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是冤家不聚頭

Teachings

昨天有一居士來觀音寺請我開示(註一)。

她向我倾訴家中最近的苦況:父親向母親提出離婚,要结束貌合神離的夫妻生活;家中有四弟妹:二妹與三弟痛恨父親,她與四妹痛恨母親,而二妹與四妹不和,终日吵嘴,她與三弟亦常有爭拗……每天各人回家猶如住客返旅館一樣,各不相幹,互不溝通,隨時準備離開,整個二十多年的家庭快要破碎了。她感非常煩惱,一片愁雲慘霧,人生變得毫無意義。幸虧有一班好朋友時常幫助她,開解她,使她對人生尚覺有些温暖。

她噙着滿眶淚水問我:「法師,我不明白,為什麼家人會互相怨恨、憎惡,一點親情都没有?」

親眷怨憎涉及三世

我說:「居士,您先不要悲哀…,靜心聽我說。

世間一切事情,其结果不是無因而生的,都是由種種因緣(原因和關係)和合而起的。這家庭的烦惱是「怨憎會」苦啊!是涉及三世的:過去世、現在世、未來世,佛經名之為「三世怨對」。

從「現在世」的層面來說:所謂「冰凍三尺,非一日之寒」,府上現在的情況,是由於累積了不少人事的矛盾和衝突,例如各人的性格、習慣、教育、工作壓力、家庭經濟、居住環境等問題…這些我都無從知曉,所以對這方面不能具體地幫您分析問题的癥結,祇能根據佛經所說的,為您作概括的解釋。」

「啊,原來這事與過去世有關的?」居士愕然而問。

我繼續說:「從「過去世」的層面來看:父子、夫妻、兄弟、姊妹、姑姨、叔伯等六親眷屬,大家都是因為前生種下未了的因緣,而今世繼續相處在一起的。換句話說,宿世大家也曾認識,亦可能共同生活過,彼此結下了不少怨惱對恨。古諺有云:「無緣不作夫妻,不是善緣便是惡緣;無債不成父子,不是討債便是還債,兄弟姊妹等,亦復如是。」所以古德勸導我們要慎於造因,要修持善業,遮除惡緣,以期共結善因。

「那麼,親人住在一起都是惡緣嗎?為什麼有些家庭能和洽共處?」

「不一定都是惡緣,亦可能是善緣啊!《印光法師文鈔》說:「親人不外乎因四種原因而今生相處一起:(一) 報恩;(二) 報怨;(三)還債;(四) 討債。」以父母與子女的因緣關係舉例來說:如果子女是因為「報恩」而來的,他們會孝順父母,以報荅親恩;或者努力學業和事業,光宗耀祖,令父母引以為榮。相反來講,如果子女是因為「報怨」而來,他們會行為悖逆,不聽勸教,時常令父母擔憂焦慮。如果子女是「還債」而來的,他們會供給父母資財享用,但是未必會孝順;相反,如果是要「討債」而來的,那麼今生就會花費父母的金錢作為補償,於是揮霍無度,嚴重者可能令父母傾家蕩產。」

居士憤懣地問:「大家既然有親緣,共同相處,就應該互助互愛,為什麼要斤斤計較,還債討債的?」

怨起於親緣與共住

我說:「這親戚眷屬間的「怨憎會」苦,遠因追溯於前生的業緣,近因則由於「親緣」與「共住」的關係啊!《慈悲梁皇寶懺》說:「一切六親眷屬,皆是我等三世怨根。一切怨對,皆從親起。若無有親,亦無有怨。若能離親,即是離怨……。」

男女在戀愛期間,山盟海誓,相敬如賓,彼此性格上的缺點,都各自隱藏,一旦成親之後,共同相處,則以本來的面目相向,倘若大家都不能忍讓,就會累積怨對了。

試想:如兩人同住,彼此發生拗爭,即種下怨根,若再相親相近,則怨根漸長而怨結愈深。如果能分處異居,不相會面,日久事遷,就不再起怨恨了。不少爭執,是由於彼此太親暱,互相觸惱而引起的。

古德云:「愛不重不生娑婆(註二)。」人是因為有情愛的牽纏,所以輪廻生死。情愛並非專指男女之間的愛慾,它包括了父母子女、兄弟姊妹、姑姨叔伯之間的親情。為什麼怨從親起呢?舉例說:子女年幼時順從父母的教導,或對或不對,尚無怨恨;及至年長,或偶然做錯事,為父母者愛之情切,或勸諭,或呵責,但為子女者往往反責父母多管閒事,由是心生憎惡。我們都是具縛凡夫,雖至親至戚,各有脾氣習性,倘若缺乏忍讓力,就很容易生起贪瞋癡等煩惱。」

居士問:「我不懂,親情應該是善的,是愛的表現,怎會變成壞事呢?」

我說:「親情如水,「水能載舟,也能覆舟」!親情處理得適當,則不失為一種勵志向上的動力,猶如冬陽化冰,普潤大地,可以奮發人性的真善美;但是,如果處理不當,譬如縱容、溺愛,自私、猜疑、嫉妒、愚孝等行為,則不但會使親人產生烦惱痛苦,甚至會因怨生恨,弄至家破人亡!

