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語說:「見微知著」,意指從事物所表露的細微徵象,就可以窺測其實質的優劣。同樣地,觀察人的「食相」,也可以略知其品德與戒行的修養程度。
大家不妨在公共場所細心觀察眾生的「食相」:有些人手不拿碗,低著頭揮動筷子往咀裏撥;有些人手雖捧著碗筷,雙肘卻懶洋洋地挓靠著桌面;有些人嚼食發聲,笑談雜話;有些人狼吞虎嚥,態度放逸;有些人嫌棄粗食,肆意浪費..……。當然,其中亦有儀表得體,舉止大方者,但為數極少。
佛經說一切言語行為都是從心念而生的,所以學佛者無論行住坐臥、動靜閒忙,都要心存正念,連進食時也不能例外。這樣才能束身攝心,契合佛法。佛門頗為著重「過堂」的規距。所謂「過堂」,即是僧眾齊集齋堂進食,又稱「上堂」或「赴堂」。出家人受齋時,不但要尊守莊嚴肅穆的儀規,還要心內存有五種觀想,稱為「食時五觀」。
雖然,在家學佛者無此觀想的必要,但若能以這五觀為食時的座右銘,更能收斂欲念,淨化自己的修持。
《禪苑清規卷一赴粥飯》云:「候聞遍槌,合掌揖食,次作五觀。」當召集大眾的遍槌擊過後,大眾合掌齊誦供養齋儀。繼而維那師舉腔:「佛制比丘,食存五觀,散心雜話,信施難消,大眾聽磬聲,各正念。」,隨即叩磬,以作警策。這時大眾合掌以「阿彌陀佛」一聲附和,方可進食,且一面食,一面作五種觀想:
(一)計功多少,量彼來處
(二)忖己德行,全缺應供
(三)防心離過,貪等為宗
(四)正事良藥,為療形枯
(五)為成道業,應受此食
「計功多少,量彼來處」
古德說:「一粥一飯,當思來處不易。」行者面對著飯菜,要思量這些食物來處不易,是經過很多人的努力而成就的:先由農夫種植,再經商人販賣,施主供養,火頭僧烹煮,所以進食時要存念感恩及惜福之心。佛門有句諺語:「佛觀一粒米,大如須彌山,若人不了道,披毛戴角還須。」須知一粒米是集合多種因緣而成的,其功德大如須彌山,除了要感恩惜福外,還要努力修行,宏法利生,否則難以報答佛恩及施主的供養,來生恐將作牛馬來償還啊!
「忖己德行,全缺應供」
進食之時,要反省自己平日的行為是否合乎道德戒行,修持是否受得起別人的供養?如果具備勤修戒、定、慧三學以自利,化渡眾生以利人之德行,就可以承受供養,否則受之有愧。
「防心離過,貪等為宗」
修行人進食時必須慎防心內生起三種過失:執著美食起貪心、厭惡粗食起瞋心、浪費食物起痴心。飲食時如生起上述貪、瞋、癡三種心,有損道業,應警惕防範。而且,飲食不能過量,以免導致多睡眠、多疾病、多淫念、多懈怠、多執世間享樂等五種罪過。
「正事良藥,為療形枯」
修行人視飲食如服藥一樣,是為了療養身體,並非貪求食物的滋味,因為身體需要食物的滋養才能夠修行,道業才能夠有所成就;所以不要在食物上起分別心,要求最高品質,必須知足常樂。
「為成道業,應受此食」
凡夫執著「我相」,對自身總是費盡心思去保養愛護它;但對修行人來說,進食袛是為了滋養四大假合的色身,藉「假」修「真」,使自己能精進學佛,了脫生死而已。
僧眾進食時要作以上五種觀想,所以齋堂又名「五觀堂」。
五觀堂內所掛的對聯,通常是「五觀若存金易化,三心未了水難消。」意思是說:「凡人於此進食時,必須存有此五種觀想,並依之修行。若能如是者,就算珍貴如金一樣的齋供也可受用。倘若食時心不在焉,執著美味起貪心、排斥惡味起瞋心,不知「能食」與「所食」本性俱空而起痴心。這樣生起了貪瞋痴三心,就算低廉如水的供養也不能消化啊!」
我們的身體每天新陳代謝,一切活動皆要消耗能量。如果沒有充份的飲食營養,生命就會枯竭,那又怎可以修行辦道呢?惟在接受飲食之時,不可用貪取心、分別心、輕慢心來進食,計較食物的優劣,分別滋味的美惡;應該以惜福心、感恩心、精進心、平等心、慚愧心、忍耐心來接受供養。如果每次進食都能夠以此五觀自省,並依之修行,才可以享用十方的供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