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朝洪自誠所作的《菜根譚》內,有一段話是這樣的:「人生太閒,則別念竊生;太忙,則真性不現。故士君子不可不抱身心之憂,亦不可不耽風月之趣。」
如果人生太懶散、太放逸,就會有不正當的雜念,所謂飽暖思淫慾,會做出壞事,故說:「人生太閒,則別念竊生」。相反來講,「太忙,則真性不現」,太忙的人,終日為衣食住行而營役,為工作而奔波,又怎會有閒情逸致,拋開煩瑣的雜務,尋求片刻清淨,去觀照自己的內心世界,思惟生命的真諦、人生的意義呢!
太閒的人,無所事事,不單浪費寶貴的光陰,且會因過久懈怠,而不能夠積極投入社會的生活,變成人類的寄生蟲。菩薩所修持的六度萬行有:一、般若;二、持戒;三、忍辱;四、禪定;五、布施;六、精進。而精進是其他五度的「有力增上緣」,即是說,無論你修持哪一度,般若也好,持戒、忍辱、布施、禪定也好,都要以精進為助道緣。
所謂精進,即是努力不懈,以鍥而不捨的精神去苦幹。禪門黃檗希運禪師說:「塵勞迴脫事非常,緊把繩頭做一場; 不是一番寒徹骨,怎得梅花撲鼻香?」如果你想快速脫離世間煩惱,生死輪迴,就必須加緊修行。須知每一件偉大的事情,都要先付出不平凡的努力,才能得到收穫,就好似梅樹一樣,若不經過冬天寒徹骨髓的鍛鍊,又怎會燦爛開花,散發出撲鼻的芳香呢?
太忙的人又走上另一個極端,正如憨山大師說:「生前枉費心千萬,死後空持手一雙,悲歡離合朝朝鬧,富貴窮通日日忙。」人的生活,如果不斷為追求五欲(財、色、名、食、睡)而忙碌,又怎會有時間去修心養性呢?大自然所創造的湖光山色、蓊鬱森林,春天的百花、夏天的綠荷、秋月的朗月、冬天的白雪,你有沒有閒情逸致去欣賞呢?
《菜根譚》說:「士君子不可不抱身心之憂,亦不可不耽風月之趣。」當你在風月靜境的時候,你就可能會思維人生的真義。人類的內心深處,有無限的智慧,無盡的精神寶藏,用之不盡,佛經稱之為「諸法實相」、「佛性」、「真心」、「實相般若」,你有沒有珍惜它的存在,並嘗試去發揮它的功能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