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識規矩頌講要第一講(二)

Teachings

唯識學,被譽為佛法中高深的心理學,因此,我們不單可從宗教立塲研究唯識學,也可以從心理學的角度去研習唯識學。心理學(英文: Psychology) 是專門研究有情眾生的心理現象、精神功能和思想行為的學問,既是一門理論學科,也是一門應用學科。

再深入些說:佛教唯識學與心理學一樣,研究涉及有情眾生的知覺、認知、情緒、人格、行為和人際關系等許多領域。但唯識學講得更詳盡,而且它的時間觀與空間觀比心理學更寬廣,因為它不單講今世,還涉及前世、後世;不單止講凡夫的領域,還涉及聖人的境界,與超凡入聖的修行方法。

《八識規矩頌》是唐朝玄奘大師從其所撰的《成唯識論》中擇出精要之著作,全文共分四章,每章有十二個頌,每頌有七言,共四十八個頌。在這短短四十八個頌中,大師以辭簡意賅的文句說明八識的性質和作用,討論八個識( the eight consciousnesses) 與一百個法( the one hundred dharmas) 的關係,以方便修行者易於記憶、背誦,是掌握唯識學基本概念的入門手冊。倘若您將它背熟,並了解其義理,則以後閱讀唯識學的佛典時,對唯識術語就不會覺得陌生,就更容易明白其中理論。現在先將全頌的架構勾劃出來,作慨括的簡介,然後依頌文逐一解釋每一識的義理。

 

《八識規矩頌》頌文

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撰

性境現量通三性,眼耳身三二地居,遍行別境善十一,中二大八貪瞋癡。

五識同依淨色根,九緣七八好相鄰,合三離二觀塵世,愚者難分識與根。

變相觀空唯後得,果中猶自不詮真,圓明初發成無漏,三類分身息苦輪。

三性三量通三境,三界輪時易可知,相應心所五十一,善惡臨時別配之。

性界受三恆轉易,根隨信等總相連,動身發語獨為最,引滿能招業力牽。

發起初心歡喜地,俱生猶自現纏眠,遠行地後純無漏,觀察圓明照大千。

帶質有覆通情本,隨緣執我量為非,八大遍行別境慧,貪癡我見慢相隨。

恆審思量我相隨,有情日夜鎮昏迷,四惑八大相應起,六轉呼為染淨依。

極喜初心平等性,無功用行我恆摧,如來現起他受用,十地菩薩所被機。

性惟無覆五遍行,界地隨他業力生,二乘不了因迷執,由此能興論主諍。

浩浩三藏不可窮,淵深七浪境為風,受薰持種根身器,去後來先作主公。

不動地前纔捨藏,金剛道後異熟空,大圓無垢同時發,普照十方塵剎中。

 

1. 性境現量通三性,……三類分身息苦輪

這十二句頌是講前五識:眼識 (梵文: Caksur-vijnana  英譯: Seeing consciousness)

耳識 (梵文: Srota-vijnana   英譯: Hearing consciousness)

鼻識 (梵文: Ghrana-vijnana  英譯: Smelling consciousness)

舌識 (梵文: Jihva-vijnana   英譯: Tasting consciousness)

身識 (梵文: Kaya-vijnana   英譯: Touching consciousness)

我們以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,與外界接觸而起心動念,產生內外之間的關係。這互動與它所引發的一切關係形成了很大的力量(業力)。一切善、惡、不善不惡,都是從這種互動中產生的。當前五識與「善心所」相應的時候,是「善性」;與煩惱心所相應時,是「惡性」;與非善非惡心所相應時,是「無記性」。善性、惡性、無記性這三性,稱為識性。一切業力從互動中產生,有人一念之差上天堂、或落地獄。我們的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感官神經系統,內與意識,外與境界互動,經過長期的熏習而產生性格。性格决定您人生的方向,事業的成敗。

2. 三性三量通三境,……觀察圓明照大千。

這十二句頌是講第六識 — 意識(梵文:Mano-vijnanna 英譯: Thinking Consciousness)。當我們與外界接觸而起心動念,依「意根」所發的識,是為「意識」。然而我們的意念是如何帶動的呢?為何一時產生善念,一時產生惡念呢?此識遍與五十一個心所( concurrent mental functions) 相應,故具善、惡、無記三性。但意識是善是惡,抑或無記,是隨着當時的因緣,以及配合的心所,來決定跟善相應,惡相應,還是無記相應。為何人心會生起貪、瞋、痴、殺、盜、淫、妄,驕、諂、狂、無慚、無愧等煩惱?何以隨之而作業,因作業而受報,輪迴於生死苦海呢?這全都是由於意念所帶動。所以,各人自己的意念可以帶您作惡,但也可以令您 行善,甚至引導您修行,將污染的意識轉為「妙觀察智」,走上超凡入聖之道,。

3. 帶質有覆通情本……十地菩薩所被機。

這十二句頌是講第七識 –末那識(Manas-vijnana  英譯: Ego consciousness) 。末那識是「我執」識。為什麽「我」生到此世界上,經歷了悲、歡、離、合等種種人生现象,結果還是要「老、病、死」呢?這「我」究竟是誰? 「未曾生我誰是我?生我之時我是誰?來時歡喜去時悲,合眼朦朧又是誰?」(註一) 為何人有我貪、我瞋、我癡、我慢、我疑、我見六個根本煩惱?這些都是來自強烈的自我執著啊!因為第七識恆常與這六個根本煩惱互動相應。我們必须依佛法去修行,將這執我的第七識轉成「平等性智」。

4. 性惟無覆五偏行……普照十方塵刹中。

最後這十二句是解釋第八識 — 阿賴耶識(梵文:Alaya-vijnana  英譯: Store consciousness)。人為何會投胎於六道之中(註二)?人死後是否一切歸於消滅呢?什麽是業力?倘若人去世時帶著自己的業力延續到下一世,那麼業力如何從此生走到下一生呢?業力是怎樣帶動的呢?唯識學認為阿賴耶識是輪迴的主體. 前世的業力儲存在阿賴耶中, 而阿賴耶在今生的顯現,是否只能依於其他識, 或者只是心理的活動,抑或是上天命運的安排?這一切千古的懸疑,都可以從研讀《八識規矩颂》中找到答案。

 

註一:節錄清朝順治皇帝所作的《讚僧詩》   
註二: 六道輪迴包括三善道(天道、人道、阿修羅道) ; 三惡道(地獄道、餓鬼道、畜生道)

 

 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