客旅紅塵

Teachings

自從出家後,每天早晚課隨眾熏修的,都是《禪門日誦》的梵唄,身心漸趨清淨,久已同俗世歌曲絕了緣。縱使偶然在街上聽到時,自己的耳根對於意識鄙劣的歌曲,仿彿也懂得及時關門,以免沾污心性。

上月在某書局翻閱佛教典籍時,旁邊的音樂部正在播放張德蘭在六零年代時所唱的「相識也是緣份」,聲韻不但令人懷舊,而且歌詞內涵人生悲歡離合的因緣哲理,於是耳根為貧僧開了方便之門。

歌中最後有一句:「生於世上原是寄塵」。這「寄塵」二字在我的腦海中留下了甚深印象,因其義理與某段佛經大致相同,但當時卻想不出是那部經典。

直至昨天在靜坐中忽然想起來了,是《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一》〈十番顯見〉內的「客塵」二字!「寄塵」興「客塵」的詞義是同出一轍的。

寄者,客居也。白居易的《雨夜有念》說:「吾兄寄宿州,吾弟客東川」。客居是短暫的,若是有緣的話,則會留下來;無緣的話,則會離去,應該是灑脫自在,絕不執著與留戀的。歌中「寄塵」的意思是說人生於世,仿佛是客居於滾滾紅塵之中,是非成敗轉頭空,何必沉湎於情慾,執著於名利財富,為世間增添那麼多煩惱呢?

那麼,《楞嚴經》怎樣解釋「客塵」呢?

二千六百多年前,釋迦牟尼佛成道後,最初在鹿野苑為阿若多等五比丘講「四聖諦法」。五比丘中最先開悟的是憍陳那尊者。這位尊者是佛陀諸大弟子當中最先出家的人,故後人稱他為聖僧。他是因為思惟「客塵」二字而證悟「真心」的。

凡修習佛法的人,必須要認識自己的心,才能掌握到下手處,所以佛門有句諺語提醒學人:「悟明自心,方可起修」,否則不但徒勞無功,而且會誤入歧途。

什麼是自心呢?它就是你當下剎那不停,永無竭止的心識活動。從無始以來,這心識就與你形影不離地存在於宇宙之間。你曾被它迷惑而作惡,遂招愆惡果,帶給你不少痛苦;但它也曾教你作善,產生善報,令你享受很多樂果。你過去,現在,未來的一切遭遇—逆境,順境—都是它帶動的。

《楞嚴經卷一》有如下一段文字(白話譯文):

世尊徵詢阿難及大眾說:「……一切眾生,所以不能證得菩提道果,成阿羅漢,皆是由於客塵煩惱所誤。你門當時因何開悟,現在已成聖果?」

這時憍陳那首先站起來說:「我是佛陀最初的弟子…..回憶當時實因客塵二字悟入,乃證聖果。

世尊!譬如旅人,投寄旅社,或歇宿,或進食,食宿事畢,必再整裝前行,不能安住一處;若是主人就不須再行他往。因此我這樣想:不能安住的就名為「客」,能安住的就名為「主」。

又如雨止新晴,太陽初升,照見空隙中的滾滾塵埃,游動不定,虛空卻寂然不動。因此我這樣想:澄寂就名為「空」,游動就名「塵」。」

依以上道理,「主」是常住不變的,「空」是澄寂不動的,兩者都是譬喻眾生的「真心」。這「真心」是清淨無染的,然因外境紛紜繁雜,於其本體中起迷惑而生客塵煩惱。這煩惱不是心性本來固有的事物,是因迷昧真理而起的。

「真心」是湛然常寂的,變動的衹是「客塵」。一切由於貪、瞋、癡、殺、盜、淫、妄所造的惡業,皆從眾生這客塵煩惱產生的,遂流轉於生死輪迴之中,受無量苦。這生死的去來,仿佛客人投宿旅館一樣,故名為「客」;而吾人的妄想分別心就如塵埃般搖動不定,故名為「塵」。

憍陳那尊者的悟入方法是從現實生活中,悉心觀察人生的無常短暫(客),與世間的遷流不息(塵),認識到「真心」跟「妄心」的分別,從而鍥而不捨地努力修行,去妄歸真,證阿羅漢果。

所以,修學佛法並非衹局限於鑽研經論文字的,其實很多時生活中的平凡事物,甚至一首懷舊小曲,祇要能以智慧去思惟,去體會,都會成為啟迪覺性的「增上緣」。

 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