妙指琴音

Teachings

我曾乘閑參加香港公園樂茶軒的「絲竹茗趣」聚会。置身其中,一邊沏茶淺啜,一邊欣赏中樂演奏,頗能令人感受雅靜清歡的真趣。及至歸寺後,腦海裏尚縈繞著琵琶的悠揚樂韻和茶軒內那幅蘇東坡的「汲江煎茶詩」墨寶,令我想起東坡居士另一首禅意盎然的「琴詩」。

東坡居士,多才多藝,詩詞歌賦,琴棋書畫,無一不曉。有一次,他正在彈琴的時候,輕柔優美的琴聲令他心中泛起禪意與詩興,遂即席寫了一首詩:

「若言琴上有琴聲,放在匣中何不鳴;

若言聲在指頭上,何不于君指上聽?」

如果說琴聲從琴具而出,那麼,放在匣中的琴,為何不會發出音響呢?彈者以手指調撥琴絃,令發出悅耳的旋律。如果說聲音是來自人的指頭,那麼,為何不在指頭上去傾聽呢?可見琴聲既不在琴中,亦不在指上。那麽,琴聲從何而來呢?

這疑問如「念佛是誰?」或「萬法歸一,一歸何處?」等禪門話頭一樣,表面看似膚淺簡易,其實內涵甚深妙理。

現嘗試以「缘起性空」、「萬法唯心」和「般若妙智」三個層面分析詩中涵義:

缘起性空

優美的琴聲,其實是萬緣所集而成的,又怎會僅靠琴或指呢?單是琴的製成,就要依仗數之不盡的眾緣和合:例如木料、顏色、弦絲、工具、漆油、技工等物料和製作。指頭,是身驅的一部份,一指的運作,是依賴全身各部份和指頭配合而成的。

所以《中論觀四諦品》說:「眾因緣生法,我說即是空,亦為是假名,亦是中道義。未曾有一法,不從因緣生,是故一切法,無不是空者。」

一切事物和現象,都是各種原因和條件(佛教稱之為因緣)聚合的結果。既然因緣聚合時,各種事物才得以生起,那麽,因緣未合時,便沒有事物;或者说:因緣散離時,事物便也就消滅了。

所謂「事物」,其實祇是「缘會」而有,並非真有。如果事物是真正的「有」,那它就不會消滅為「無」了。

換句話說:世上種種「有」的存在,其實不過是「假有」而非「真有」,因為它們都没有獨立自存,永恆不變的本性,佛教稱這道理為「緣起性空」。但凡夫執著假有為實有,不覺察它短暫無常,隨緣生滅的「空性」,於是產生「我愛」「我見」「我慢」「我癡」四種根本煩惱,遂作業(註一)受報,輪轉於生死苦海。

那麽,我們是否应以「無」的態度去觀察萬法呢?非也!萬法雖「性空」,但作為「假有」,它又是確實存在的,所以不能說它是「無」。否則你又執著「無」了!只有不執著於「無」而把萬法作為「假有」來觀察,才能真正把握萬法的實相啊!。

由此推知:萬法的本性是「不有不無」的。意思是說:不能把「有」和「無」對立起來,以「有」為「真有」。何以故?「無」既然是相對於「有」而立的,執著「有」才有「無」;當你沒有了「有」,其實也就沒有「無」了,哪有绝對的「無」可以執著呢?

但是,凡夫往往以二元分別心去應對萬物,所以產生憎愛、順逆、美醜、貧富、有無、得失等心病。佛陀指示我們必須摒絕一切偏執的妄心,才能把握人生的真諦,所以禪宗三祖僧璨大師在《信心銘》說:「至道無難,唯嫌揀擇;但莫憎愛,洞然明白。」

萬法唯心

樂韻來自彈者心中;但心體無形無相,覓心了不可得,更何况樂韻?樂韻中沒有彈者的心體,所以心中無樂韻可尋,但樂韻亦不能離心體而自生。琴與指本身並沒有樂韻;但樂韻亦不能離琴與指而能自發。倘若琴與指各自分離,即彈者心中不想顯發樂韻,琴音便隨之而滅了。

由此推知:萬法皆由心識所顯現。心為能造,佛與眾生為所造。悟「如來藏性」者為佛(註二),迷者為眾生,所以佛門說:「若欲求佛,佛即是心,不須遠覓,佛不離心。(註三)」

既然已知心為萬法的本體,覺悟由「心」,迷惑也由「心」,那麽,一切修行必须從修心開始。

朋友,佛教三藏經典蕴藏著釋迦牟尼佛所證悟的修心法門,是人類文明史上一個巨大的思想存庫。它有待你去開啟,去發掘,猶如琴與指都已俱備就緒,有待琴師撥動絃絲,才能奏出悠揚的樂韻啊!

般若妙用

佛經說一切眾生皆具「如來藏性」(註二),與佛同儕,毫無差別。為什麽佛能超脫生死煩惱,證湼槃樂;而衆生卻沉淪於三界六道之中,受無量苦呢?這是因為佛已修證「般若」之體,達到湼槃聖境(註四);而凡夫執著愛樂,或為惡業所纏,不肯勤修佛之無上覺道,故流轉生死。

《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四》说:「譬如琴瑟琵琶,雖有妙音,若無妙指,終不能發。」樂器雖具發出旋律的性能,若無妙指調撥絃絲,終不能發音。眾生雖具「如來藏性」,若無修行顯發妙智,终不能成佛。佛教尊稱這妙智為「般若」。

琴聲是由於彈者的智慧,經過熟練的手指而抒發出來的。  以操琴者的手指為譬喻,這智慧並非手指本身,而是推動手指的精神作用。

般若與智慧截然不同;智慧衹是有限的世智聰穎,是凡夫的思维範畴。般若的微妙奧旨,則難以常情測度。它無形無相,绝非通過語言概念就能表達的。然而,如果要描述的話,那麽存在而並非實有,性空而並非虛無,這大概就是「般若」了。為何這麽说呢?因為如果說它實有,它既無形亦無相;如果說它是空無,佛陀卻因為有了它才得成正覺。

琴聲從何而來?從琴具?從手指?從智慧?從般若?從心?從……? 這裏,借用禪門一句術語以共勉:若欲了解詩中三昧,「大家發起心來——參!」

 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註一:業,梵語 karma,意謂行為、言語、意志等身心活動。業有惡性、善性和無記性。一般而言,善業包括不殺生、不邪淫、不偷盗、不妄語、不惡口、不綺語、不两舌、不貪、不瞋、不痴;反之則為惡業。

註二:如來藏,梵語tathagata-garbha,《華嚴經》說:「一切眾生皆有佛如來藏性,具足功德。」意謂一切衆生皆可成佛。

註三:所謂求佛,即是求自心的「覺悟」,並非求心外某一尊佛。

註四:佛教所说的湼槃聖境,意謂永遠滅盡生死煩惱,並不是在生死之外,去另找一個「滅盡生死」之處。

 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