淺談人生目的(二):修心說

Teachings

上次已經討論過,若人生的目的是尋求快樂,則擁有財富、名譽、權力和地位,並不一定就會快樂;同樣地,獲得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官感享受,亦不一定得到快樂。

其次,人在不同的時候、環境,都有不同的需求與希望,若所願能償,得到滿足,就會感到快樂。如身無分文的人,有一點錢可暫時解決燃眉之急,就會快樂。患染疾病的人,能早日痊癒康復,就最快樂。而慈母看見不長進、不聽勸誡的忤逆兒子,改變為發奮孝順,就會感到非常的快樂。但此種可期待的快樂是暫時的,滿足過後便感受不到快樂了。何況我們的需求與希望很多,又哪能每樣都可得到滿足而快樂呢?

那麼,依佛教說如何才可以獲致天天心情開朗,常常快樂呢?答案是身心清淨才能夠快樂。問題是你的心能否經常保持清淨呢?當逆境來臨,若感到十分困擾、充滿忿怒的時候,心念已被貪、嗔、癡煩惱所操控,失卻平靜而變成沮喪抑鬱、惶惑不安或激越躁動了。其時,或將會犯上惡口粗言、妄語兩舌等; 身業或將會犯上肢體衝動、拳腳暴力等惡行。更有甚者,如稟性乖劣,貪慾熾盛,或將會犯上殺、盜、淫罪行。此際若不立刻以定力自制,以智慧自覺,從執著迷惑中清醒過來,檢點行為,就會行差踏錯了。心身清淨者則無論緣境違順,都心不執著,不起愛憎,能夠隨遇而安,逍遙快樂。

古希臘的哲人如蘇格拉底 (Socrates)柏拉圖 (Plato)、亞里斯多德 (Aristotle) 都認為人類必須要獲得真實的智慧,才有機會發掘到真正快樂的泉源。而發掘智慧則始於思維,以了解宇宙人生的道理。這一思路與釋迦牟尼佛所講的「依禪定、修止觀(思維觀想)、得智慧」,亦可相通。不過哲人單依理性思維,所得只是思辨哲學 ; 縱然體系龐大、結構嚴密,亦無助於徹底圓滿解決現實的人生問題,故佛教稱之為「戲論」。而佛陀修淨心,經過實踐,得到實證,卻能覺悟宇宙人生的真相,和得到恆常的快樂。所以若人生的目的是尋求快樂,則修學佛法是最好的途徑了。

修法即是修心,修心的意思便是淨化心識,不論修何宗何派都是以淨心悟道、離苦得樂為鵠的,猶如應病與藥,殊途同歸。

譬如,以龍樹的《中論》、《十二門論》及提婆的《百論》等典籍為依據的三論宗,顯揚的是佛法不共世間法的「緣起性空」妙義。「緣起」是說一切萬法都是由於「眾多因緣和合」而生起 ; 「性空」是說萬法只是眾緣的聚合而已,並沒有獨立性、主宰性及永恆性可得。故萬法就現象言是「假有」,就本質言是「性空」。修此「空觀」可以使人放下去除種種計較執著,得到自在快樂。

又如法相唯識宗詳究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、末那、阿賴耶八識,與我(自我)、法(宇宙萬有)之微妙關係,闡述「萬法唯心識」的道理,再從教起修,依五重唯識觀轉(妄)識成(正)智,智顯惑除,心識中煩惱的種子得以消減,自然就會怡悅快樂。

再說禪宗的參話頭– –如參「念佛是誰」,可引發疑情,以止息一切妄想。晝夕聚焦深參,一旦疑情脫落,便有悟境,不會糾纏於人我是非,妄想分別,過着「日日都是好日子」的優悠快樂生活了。

各位,綜合而言:如果你想生活得更有意義、更開心快樂,就要修心。修心則必須從培養真實的智慧,正確的人生觀開始。而不論修學何種法門,能耕耘多一分,就可少一分罣礙,多一分快樂!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