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法雙忘性即真

Teachings

佛法博大精深,初學佛的人,面對浩如煙海的三藏文獻,艱深晦澀的文言句義,誠然甚難掌握佛教要旨的。單是「真心」一名,在經論中便有無數的同義詞。

《涅槃經》名之為「佛性」,《楞嚴經》直言為「真心」,般若經系列用「菩提」,《華嚴經》說「法界」,《金剛經》說「實相」,《圓覺經》稱為「總持」,《淨名經》喻之為「法身」,《金光明經》號之曰「如如」,《勝鬘經》稱之為「如來藏」,而《起信論》則曰「真如」。無論用哪一個名詞,不過是因為隨順當時的機緣而予以不同的演繹罷了。所以永明壽禪師在〈唯心訣〉強調:「一法千名,應緣立號……若悟一法,萬法圓通。」名稱雖然各自不同,但千經萬論所要表達的,唯「心法」而已。

甚麼是「心法」呢?唐朝永嘉大師所著的《證道歌》有一句至理名言。「心是根,法是塵,兩種猶如鏡上痕,痕垢盡除光始現,心法雙忘性即真。」如果能攝心去思維這段文字般若,揣摩心法、根、塵、識及真妄之間息息相關的義理,並修習靜坐觀心法門,必會於修持上攀上另一高峰。

「心是根,法是塵」,即是說眾生的妄想執著心,都是由自己的六種感覺器官產生的。「六根」就是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。眼根是視覺能力,耳根是聽覺能力,鼻根是嗅覺能力,舌根是味覺能力,身根是觸覺能力,意根是思維能力。凡夫這六根不斷執著外境而產生無量煩惱。

「六塵」是外境,泛稱為「法」,包括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。色是眼根所見的一切形色物質,聲指耳根所聽的各種言語聲音,香表示鼻根所嗅的世間香氣,味指舌根所嚐的一切滋味,觸是身根的感覺,法指意根所思維的一切事物現象等。

當六根接觸六塵的時候,六識便隨之而起。六根六塵六識總稱為十八界,《大毘婆娑論卷七十一》說:「十八界攝盡一切法。」識是認識了別的意思,例如:眼根觀看異性美色而生起認知愛欲的眼識,遂起淫念。耳根聽聞獷言褻語而生起認知罵詈的耳識,遂發瞋怒。鼻根嗅到芬香而生起認知花卉的鼻識,遂執喜愛。舌根啖嚐佳餚而生起認知美味的舌識,遂執食欲。身根觸摸絲綢而生起認知柔軟細滑的觸識,遂生盜念。意根感染物質享受的迷惑而生起認知名利財富的意識,遂生貪著。

如是者妄心是因六根對六塵起六識而出現的,所以心和法、根和塵都好像鏡上的塵埃一樣,會蒙蔽了鏡子的反照能力,所以〈證道歌〉說「心是根,法是塵,兩種猶如鏡上痕。」

當凡夫妄心現前時,意念起貪瞋痴而生殺、盜、淫、妄語、惡語、綺語、兩舌等身口惡業,因惡業而受報,輪迴於六道之中,生死無窮。

「痕垢盡除光始現」,譬喻這些心法與根塵所產生的痕垢被清除的時候,譬喻鏡子本來的光輝就會顯露出來,這個時候,「心法雙忘性即真」,即是妄心與一切外境都泯滅,真心徹底呈現。

那麼怎樣才能令妄心歇息,真心顯現呢?禪門以「無心法門」去治伏妄心。

根據知訥禪師所著《真心直說》,觀「無心」法門有十種,現歸納其義將五種較易學的列出以供大家參考。此「無心」法門,初學適宜於靜坐中修習,當此法久習成熟之後,亦可用於行、住、坐、臥四儀之中:

一、覺察:行者時常提防自己的心念,當妄念一起,就以覺去破除它,但亦不執著這種覺察的智慧,即妄覺俱忘,是為無心。所以古德云:「不怕念起,只怕覺遲。不用求真,唯須息見。」息見就是覺察。

二、休歇:當妄念一生起時,不加以分別,立刻讓他休歇,如流水行雲,片刻不滯留戀棧,正如古德云:「山峰本不動,白雲自往來。」

三、泯心存境:對境不起妄念,但自息心,不顧外境,臨濟義玄禪師名之為「奪人不奪境」,即是泯奪主觀而僅存客觀,以破除對人我之執著。正如古德所云:「但自無心於萬物,何妨萬物常圍繞。」

四、泯境存心:將一切內外諸境,悉觀為空寂,即「觀一切法空」。只存此能觀之心,這是臨濟宗所謂「奪境不奪人」,即奪除客觀而僅存主觀,以世界映現在一心之中,只有「能觀一切法空」之心,無所觀的一切法存在。所以古德說:「不與萬法為侶,不與諸塵作對,心若著境,心即是妄,今既無境,何妄之有。」

五、泯心泯境:先觀一切法空,次遣能觀之心,內外心境俱寂,妄念無從生起,此即「人境俱奪」法門。否定主客二觀,滅除我執法執。古德喻之為:「雲散水流去,寂然天地空。」

佛說一切法,無非令眾生息妄歸真,轉凡成聖而已。真心是不用著意去尋覓的,所謂「覓心了不可得」,只要把妄心休歇了,真心自然顯露出來。永嘉大師以「心法雙忘性即真」這句精簡錘鍊的偈語,攝盡了息妄歸真法門的要旨。誠然是學佛者的座右銘。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