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慧雙修.離苦得樂

Teachings

正信的佛弟子都應該明白,學佛修行之根本目的是離苦得樂,終極目標是超越生死輪迴(究竟涅槃)、普度眾生(大乘菩薩道精神)。要完成此自他雙度、既深廣且長遠的目標,佛弟子應從哪處下手呢?最精簡直接的答案是從「修福修慧」下手。但首先需要知道,福與慧的内容、它們彼此之間的作用和關係,以及其修學方法,就是要了解如何達至世間與出世間的「離苦得樂」目標。

要離苦滅苦,就要正見苦的相狀、它生起的原因和減滅苦惱的方法。佛直指「無常是苦」;佛在四聖諦的開示中,眾生有「生、老、病、死」身苦,與外界接觸時有「怨憎會、愛别離、求不得」的心苦,亦有身心交織的「五陰熾盛」苦;此八苦,大家在生活「無常轉變」的過程中,或多或少都會經驗得到。至於受苦的原因,那是以滿足自我的「無明(愚痴、惑)」與「愛、取(貪求)」心識為主,所謂「無明為父,貪愛為母」,我執意識引發身口意業(因),導至不斷招感生死輪迴苦惱(果)。《大般涅槃經》云:「諸行無常,是生滅法,生滅滅已,寂滅為樂。」(註1) 此即説明生死苦惱可以有盡時,佛教稱之為「涅槃寂靜」— 即苦惱的止息,徹底的(出世間)離苦得樂。而然,因應各别眾生多生多世累積而成的習氣業力,苦惱並非輕易能夠斷除,必須假以時日,耐心修學佛法而滅除;即使未能很快將所有苦惱滅盡,修行佛法亦可在質和量方面將煩惱減輕減少,因而增進世間的福樂。總括而言,滅苦之道是「勤修戒定慧,息滅貪瞋痴」、「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,自淨其意」(註2)。佛弟子若能如實修學四聖諦的因果教理 —「知(見)苦,斷集,證滅,修道」,最終會達至徹底離苦得樂的境地。

由此可知,佛陀主要教導眾生如實正觀身心世界的因果關係,繼而切實修行正道以證悟不生不滅的涅槃境界。換言之,欲滅苦惱必假藉修道,正如疾病需要醫藥和方法治療。如前所説,要離苦得樂就要福慧雙修,以抵銷過往所造的生死苦惱業力;此修福修慧,就是修道。在佛法中,修道的具體内容是修學五乘共法(人、天、聲聞、緣覺、菩薩乘),主要修道的法門是:三無漏學(戒、定、慧)、八正道(正見、正思惟、正語、正業、正命、正精進、正念、正定)、六波羅蜜(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智慧)。

在此人、天與大小二乘的主要修法中,已涵蓋修福與修慧的原素;修「福」的原素是:戒、定、正語、正業、正命、正念、布施、忍辱;修「慧」的原素是:慧、正見、正思惟、正念;正念與正精進是通於修福與修慧,這好比仼何交通工具(乘),都需要確當的施設(正念)和能源(正精進)使之運行。

任何道品(修行方法)都是相輔相承、互相增上的,所以佛在《阿含經》開示:「如來離於二邊,說於中道,所謂此有故彼有,此生故彼生,謂緣無明有行,乃至生、老、病、死、憂、悲、惱、苦集;所謂此無故彼無,此滅故彼滅,謂無明滅則行滅,乃至生、老、病、死、憂、悲、惱、苦滅。」(註3) — 修行須著重對治身心與外界問題的整體性(因緣生滅關係),應保持身心平衡、理性務實,避免走偏鋒言行或索隱行怪的意識形態,因而佛法有「福慧雙修、悲智雙運、三學等持、解行並重」的教示。

《大智度論》裡有「修福不修慧,白象戴瓔珞;修慧不修福,羅漢托空缽」的故事,説在「迦葉佛時,有兄弟二人出家求道;一人持戒、誦經、坐禪;一人廣求檀越,修諸福業。至釋迦文佛出世:一人生長者家;一人作大白象,力能破賊。長者子出家學道,得六神通(天眼、天耳、他心、宿命、神變、漏盡)阿羅漢,而以薄福,乞食難得。……」(註4) 兄著重修智慧自我解脱而少與人結法緣,雖然證得阿羅漢但因福薄而少人供養,因此時常挨餓;弟喜歡廣修福業但少修智慧,雖然獲得國王的寵愛而得到豐富的美食嚴飾,但不免因愚惑而墮入白象畜牲道。這説明因緣業報歷歷分明,聖凡同等;因此需要確認「福是修道資糧,慧是解脱關要」,福與慧等學齊修,功德方可以説是圓滿。

《佛說天王太子辟羅經》(註5) 裡說有一國王欲造一大鼓,擊時可聲聞百里外以宣示國威,群臣都説無能為力;此時獨有一大臣名叫匡上,向王說可以但需要一筆資金,國王隨即答允。一年後王問匡上大鼓是否造好,匡上答已經造好,王問為何未聞大鼓聲?此時匡上請王出巡宮外,以示國王的聲威已遠傳各方。原來這一年來匡上將國王給他的資金不是用來造大鼓,而是用來布施修道人和貧困的黎民百姓。國王在宮外看見很多人聚集,他們輾轉相告,讚嘆國王的慈悲德行;國王於是趨前問一些人來自何方,有些說從百里、二百里、甚至萬里以外而來的,為要親近仁王德政。國王深受感動,於是勅令群臣,將布施善行延續下去,以供養修道人和接濟黎民百姓。

