色與空

Teachings

 很多未讀過佛經的人,往往會將「色」字解作令人想起淫慾的體態色,將「空」字解作最後一無所有的斷滅空。這不過是對「色空」義理的管窺蠡測,將玄妙精深的哲理通俗化。

那麼,如果想對「色空」作出較正確的理解,是否必須精研細讀般若經典,參訪善知識,或者要坐破一兩個蒲團,才能略知一二呢?

其實佛教著重觀察與思維,不鼓勵行者拘泥於文字辭句的表面意義,以免依文解義,受經論中的言詞所束縛。禪門有句慣用語:「依樣畫貓兒」,謂依照畫本臨摹虎的形相,然而所畫出的卻似貓。故禪者於參學時若只是依據別人的說法而不知用心體悟,則永遠無法參透宗門法要的。

從未涉獵過佛經的人,有時亦可以從生活體驗或對事物的觀察而領悟「空」義。

唐朝悟達禪師在五歲時還未讀過佛經,也未坐過禪,但從觀察茶花的盛衰而啟悟到「色即是空」的義理。

暮春三月,後園幾株茶樹百花盛放,豔麗嫣紅,令人賞心悅目。忽然陰雲蔽日,轉瞬間疾風暴雨一湧而來,將璀璨耀目的茶花打得花零瓣落。雨過天晴後,悟達童子黯淡望著遍地落花,在他稚弱的心靈裡頓時生起了「無常」的感受,而吟誦出一首空義盎然的五言詩:

「花開滿樹紅,花落萬枝空,

唯餘一朵花,明日定隨風。」

「唯餘一朵花,明日定隨風」是人生苦短,諸法皆空的現實寫照。一切諸法的呈現,無論是深邃廣大如日月星辰,或是近在咫尺如花草樹木,都一樣可以令人體悟出哲理,不一定要靠經藏的文字般若。當然,學佛者亦不能以此為藉口而疏於閱讀經論,因為佛教基本知識是開啟智慧的有力增上緣。

「色」與「空」是般若經系統的根本思想。「色」是宇宙萬有的物質現象。「空」說明這一切事物都是由於因緣和合而生,亦由於因緣分散而滅,是無它們的自性,並不是永恆的,是有生滅的。這種自性空的思維概念,不需要經過一番分析然後始知空。事物即使是存在的時候,亦不過是一種短暫的幻相,稱為「當體即空」。

一切由因緣所生滅的現象,都有他的空性。須知世間所有的事物都由各自需要的種種條件所組合而成,佛法稱為「緣起」。因為是仗因托緣而生,自然無實在不變的自性,所以稱為「性空」。

緣起無自性,當體即空,即是說當我們接觸一切事物的時候,都不要執著他的外相、他的存有,不要貪求執取,因為他的存在只不過是暫時條件的組合而已,無他永恆存在的自性,所以說「色即是空」。

但是,雖然色當體即空,正因為有空性,才能夠循環不息衍生萬物。如果萬物永恆存在不變,這個世界便會充滿膨脹,一定會處於混亂狀態之中,也無這個萬物不變的可能。譬如虛空,雖然蕩然虛無,但是它不會阻礙萬物的呈現。虛空不礙萬物,萬物呈現於虛空。

「空即是色」,是說空性就是一切萬物賴以呈現的主體。如果本來不空,即是已經充滿,又怎能讓萬物呈現於空中呢?

禪門有句偈語:「艷冶隨朝露,馨香逐晚風。何必待零落,然後始知空。」即使多麼艷麗繽紛的花朵,也會隨著日出日落而凋謝、褪色,然後待無情的晚風吹來,將花瓣吹散。這樣的盛衰循環,永恆不止。既然如此,又何必要等到花朵完全凋離破落,然後才明白萬物自性本空的道理呢?

 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