賴耶緣起論是佛教宇宙緣起論之一,根據賴耶緣起說,宇宙萬有的一切諸法,都是由於含藏在眾生阿賴耶識中的種子,在因緣具足的情況下,發生現行,變現而成的,即所謂「三界唯心,萬法唯識」。大乘唯識家將眾生之心識,分類為八種 : 眼識、耳識、鼻識、舌識、身識、意識、末那識和阿賴耶識。
前五識依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五根(器官)及五塵(外境)而起,各自能感應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五種外境,但不能够分析了別外境。
第六識是依意根而起,故名意識。意識具有認知作用,功能追溯、分析、了別和推測過去、現在、未來的一切內外境界,所以意識的力量是非常强大、猛利和敏銳的。
第七識是末那識,為意識之根,故又名意根,作用是恆常地執著自我為體,強化意識的我執、法執。
八識名阿賴耶識,爲一切諸法所依。阿賴耶識又稱根本識,是唯識學的核心範疇。阿賴耶識意為「藏識」,功能含藏所有一切具有種種潛能的種子。猶如電腦裏的庫存系統,可以貯存大量輸入的一切資料。所以,阿賴耶識正是眾生貯存無始以來業力種子的倉庫。這阿賴耶識是因緣所生法,緣聚則生,緣散即滅,依前七識的薰染力薰發其種子,依第六意識的善惡業力生起現行,流轉生死:或生善道(天、人、阿修羅),或墮惡道(地獄、餓鬼、畜生),形成迷界的宇宙。
依唯識宗的學理闡釋,宇宙萬有都是唯心識所變現出來的,「唯識」就是「不離心識」的意思,所以說「心外無法」。
試想 : 倘若沒有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六識的作用,人類所獨有的極其複雜、豐富的主觀內心思惟認知活動就會消失,還怎可以感應、了別到外在的客觀現狀呢?故知 : 客觀的現實,是由主觀唯識所感應認知而產生的,這也就是佛經所講的「心生則種種法生;心滅則種種法滅」的道理了。
宇宙萬有之根源,在於阿賴耶識所含藏的種子。眾生染淨的心識及善惡的行為招感積集的功能勢力,均薰習在阿賴耶識之中,稱為種子。種子遇緣,時機成熟,便會萌芽而產生現行。由業力薰集的功能種子,並不如植物的種子般是有形有相的,卻似物理學上的能量一樣,是無形無相的。
當一個人死亡後,他的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前六識的功能作用亦隨之消失,第七末那識,會退居到第八識阿賴耶識之中,而阿賴耶識則是最後離開身體的。到轉世時,卻又是阿賴耶識最先入胎,所以《八識規矩頌》說 :「受薰持種根身器,去後來先作主公」。
從以上簡介可知,阿賴耶識是眾生作業受報、輪迴生死的主體,亦即是生命的根本。凡夫累劫以來,妄取我執、法執,不斷造作貪、嗔、癡染業,故薰習在阿賴耶識的都是染法種子,因而常在六道輪迴,不能出離苦海。學佛就是要廣植淨因,斷除惡習,脫離生死苦海。
阿賴耶識既是生命的主體,因此凡夫若要超越輪迴,見道成佛,非依靠阿賴耶識「轉染為淨」的力用,是不可以成就的。凡夫經過無量劫的修持之後,無明惑業漸漸斷滅,也就是將污染的阿賴耶識徹底的淨化了,便可「轉識成智」:即是轉第八識為大圓鏡智、第七識為平等性智、第六識為妙觀察智及前五識為成所作智,達致究竟解脫,成就圓滿佛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