改善關係

Teachings

上次答覆了居士問到親緣為何會起怨的問題,這時居士又問:「現在面對家中這種人事苦況,我感到既無奈又無助。我應該怎樣去解決呢?」

我回答說:「苦在世間是很多的:人有生老病死苦,自然界有水火風災苦,家庭有眷屬别離、怨憎會苦,社會有欺凌壓迫、刀兵戰亂苦。這許多苦我們都要接受它的挑戰,經得起它的磨鍊,還要超越它,要把苦看作修道的 『增上緣』(註)。

「若要改善自己與家人的關係,首先要檢討、改變自己,不要先責望親人。人與人相處難免會產生利害關係,彼此之間亦難免會發生誤會。如果大家斤斤計較,甚至於老是喜歡算舊帳,時常記恨在心,好的事情不記得,壞的就記了一大堆,那彼此又怎能和睦相處呢!古諺有云:『敬人者,人恆敬之』。自己先要尊敬家人,不算舊帳,忍讓包容,這就是眷屬和敬相處的必備條件。

「一個幸福的家庭,不是建立在物質與利益上的。不管貧富,大家要有感恩與珍惜的美德。所謂感恩與珍惜,是對生活上的一粥一飯,家人的共聚無缺,要有當思得來不易的心情。我們對自己所擁有的一切,往往不大珍惜,當失去時,才懂得它們的重要。

「對於前生所種下的怨因,我們要以『隨緣消舊業,再不作新殃』的心態去化解它。佛經教導我們要以『怨親平等』的心態去處理這種苦況:對於舊恨,心感無怨,要作樂意去『還債』或『報恩』想;對於新怨,忍讓包容,即是以『慈悲』為本。在家中怎樣行『慈悲』法呢?『慈』,是慈愛家人,並给與安樂,『悲』是患難與共,且關懷其苦。

《增一阿含經》說:『諸佛世尊,成大慈悲,以大悲為力,弘益眾生。』慈悲有不可思議的功德,人人若能以慈悲相待,則一切眾生皆得安樂。」

居士點頭表示贊同:「法師,我明白了。這家庭的『怨憎會』苦,其實是三世的因果關係。因為前世種下親緣的怨因,所以今生又來共住,感受苦果。如果今生大家繼續生怨,死後又帶怨到來生,是一個因果循環的業報……

「您說得對,所以冤家宜解不宜結,否則互相怨恨,越結越深啊!」

這時居士若有所悟,眉眼間露出愉悅的神采,微笑着說:「法師,您這一番話,我聽了很受用。我可否帶家人到此與法師會面,請法師開示他們呢!」

「他們會接受您的提議嗎?」

「為了我的家人,我會盡力,降低自己的成見與自尊,請求他們來觀音寺聽法師開示……法師,您剛才不是說過:若要改善自己與家人的關係,首先要改變自己,不要先責望別人嗎?」居士說話時的誠意與歡顏,令我心中感到一陣喜悅。

註:「增上緣」,指一切有為法生起或結果的間接原因。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