無常這一課|第一章:前言

Teachings

自從出家後,參與服務病患及臨終關懷的機會多了,感覺非常有意義。2024年開始,我每週有兩天與義工們一同前往醫院,從事關懷病人的服務。這段時間以來,所接觸的每一位病人和家屬,都讓我深切感受到生命的脆弱與人性的溫度。當中經歷不少個案,頗令人感觸。

一般人認為,義工做服務是向他人送出關懷,使接受者得益,這種思維是合乎情理的。然而,我們是否曾想過,在這過程中,自己同樣得到更多的收穫?那份來自生命深處的感動與啟發,是書本上無法傳達的,那種「付出中得著」的體驗,是一種滋養心靈的無形財富。

每當我在病者耳畔低語安慰時,他們的接受態度各有不同,這是可以理解的,因為每一個人都有不一樣的人生經歷與價值觀,所帶來的反應與感受也各不相同。他們當中,有人虛弱地傾訴著對生活的無奈,有人長期忍受病痛而崩潰痛哭,有人深深感恩親人的陪伴,也有人難掩對命運的不滿與遺憾。有些病人對生命充滿不捨,也有些則安然接受即將到來的結束。偶爾,也能見到康復者的喜悅與家屬的感恩之淚,這些畫面令人動容。

一張病榻,承載著痛苦、希望、等待、回憶、告別,或康復的萬千故事,那是人生最真實的縮影。每一次在病房中聆聽病者的心聲、情感、故事,總會觸動在場每一位人士的心弦。那是一種難以言喻的共鳴,在不經意間拉近彼此的距離,留下了深刻而珍貴的回憶。

當不可抗拒的無常來臨時,人的生命何其脆弱? 當我們低下身子,傾聽那每一個低語、每一個寂靜的凝視,我們會發現:原來在生命將息之際,人與人之間所傳遞的關懷、理解、釋懷與陪伴,是如此動人心弦。那是一道無聲卻溫暖的光,照亮彼此內心深處,天涯此時,讓我們更珍惜這份珍貴的緣分。

病患者的經歷、臨終者最後的生命歷程,帶給我們深刻的人生體悟,也印證了佛教所宣揚「無常、苦、空」的真理。在漫長的宇宙時空中,人確實是極其渺小的,而我們的生命,也不過是滄海一粟。人生匆匆數十載,轉眼即逝。正因為體悟到生命的無常,才更能提醒我們放下執著,把握當下,活出意義。

家師觀成上人鼓勵我將這些令人感觸的服務個案記錄下來,把自身的感受與體悟與大家分享。稍後,我將陸續敘述一些真實故事,當中的人物皆使用代名,希望藉著他們的經歷與展現的心路歷程,為您的人生帶來更多啟思。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