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代佛青(下)

Teachings

作者 楊綺青

佛學是源於生活

三十多歲的方銘是香港珠海學院佛學研究中心碩士課程學生,也是兩位孩子的爸爸。

方銘以往讀金融系,在金融業工作多年。因為疫情爆發,加上家中親人病重,讓他頓感世間事無常,生起再入學校學習佛學的念頭。他與佛教結緣的時間更早,早在二十年前在外國讀書時,他聽到觀成法師 《廣結善緣》的錄音檔,便與佛教結下緣分。去年他在觀成法師的弘法道場擔任義工,獲法師推薦入讀香港珠海學院應用佛學文學碩士課程,他也因此緣分皈依三寶。

他認為,珠海學院的佛學課程讓他明白 「佛學源於生活」。在修習佛學的過程中,他明白「世間萬事萬物都是有因有果的,每樣事情的發生都是有條件而成的」。學佛令他學懂「要用心觀察自己的心念」。他認為「因果論」能給人很大的啟發,所以他會以因果論的道理去教導兩個兒女。

以「緣起法」教導子女 以「因果論」看待關係

方銘不會像大多數「虎爸虎媽」,只強調成功,對子女有着過高的期望;他教導兩個女兒勇敢面對成功與失敗。為了讓她們了解成功與失敗的關係,他強調「緣起法」的作用,讓子女在面對失敗時能夠多加反思失敗,包括有否存在失敗的條件,以及有否為成功創造足夠的條件等。

對於香港年輕人的處境,方銘表示,年輕人要背負家人期望、伴侶期盼,以及對物質世界的渴求。他認為年輕人面對得最多的是「求不得苦」及「怨憎會苦」。他認同佛教的因果觀,認為前世和今生是有關聯的,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可能是報恩或報怨。他相信不同人在自己生命中出現,總有其因由,因而他看事情都比較豁達。

青年人煩惱 皆因由心浮現

對於佛教所說的人生「八苦」,方銘認為「欲界」必有其煩惱,而煩惱不是來自外境,因外境是客觀的,他認同禪宗所說煩惱屬於內心。他承認自己面對煩惱,但明白面對苦難時要破除「我執」。他提示自己處理問題時應知曉問題所在,懂得煩惱如何產生,並改善自己身、口、意,改善自己的心念。

現時,方銘會每日抽30分鐘時間,念誦「梵文大悲咒」、修持《地藏菩薩本願經》等修行練習。偶然他會以靜態方式打坐,單獨思考,這些方法如聲音治療般,讓他保持心境平靜。

注:文章摘自 香港佛教 第七四四期 二零二二年五月號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