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一中年讀者說:「我對生活感到消極與愁悶,每日為家庭和事業拼搏,為衣食住行忙碌,又要面對種種令人喘不過氣來的工作壓力和人事煩惱,其實人生不過數十年光景,這樣營營役役地活著,為甚麼我總是覺得不快樂呢?」
「快樂」這概念是很抽象的:身無一文的人,有一點錢能解決燃眉之急,就會覺得快樂;急功近利的人,一旦成為暴發戶就非常快樂;有病的人,能夠早日恢復健康就是快樂。《慈悲三昧水懺》說:「知足之人,雖臥地上,猶為安樂;不知足者,雖處天堂,猶不稱意。」所以快樂的定義,是因人、因時、因地而各自不同的。
在現今追求物慾享受的社會,很多人認為快樂是建立在財富、名譽和地位上;但是當你達到目的後,會不會令你比以前更加快樂呢?
俄國大文豪托爾斯泰所著的《戰爭與和平》和《復活》這兩本書暢銷全世界,成為文學的經典巨著,帶給他龐大的財富和崇高的名譽。但是他在他的書〈剖白〉裡面表示他感到非常空虛,很多事情都不如意,一點都不快樂。所以財富、名譽、和地位不一定會令你快樂,如果你不擇手段去尋求,反而會遭受惡果。
或者有人會反駁:「世上亦有事事如意的人啊!例如:擁有財富,健康長壽,妻賢子孝,兒孫滿堂的人,不是很快樂嗎?」各位,這些快樂是短暫的,生命是無常的,財富名利是永無久享的。人有悲歡離合,所謂:「天下無不散之筵席」,妻兒子孫最終亦會各自分離的。
知足的人認為平安就是福,雖然每天清茶淡飯,亦樂於享受兩袖清風,安逸寧謐的生活,就好像孔子學生顏回一樣:「一簞食,一瓢飲,在陋巷,人不堪其憂,回也不改其樂」。但世間環境遷流不息,世事無常,清福亦是短暫的,會隨時變化。這種遷流變化的現象,令人難以適應,佛法稱之為「行苦」。這「短暫無常」確是現實的寫照,並非筆者對人生作出消極的貶斥。
有些人認為「今朝有酒今朝醉」,所以陶醉於自己感官上的刺激享受就是快樂。眼看到美色,耳聽到悅聲,鼻聞到芬香,舌嚐到滋味,身觸到輕軟細滑的物體,意識感受到喜悅就是快樂。各位,很多時執著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六根感官的刺激歡樂,往往帶來無限的痛苦。眼看到美色而慾念衝動時,就會造出邪淫的行為;耳聽到別人的批評或謾罵時,就會生起瞋恚;舌嚐到不合意的食物時,就會惱怒;意識執著貪、瞋、痴時,就會激發罪惡的行為。因此六根感官所產生的快樂是短暫的,而且有它的負面作用。這些隨時會種下惡因的樂事,是將來受報時的痛苦根源。由此可知,快樂並不是來自感官上的刺激享受。
《妙法蓮華經》說:「三界無安,猶如火宅,眾苦充滿。」我們這個世界,叫做「娑婆」世界。「娑婆」是梵文Saha 的音譯,意義是「堪忍」,即是說這世間充滿痛苦,而眾生活在其間,習以為常地忍受著。其間當然亦有快樂,但是世間的快樂是短暫無常的,這並不是悲觀的人生態度,而是人生的實相。凡有情的眾生都希望得到永恆的快樂,但是如果有老、病、死、愛別離苦、求不得苦、怨憎會苦和五蘊熾盛苦的荊棘滿布在生命的路途上,行者怎會感受到永恆的快樂呢?
人類歷史上有不少高度智慧的賢聖者,對人生作了深廣的分析和探討。中國聖人老子、孔子,古希臘的哲學家泰利斯、蘇格拉底、柏拉圖、阿里士多德,古印度的婆羅門賢聖哲人,都探討出一個共同點:
快樂是不可以在物質和慾望上尋求得到的。快樂是來自個人的內心世界,並非建築在財富、名譽、權力和地位上,亦非來自身體六根感官的刺激享受。
換言之:快樂是來自內心智慧的啟發。
這道理與佛教同出一轍。學佛者必須先要認識自己的心。佛經說:「但識自心,恆沙法門,無量妙義,不求而得」。《真心直說》云:「心者,人人之本源,諸佛之覺性,一切萬法,盡在一心之內,八萬四千法門,從此而出。」
眾生所執迷的是「妄心」。當凡夫妄心現前時,意念起貪、瞋、痴而生殺、盜、淫、妄語、惡語、綺語、兩舌等身口惡業,因惡業而受報,輪迴於六道之中,生死無窮。佛陀所覺悟的是「真心」。證悟了真心的覺者,脫離了三界流轉生死的痛苦,常住在涅槃的境界。
這涅槃的境界是不可思議的,超越了言語和概念、時間和空間,亦即是超越了眾生的經驗範圍,唯佛陀方能究意體現。不過從佛經文字上去意會,以「世間法」尚存「二元對待」的角度去分析,我們可知道這涅槃是「永恆快樂」的境界。
佛教千經萬論所要表達的,無非是能令眾生「離苦得樂」的法門而已。自古以來,佛門賢聖者將這些法門歸納為八宗:禪、淨、密、律、天台、唯識、三論、華嚴,文獻浩如煙海,義理博大精深;其中有易行難信的,如淨土宗;有哲理玄妙的,如華嚴宗、唯識宗、天台宗和三論宗;有難行易懂的,如律宗;亦有著重師承的,如密宗和禪宗。行者必須發心去修習,親近善知識,解行並進,以理論匡導實踐,在實踐中再體認理論,才能發掘內心無量的功德藏。
殷勤的讀者們,佛法有無盡的快樂泉源,就在你的心內,有待你去開墾。《惟心訣》云:「欲知妙理,唯在觀心。」所以一切功德,皆從修心開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