佛說此王命終後上生天上享天福,壽盡下生人間作轉輪聖王(有大福德財勢之明君),今復生天上作王太子。有如此福報,就是此國王自身持戒,廣濟眾生之功德。因此,奉佛教戒,正身心行,必獲其福。佛告辟羅天子:「凡有二行,行善有福,行惡有殃,殃福追人,猶影隨形。」所以人們不必費盡心思,爭名奪利;只要依教奉行慈悲喜捨、行善積德,福報名利自然會追隨善人。

在《大莊嚴論經》裡有一故事 (註6):一女人至晝闇山遇上無遮大會(普施大會),她便在那裡乞食。她看見僧眾莊嚴,心裡恭敬讚嘆他們如大海中的寶藏,可惜自己身無長物布施供養;作是念時,她忽然想起曾從糞中檢得二枚銅錢,於是即時奉施眾僧。當時有證得阿羅漢果的上座比丘知此女心意,為護念她的善根信心,上座向大眾僧宣布並向此貧女祝禱:「大地及大海,所有諸寶物,如此童女意,悉能施與僧。留心善觀察,行道為修福,使得解脫道,離貧窮棘刺。」貧女聽後生大信心,悲欣交集,五體投地歸命眾僧,又發願希望自己在生死中永離貧窮、常得歡樂、家屬團聚和脱離惡業。貧女離開晝闇山後坐在一樹下歇息,樹蔭竟不移動並有雲蓋在上方,那時有一剛喪夫人的國王經過,遇此貧女並起愛欲之心,後帶她回宮作第一夫人。此女心願已成,於是請國王送種種財物供養晝闇山僧眾。但昔日為施二枚銅錢向貧女鄭重祝禱的上座羅漢比丘,此時反而不為已成國王夫人祝福,大眾疑怪問其原因。上座解釋,昔日為貧女祝禱非為財物,乃是護念加持她的善根信心,並説偈言:「不以錢財多,而獲大果報,唯有勝善心,乃得大果報。彼女先施時,一切悉捨施,佛智能分別,非我所能知。今雖財寶多,不如彼時心,十六分中一。……」

這故事傳遞兩項重要訊息:第一是修行人為護念眾生的善業信心,鼓勵他們恭敬三寶、修福修慧而作開示祝禱,非為財利名聞;第二是布施不論多寡厚薄,最重要是擁有真誠恭敬、殊勝廣大的善心,才可以福德增上,減滅苦惱。

布施、持戒、忍辱,是慈悲心的體現,亦是「修福」的内容,但必須同時「修慧」,修道才算是完整,徹底的離苦得樂才有把握。修慧的基本方法是「四預流支(預入聖賢之流)」(註7) — 1.親近善士(接受好的老師教導);2.多聞正法(學習佛法真理);3.如理思惟(正確深入研究分析問題/道理);4.法隨法行(將所學佛法精勤實踐在日常生活和修行中)。總而言之,一切修行法門必須與智慧(般若、空)相應,方能夠真正超越生死苦惱,自度度人。

《六祖壇經》云:「改過必生智慧,護短心內非賢。日用常行饒益,成道非由施錢;菩提只向心覓,何勞向外求玄?」(註8)

我輩凡夫,在生死輪迴中造作了數不清的業;當有苦惱或障礙出現時,大致表示往昔所造的惡業,因緣成熟時便會承受惡果。所以我們要時常反省自己的思想行為,懺悔改過,智慧便因此而產生;切勿固執自我缺點過失,或習慣怨天尤人、諂曲虛偽,否則會離福德聖道越來越遠,引發更多苦惱惡業纏身。應常廣結善緣,道在平常日用中,並非單靠布施財物、執著功德便可以了生脱死;成就無上佛道的關鍵,是啟發内心的清淨智慧,因此不必向外攀求、浮誇玄妙。

有慈悲沒有敵人,有智慧沒有煩惱;有智慧慈悲,無煩惱敵人,向此目標進發的過程,名之為「福慧雙修,離苦得樂」。

 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註1:《大般涅槃經》卷3 (《大正藏》第1册,頁204下23-24行。)

註2:《增壹阿含經.序品》卷1 (《大正藏》第2册,頁551上13-14行。)

註3:《雜阿含經》卷10 (《大正藏》第2册,頁67上4-8行。)

註4:《大智度論.序品》卷8 (《大正藏》第25册,頁119中17-21行。)

註5:《佛說天王太子辟羅經》(《大正藏》第15册,頁130中22-頁131上6行。)

註6:《大莊嚴論經》卷4 (《大正藏》第4册,頁279下1-頁280上27行。)

註7:《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.四法品》卷6 (《大正藏》第26册,頁393上11-中6行。)

註8:《六祖大師法寶壇經》(《大正藏》第48册,頁352下4-6行。)

 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