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藏菩薩詩偈

Teachings

中國佛教信奉四大菩薩,每菩薩代表一種修持、德性。文殊師利菩薩表智慧,去妄證真,稱為大智文殊 ; 普賢菩薩表實踐,難行能行,名為大行普賢 ; 觀世音菩薩表慈悲,尋聲救苦,尊為大悲觀音 ; 地藏菩薩表誓願,光照幽冥,號為大願地藏。如是四大菩薩代表佛教智、行、悲、願的四種重要行持,亦代表了佛陀的四種殊勝功德。在中國四大菩薩都有其根本 的名山道場,以「地獄未空,誓不成佛」的地藏菩薩為例,九華山就是地藏菩薩的道場。

那麼,何解安徽省九華山是地藏菩薩的道場呢?相傳地藏菩薩於唐朝貞觀四年(公元630年),化身降生為新羅國(即今韓國) 王子,名金喬覺。王子生而相貌清奇,頂骨高聳,為人心懷慈善,穎悟異常。年廿四剃髮為僧,即攜白犬「善聽」渡海來華,輾轉來到青陽縣九華山。見九座山峰狀如蓮花,環境清靜幽雅,非常喜歡,就棲居巖洞,每日精進坐禪。

廿餘年後至德初年,一日山下紳士諸葛節率眾鄉親登山遊樂,尋幽探奇。不覺行至深無人跡處,於白雲冉冉、芳草萋萋、溪澗淙淙的美景中,竟然發現在巖洞裏有一位禪僧孤身趺坐,旁邊折足鼎裏尚存野菜拌著白土粉(俗稱觀音土)。得知法師本是新羅國王子,為慕道求法遠赴中國,幾拾年來粗食澗飲苦行潛修。大家非常感動讚歎,於是發心倡議建寺安僧。

其時,九華山的山主姓閔名讓和,人稱閔公長者,堅信佛教慈善為懷,聞訊萬分欣喜,立刻上山謁見法師表示樂意布施,請其任意擇地。法師知因緣成熟,於是向閔公「求一袈裟之地」,俾便修行弘道。法師是聖僧,鑑於閔公護法心誠,就顯神通把袈裟一撒,只見九華山九個山頭都全被覆蓋了,閔公更為尊仰,就依承諾捐獻了整座九華山。

一時,法師有位童子相隨修行。後來因隱居深處杳無人烟,童子不慣異常寂寞的生涯,便向法師哭辭回家。但童子離開時又不捨教養自己的師父而傷感,於是師父就寫了一首詩偈開導童子,作為臨別的贈言:

空門寂寂汝思家,禮別雲房下九華。
愛向竹欄騎竹馬,懶於金地聚金沙。
添瓶澗底休撈月,烹茗甌中罷弄花。
好去不須頻下淚,老僧相伴有煙霞。

童子忍受不了山居平靜空門寂寥,想落山歸家,故曰「空門寂寂汝思家,禮別雲房下九華」。(註一)

童子年幼好動,疏於寺中做差使修行積功累德,所以說「愛向竹欄騎竹馬,懶於金地聚金沙」。(註二)

「添瓶澗底休撈月,烹茗甌中罷弄花。」此兩句譬喻是懇切告誡童子,往後在塵世要謹守戒律,如淨瓶一樣空寂明淨,切忌招風引月,須知一切無常。又如煮茗壺中以茶代酒,切勿拈花惹草為俗慮牽纏。

最後,法師慇懃安慰「好去不須頻下淚,老僧相伴有煙霞」。意思是說,「童子,你好好歸家生活!勿頻頻下淚捨不得離開我。你不用以我為念,我有青山為伴烟霞作侶,遊心法海那愁寂寞呢?」

此詩讀來情理兼攝,悲心滿懷深刻感人,法師不但是篤志清修的行者,亦是文采燦爛的詩僧。

再說,寺院建成後各方學者雲集,新羅國的比丘尤多,漸至僧多粥少生活困難。但大眾在和尚領導下,仍然刻苦精進一心向道。後來,新羅國王得悉和尚在九華山開創道場,即派人供養糧食。

和尚於開元十六年(公元 729年)七月三十日夜成道,其時已屆高壽九十九歲。不久便召眾告別,跏趺禪坐而安祥圓寂,當時山鳴石隕扣鐘嘶啞。法體封藏三年,開啟時仍容貌如生,即供奉於神光嶺真身寶殿,俗稱「肉身塔」中。和尚生前顏容酷似地藏菩薩寶相莊嚴,修道有成顯現神跡,又篤信地藏菩薩,故金喬覺法師被認定是地藏菩薩的化身,從此,九華山就開始成為地藏菩薩的道場了。

註:

註一  佛教以「空」為重要的教義、教法,故用「空門」指謂佛門。雲房即是寺院、精舍。

註二   果地的佛國淨土以黃金鋪地,如是因得如是果,故此處借「金地」喻指因地的修行道場。金沙喻意為修行的功德。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