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幾天,在觀音寺五觀堂內,與一班遊客談論食素和戒殺的話題。
其中一位對素食無興趣的人說:「如果不宰殺雞、鴨、豬、牛等為食料,這些家畜會不斷繁殖,結果必會充滿世間,給人類帶來很多問題。」
另一位朋友認為他的思維是自相矛盾的:「如果說不宰殺家畜,牠們就會充滿世間,構成過多問題,試問自古以來,人類並無宰殺鳳凰麒麟,又不見鳳凰麒麟遍滿天下?人類不宰殺貓狗,也不見貓狗充塞世間。其實,畜類也有其生、住、異、滅的規律,有牠們互遍互容的和諧,不會因為人類不殺,牠們就會充滿世間。」
某青年人說:「不吃肉,身體營養不夠,精神不振,體質軟弱,不可以辨事!」
我對這觀點不敢苟同。我們出家人每日持素,營養一樣是那麼充足,精神並沒有比吃肉的人差,體力一樣那麼充沛。我們每天清晨四時起床做早課,日間還要誦經,說法,禪修,迎賓辨事,亦要為衣食住行的瑣事忙碌,晚上還要做晚課,平均每日只有六小時睡眠,辨事時所用的體力和腦力不比一般人少,所以,怎能說持素不夠營養,沒有精神,沒有體力辨事呢?
大象,駱駝,牛,馬都是素食動物,但牠們的氣力都超過很多肉食動物。所以,體力並非來自肉食。
雖然說肉食有營養,但是也有毒素。當動物被宰殺的時候,內心充滿恐懼,驚慌和怨恨,而且經過多日來勞累的運輸,屠場腥臊臭穢的環境,所食的飼料又差,已經因飢餓陷入半昏迷狀態,身心細胞都不正常,可能含有病菌。畜生一經宰殺後,屠戶未必即時作適當的冷藏處理,所以這肉類可能含有毒素。
一位遊客說:「我所信奉的宗教認為畜生是沒有靈魂的。既然沒有靈性,為什麼不可以作為食料?」
寺內胡居士亳不猶豫地說:「一切眾生都有靈性,都可以成彿。畜生的靈性不遜於人類,很多時牠們的誠摯處比人性更深呢!」
另一遊客反駁說:「人類有倫理道德觀念,畜生有嗎?有事實證明牠們有靈性嗎?」
這時我也發表了意見:歷代野史記載畜類表現其倫理道德者倒也不少。其中搜羅最多,徵引最透切的,有《物猶如此》一書,是清朝徐謙所著的。這徐太史博覽群書,凡有關畜類的懿德善行,他都記錄下來,輯成此書,分孝友、忠義、貞烈、慈愛、恤孤、眷舊、踐信、守廉、翼善、救難、酬德、雪冤、知幾、通慧十四類去表揚義畜的靈性。全書共有一百六十七則事實。我在座談會上列舉了三則,頗能引發聽眾們對「靈性」的思維:
猿拔母箭
在三國時代、獵人鄧芝瞥見一猿猴抱著小猿返入山洞,於是發箭射中猿母。猿子孝心激發,為母拔箭,舐舔血斑,並摘樹葉以塞瘡口,但猿母終於斃命,而猿子徘徊母旁,悲鳴不已。鄧芝大為感動,遂自折弓箭,發誓永不打獵。
蝙蝠識母氣
眉州人蘚于氏因病用蝙蝠合藥,於是捉一蝙蝠和藥劑而煮。將要服藥時,有數十枚小蝙蝠圍聚於屋樑上,牠們是因為感覺到母親的氣味而來的。鮮氏一家為之灑淚,發誓以後合藥不用生命。
雁邱
詩人戴元裕看到獵人捕殺一飛雁,另一脫網在空中盤旋,哀鳴良久,亦自投於地而死。元裕遂購二雁,並作詩以頌雁情之堅貞,後合葬之於附近小山丘上,名為雁邱。
佛說一切眾生從無始來輪迴六道,互為父母、兄弟、妻子、眷屬、朋友。若宰殺畜類,豈非有殺害宿世「五倫」親友,乖違聖教「八德」之嫌!﹙五倫:君臣、父子、夫婦、兄弟、朋友。八德:孝、悌、忠、信、禮、義、廉、恥﹚
《大乘入楞伽經》說:「一切眾生從無始來,在生死中,輪迴不息,靡不曾作父母、兄弟、男女眷屬,乃至朋友親愛……易生而受鳥獸等身。云何於中取之而食?」「菩薩摩訶薩觀諸眾生,皆是親屬,乃至慈念如子想,是故不應食一切肉。」
某遊客理直氣壯地說:「俗語說食齋不如講正話,祇要自己心地好,何必一定要食素?而且,動物是屠夫所殺的,我們不過在市場購買而已。」
有一姓寒老居士,曾目睹殺牛慘況。他說:「因為有食肉的人,所以才有屠夫殺生。蓮池大師說:『戮其身而啖其肉,天下之言兇心慘心毒心惡心孰甚焉!好心當在何處?』我曾在屠宰場內慘觀殺牛的殘酷情境。三屠夫牽一牛到較寬之處,二人將牛頭手掀使平,一人從後用鐵錘向頭額猛擊一下,牛即應聲倒地。另一人隨將手持尺餘亮晃晃的尖刀,猛力由喉下向心直刺,旋攪二三轉,倏然鮮血隨刀湧出。屠夫用面盆盛之,頃刻即滿,再注入桶內,約有三四盆。這時牛四足竭力伸屈,兩目炯炯欲裂,口中呼呼噴氣,也不知掙扎了多久才氣絕。
「過了數分鐘,三屠夫又從外牽入一牛,至門不肯入,兩目淚下如雨,經前者強拖,後者推打,及至場內稍寬之處,出其不意,鐵錘頓下,隨即倒地,照前殺法。我目睹此慘劇,脈搏頓感跳動,心神難以自持,好似身在地獄,放聲一哭,口中急念『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』不已,即轉身出外,飛步而歸,從此誓斷葷腥,實行素食。」
寒老居士猶有餘悸地吸了一口氣,再繼續說:「《楞伽經》說:『凡殺生者,多為人食,人若不食,亦無殺事,是故食肉與殺生同罪。』」
這時,陣陣鏗鏘的「雲板」聲在清淨莊嚴的五觀堂內悠然迴蕩,沖散了攀談者腦海裏屠場的驚心掠影。原來當值師已經打過「梆」,現正敲著「雲板」催集大眾過堂。﹙「過堂」是指僧眾齊集進入五觀堂用齋,按寺規先擊梆三陣,後敲雲板﹚。
當各人面前的缽子盛滿齋菜後,維那師引磬起腔,僧眾隨即合掌同誦「供養咒」。在一片詳和的梵唄聲中,大家結束了這次聚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