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人認為殺生食肉是理所當然的事,因為自古以來,習非成是而不自覺。其實,世間最寶貴的莫過於生命,最慘悽的莫過於殺戮。一切動物都有靈性;牠們被宰殺時一樣有驚恐和痛苦的感覺。
佛門有句諺語:「今日食牠八兩;後必還牠半斤。」殺害生靈,食噉其肉,不但毀滅了寶貴的生命,而且廣積冤業,將來必會受報。歷代諸家所撰寫有關殺業報應的事例頗多,現試摘兩則與讀者共勉:
殺生報應:方孝孺被滅十族
方孝孺是明朝的功臣,曾經幫助明太祖朱元璋開創天下。太祖死後,他又協助惠帝治國。他是翰林學士,學問淵博,並且以忠孝著名;但是根據明朝歷史,這位忠臣後來的命運卻十分慘烈。
建文四年,駐守北平的燕王朱棣舉兵攻入南京,篡位奪權,自立為帝。方孝孺拒絕為燕王起草登位詔書而英勇就義。燕王將他的十族誅滅。這次血腥的迫害,史稱為「瓜蔓抄」,意即受害者如藤蔓牽連般被抓捕抄斬。
他可能是中國歷史上唯一被誅滅十族的人。為甚麼這麼忠義的人會受此惡報呢?因果報應是涉及三世的:即是過去、現在、未來;其中複雜牽纏,重重無盡,是難以凡情去測度的。今生種下的善因,不一定立刻就能夠感受到善果,因為善緣尚未成熟,必須等待將來。反之,宿世種下的惡因,如果眾緣和合,可能今世就要遭受惡果。所謂:「善有善報,惡有惡報;若還不報、時辰未到。」方孝孺的忠孝懿德,將來當然有深遠的功德,但是相傳他被滅十族是由於祖先恣意殺害生靈所致。
在方孝孺未出生之前,他的父親選擇了一塊地,準備造墳移葬祖先的骸骨。方員外在動土前夕作了一個夢:有一位穿紅衣的老人向他禮拜哀求:「仁者,你所選的地點正是我住了二百多年的家居,我懇求你寬延三天,等我的子孫搬走後,才鑿地造墳。我一定會報答你的大恩大德的。」這位紅衣老人恭敬誠懇地再三叮囑,然後禮拜而去。
方員外夢醒之後,認為夢境是虛無縹緲的幻象,不值得相信,而且已經擇了吉日動土,怎可以延遲三天呢?於是命令開工。誰料掘至地下十呎許,發現一個洞穴,穴中有紅蛇數百條,工人就用火將紅蛇全部燒死。當天晚上,方員外又夢見那位紅衣老人滿面怨恨,哭哭啼啼地對他說:「我昨晚誠心哀求你寬延三日,讓我搬家。怎料你竟然狠心將我八百七十三個子孫全部燒死,你既然忍心滅我族,我也要滅你族。」
後來方夫人生了方孝孺,方孝孺的舌頭尖形如蛇。長大成人後,才華出眾,忠孝雙全,官階做到翰林侍講。朱元璋明太宗死後,北方燕王想奪取侄兒惠帝的皇位,引兵南下攻入南京,所有文武百官都投降,唯有忠義凜然的方孝孺寧死不屈。燕王命令方孝孺起草榜文詔告天下曰:「燕王為保護明朝江山攻入南京。」方孝孺認為燕王是叛逆篡位,就寫上:「燕賊篡位。」結果觸怒了燕王:「你不怕我滅你九族?」方孝孺義憤填膺地說:「十族都不怕。」燕王聽了大怒:「好!我就滅你十族。」根據倫理,只有九族,哪裹有十族?燕王把心一橫,將方孝孺的學生和老師列為第十族。
傳說方孝孺是紅衣老人投胎的。他的父親燒死了老人的子孫八百七十三條紅蛇,方孝孺被滅十族,剛巧也是八百七十三人,所以因果報應,真是絲毫不爽啊!
放生贖罪:趙員外吃黿受杖刑
江蘇鎮江縣丹徒村有一條運河,名為鎮安港。一龐大老黿在河內生長,繁殖了很多子孫。「黿」是甲魚一類的水族動物,形狀似龜,但是貝殼較軟。當地富翁趙員外喜吃黿肉,某漁夫曾經捕獲一巨黿相贈,員外以高價酬賞。從此該村的漁夫為了多賺酬金,設法捕捉更多更大的河黿,賣給趙員外。趙員外每日非新鮮黿肉不能佐膳,所以十分樂意和漁夫打交道。
有一晚,趙員外忽然夢見自己置身於東嶽廟裹,跪在嶽帝面前,跟一個人當庭對質。只見這個人頭部尖銳,身體肥胖,自稱是江中老黿,控告趙員外為了貪圖口腹,殺害了他的四百多個子孫。座上嶽帝呵斥責問,趙員外就將漁夫獻黿的經過,如實稟告。於是嶽帝說:「老黿在江底洞穴居住,已經超過一百年,向來安份守己,也無人傷害他們。漁夫網捕魚黿固然是無知,但是你是書香世家,讀聖賢書,亦知因果報應的道理,家境富有,不去放生惜福,多行善事,反而放縱口福,恣意貪味,宰殺生靈,現在你殺害了老黿四百多個子孫,依照陰間法律,怎能寬免你呢?」
這時,趙員外覺得後悔莫及,心想自己確實不應該為了貪圖口腹,每日宰殺黿魚,破肚抽腸,熏煮炒炸,於是他俯首認罪,哀求嶽帝從輕發落。他保証自己從此改過,並發願如蒙釋放回陽,必會戒殺放生。凡牛、犬以及稀有生物,永戒不吃,以贖罪愆。趙員外再三苦苦陳情乞求,終於獲得嶽帝從輕判他受杖打之刑,以泄老黿的忿怒。
杖刑後,嶽帝又告誡趙員外:「凡人有一念之善,鬼神就會福佑他。你如果能夠依照自己的願力行善,戒殺放生,自有善報。如果照舊任意放縱口腹,宰殺生靈,決不饒恕。」講完後,命令鬼差引導趙員外還陽。趙員外從夢中驚醒,發現自己的兩股因為受過杖打的懲罰,呈現青紫凝血,腫痛不堪,連續十多天都要靠人扶著走路。
從夢醒後的那天起,他並沒有將自己在陰間受審的醜事忌諱隱藏,反而公開宣說,普勸世人戒殺放生,並且全家戒吃黿、龜、鼇、牛、馬、驢、犬等類動物,又不吝惜錢財,時常買物放生。趙員外後來享有高壽。
這件事詳述在明朝蓮池大師所著的《戒殺放生文圖說》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