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起源於於兩千六百年前的印度。佛陀入滅後約四百多年間,佛教開枝散葉地傳播至東亞與南亞各地。佛教約在一世紀左右傳播到了中國,之後,Mahayana (北傳佛教、亦名大乘佛教) 成為主流宗派,其精華與內涵,與中國文化及其傳統哲理互相輝映、兼容並蓄,尤與老子與孔子的哲學思想有甚多相應之處。數百年之後,佛教傳至韓國與日本,並向西藏發展。
佛教於西方世界的發展,直到近期才引起廣泛注意,實際上佛教對於西方國家的影響力,遠在一世紀以前就已經開始萌芽。在十八世紀當時,來自英格蘭、法國、德國與其他歐洲國家的旅者,開始遠洋旅行至東方,並將亞洲文化與哲學帶回歐陸。絕大多數的旅者學習梵文、巴利文、漢文,並翻譯了佛典。正因如此,大多數的Theravada (南傳佛教、亦名小乘佛教) 傳統經典古籍被翻譯成了法文、英文,與德文。但許多歐洲學者對於這些佛學經典的研究成果並不感到滿足。為了探求最原始完整的佛教知識,他們於十九世紀,千里迢迢旅行到了東方,更有些歐洲學者們最後選擇剃度出家。
大約在同一個時期,亞洲人開始移民至北美洲,也將大乘佛教的信仰與傳統一同帶來北美洲。但是,直至十九世紀末,佛教信仰才真正開始在北美洲發揚光大。