法教人先從孝敬父母開始,將人性的真善美發揮到極致,普及悲愍一切眾生,這就是大慈大悲的仁愛表現。

各位,盂蘭節提供一個吉祥的時節,給孝子賢孫追悼祖先、供敬三寶,令現世父母增添福祿壽命,過去七世父母得以超度,離苦得樂,往生善處。大家亦可到寺院禮佛誦經,增福延壽,千萬不要錯過機會啊!

 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