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識規矩頌講要 (第一講)

Teachings

觀成法師

《八識規矩頌》義理深奧 , 雖是深奧 , 但我們若能用簡單、易懂的言詞 , 清晰地表達到其深奧的義理 , 而令大家明白 , 這是給講者一個弘法的考驗 , 並且希望能透過與聽眾互動 , 彼此研習佛法 , 共沾法益。須知要真正了解佛法 , 必須懂得一些唯識學的義理啊 !

唯識 , 梵文是 : vijnaptimattra , 「唯」 , 即唯獨、肯定之意 ; 「識」 , 即是心識。世間諸法 , 一切境界皆唯心識所現 , 因一切法皆不離心識 , 故名唯識。唯識是佛教中文獻龐大、義理深奧的宗派 ” 我們必須要學習唯識 , 若你不明白唯識義理 , 你學習佛法 , 讀經、律、論時會難懂其中義理。

《八識規矩頌》是唯識學的一個綱要,共有四十八頌 , 每一頌七個字。《八識規矩頌》乃修習唯識入門之論作 , 若能熟誦《八識規矩頌》 , 又明白其中的義理 , 你學習《成識唯論》、《唯識三十頌》、《唯識二十頌》則易於明白 , 甚或可自行闡釋了。

《八識規矩頌》是佛教唯識學 , 若然不明白 , 就很難理解唯識佛要義 , 理解唯識名相就會覺得好困難 , 缺乏自信 , 不利於佛法修學。這唯識學的重點是要教我們修心 , 所有佛法 , 無論你修學哪一個宗派淨土宗、唯識宗、天臺宗、禪宗密宗、華嚴宗、律宗、三論宗 , 你必須修心。你明白修心法要 , 對你的修行很有幫助。

唯識學 , 是法相宗的宗義是解析心識的變化和修行步驟的佛教高深心理學。心理學英文是 : Psychology ( some scholars of Buddhism defined psychology as the study of consciousness ) 。若你對中文不十分理解 , 你可讀英語的佛法書籍。唯識學西方譯本很多尤以英語系列的譯本最多。關於這些英語唯識學文獻 , 我將稍後向各位提供參考書籍。

學佛必須要「福慧雙修」。布施、持戒、忍辱屬於修「福」。布施、持戒、忍辱者將來的福報非常之大 , 不可思議。然而 , 如何修「慧」呢 ?

「慧」需從三方面去修 , 佛門常説「從聞、思、修 , 入三摩地」。「慧」有: 聞所成慧、思所成慧、修所成慧。

1 ,聞所成慧 : 「聞」就是聽聞佛法。以敬信心去領受佛法 , 從聞裏面培植你的智慧。大家今日來到這裏 , 修什麼 ? 修聞所成的慧。要聽 , 還有聞 , 聽聞。聽聞比眼看還重要 , 太遠的東西看不見 , 但聲音可以聽得到。佛法重在多聞熏習你聽佛經、聽開示 , 你提出問題問問題 , 聽聞佛法 , 深入智慧如海的經律論三藏 , 這是「聞所成慧」。

2 ,思所成慧 : 你聽聞佛法必須要經過思惟 , 要正思、淨思 . 細思 , 透過正確的思維去瞭解、吸收佛法 , 以為己用 , 你這樣經常思惟、反省、內觀 , 就是「思所成慧」。

3 ,修所成慧 : 較之思所成慧更進一步的 , 就是修所成慧。修慧依法修行 , 就是將你知道的付諸實踐。用佛法治理心上的貪、嗔、癡等煩惱 , 使思想與行為一致。這時你的修心次第與禪定相應 , 將會脱離煩惱和生死苦海 , 漸而證入「無上正等正覺」。

佛教的三無漏學是「戒定慧」簡言之 : 即是持「戒」、修「定」發「慧」。這慧的啟發 , 是由「聞所成慧」而建立信心 ;由「思所成慧」而嚴持戒律 , 修習禪定 ; 由「修所成慧」而使禪定與正覺相應 , 得證大自在解脱 , 這就是修學佛法的必然程序。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