淺談人生目的(三):安住說

Teachings

人總是希望生活得幸福快樂,而據上文分析人生要想尋求快樂,必須修心。

佛教稱我們現住的世界為娑婆世界,「娑婆」乃梵文 (Saha) 音譯,意譯是「堪忍」的意思。這是說我們的世界雖有快樂,但卻是瞬變無常的,而遺憾痛苦則會時刻遇上,難於躲避。不過,我人生活其間,已經習以為常地能長期忍受著各種各樣的痛苦,不思改善,乃至出離,故名「堪忍」。此說法並非取態悲觀,只是講出人生的實相而已。

人生於這娑婆世界是帶業而來的,感受輪迴生死的苦。亦因業力而有色身,有了色身就不可避免的有生、老、病、死四種生理上的苦,故老子《道德經》說:「吾所以有大患者,為吾有身,及吾無身,吾有何患?」另外人生還有愛別離、求不得、怨憎會及五蘊熾盛四種精神上的苦,可謂諸苦迫逼,是以《法華經》言:「三界無安,猶如火宅,眾苦充滿。」

人生既然苦樂參半,乃至苦多樂少,那麼,我國古代的賢人聖哲又是如何以其淵博學識、深邃智慧開出使人安身立命,幸福快樂的良方呢?老子、孔子、莊子和孟子都認為快樂是來自個人內心世界的自然豐足富貴,而非源於向外追求,滿足慾望或擁有名譽財富、權力地位。此等追求有時不單不能令人感覺快樂,反而會帶來無限的煩惱。

那麼,如何才可獲得心靈富足呢?這決定於個人人生觀的價值取向。如老子主張道法自然,返璞歸真。若能安住於清心少欲,心靈豐盛就可得快樂。

其次,孔子提倡道德修養,奉行仁義禮智信等德目,自省克己,從修身齊家,而達治國平天下,以建立和樂大同的世界。若能安住於德性涵養、則怡然自在。

莊子則主張尋求安住於精神境界的逍遙自在,心意自得。欲通達此境地須徹底實踐「齊物」觀,無待他求,超然物外,做到安時而處順,得而不喜,失而不憂。所以妻子去世時,莊子卻鼓盆而歌,此非無情無義,而是因等視生死,哀傷不入,心境如常寧逸安和之故。

此外,孟子發揚力行孔子仁義之說,培養出「浩然之氣」,能夠安住此凜然正氣,便可富貴不能淫,貧賤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,恆常身心安泰,喜悅充滿了。

至於大乘佛教的安住又是甚麼呢?《金剛經》云:「應無所住,而生其心。」這是說修行者要以「無住」為住,安住於無住。而「無住」的意思即是心無執著,既不執著於「我」(自我),亦不執著於「法」(宇宙萬有)。其次,大乘的旨趣是要自利利他,共成佛道,所以奉行「無住」,以自修自利尚有不足,還要奉行「無住」而「生心」以利他,也就是要「生」起普度眾生的大菩提「心」。

安住於無住的行者境界如何?宋朝無門慧開禪師有偈云 : 「春有百花秋有月,夏有涼風冬有雪,若無閒事掛心頭,便是人間好時節。」「無閒事」與《心經》的「無罣礙」意義相同,能安住於無閒事便欣賞得到四時佳景,天天都是快樂的日子了。

各位,學生安住於進德修學,職工安住於敬業樂業,善心人安住於義務工作,念佛者安住於禮佛念佛,專心致意,盡其本份,都會其樂無窮!請來試試分享修心安住的妙趣。

 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