互相責望

《慈悲梁皇寶懺》說:「親戚眷屬,極生責望,或父母責望於子,或子责望父母。兄弟姊妹,一切皆然,更相責望…小不適意,便生瞋怒。若有財寶,親戚競求…又得者愈以為少,愈得愈為不足,百求百得,不以為恩,一不稱心,便增忿憾。」

所謂「責望」,即是彼此的要求與期望。這「責望」有物質上的,如要求更多的資財、産業;有感情上的,如期望全情的關懷、敬愛。六親眷屬,各有天倫所暗賦的責任:如夫妻要有相敬之情;兄弟要有互助之義;父母要有教育之責;子女要有盡孝之德。這責任是一種無形的承諾,引起有了彼此的责望。但是,在現實生活中,這些承諾都未必能一一體現,就算體現了,也未必令對方滿意啊!因為,無論物質或親情,「得者愈以為少,愈得愈為不足」,所以,大多數家中的怨憎煩惱,都是由互相責望而起的。」

這時居士又問:「現在面對家中這種人事苦況,我感到既無奈又無助。我應該怎樣去解決呢?」

先改變自己

「苦在世間是很多的:人有生老病死苦,自然界有水火風災苦,家庭有眷屬别離、怨憎會苦,社會有欺凌壓迫、刀兵戰亂苦。這許多苦我們都要接受它的挑戰,經得起它的磨鍊,還要超越它,要把苦看作修道的「增上緣」(註三)。

若要改善自己與家人的關係,首先要檢討、改變自己,不要先责望親人。人與人相處難免會產生利害關係,彼此之間亦難免會發生誤會。如果大家斤斤計較,甚至於老是喜歡算舊帳,時常記恨在心,好的事情不記得,壞的就記了一大堆,那彼此又怎能和睦相處呢!古諺有云「敬人者,人恆敬之」。自己先要尊敬家人,不算舊帳,忍讓包容,這就是眷屬和敬相處的必備條件。

一個幸福的家庭,不是建立在物質與利益上的。不管貧富,大家要有感恩與珍惜的美德。所謂感恩與珍惜,是對生活上的一粥一飯,家人的共聚無缺,要有當思得來不易的心情。我們對自己所擁有的一切,往往不大珍惜,當失去時,才懂得它們的重要。

對於前生所種下的怨因,我們要以「随緣消舊業,再不作新殃」的心態去化解它。佛經教導我們要以「怨親平等」的心態去處理這種苦況:對於舊恨,心感無怨,要作樂意去「還債」或「報恩」想」;對於新怨,忍讓包容,即是以「慈悲」為本。在家中怎樣行「慈悲」法呢?「慈」,是慈愛家人,並给與安樂,「悲」是患難與共,且關懷其苦。

《增一阿含經》說:「諸佛世尊,成大慈悲,以大悲為力,弘益眾生。慈悲有不可思議的功德,人人若能以慈悲相待,則一切眾生皆得安樂。」

居士點頭表示讚同:「法師,我明白了。這家庭的「怨憎會」苦,其實是三世的因果關係。因為前世種下親緣的怨因,所以今生又來共住,感受苦果。如果今生大家繼續生怨,死後又帶怨到來生,是一個因果循環的業報……。」

「您說得對,所以冤家宜解不宜结,否則互相怨恨,愈結愈深啊!」

這時居士若有所悟,眉眼間露出愉悅的神采,微笑着說:「法師,您這一番話,我聽了很受用。我可否帶家人到此與法師會面,請法師開示他們呢!」

「他們會接受您的提意嗎?」

「為了我的家人,我會盡力,降低自己的成見與自尊,請求他們來觀音寺聽法師開示……法師,您剛才不是說過:若要改善自己與家人的關係,首先要改變自己,不要先責望別人嗎?」居士說話時的誠意與歡顏,令我心中感到一陣喜悅。

 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(註一:「開示」,原指《法華經》方便品敍述佛出世的本懷,是欲令眾生開悟如來

的知見,顯示如來的知見。現「開示」一詞,已成為佛門的慣用語,泛指

出家人向信眾講說概括性,較淺易、普遍的佛法,非正式演講經論。)

(註三:「娑婆」,梵語Saha的音譯,是忍苦的意思。「娑婆」是「娑婆世界」的簡

稱,指我們現住的世界,有很多痛苦,眾生習以為常的忍受着而不自知。)

(註三:「增上緣」,指一切有為法生起或结果的間接原因。)

 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